常州跳楼女生遗体已火化,其父:“把事情查得水落石出,我心里的结才会放下来”

 

官方答应成立新的调查组,重新到学校再去做深入调查,但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调查结果...



官方答应成立新的调查组
重新到学校再去做深入调查
但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调查结果


本刊记者/苏杰德 胥大伟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再让她在那个地方(指殡仪馆)待那么长时间了。”6月17日下午,江苏常州坠亡小学生缪可馨的父亲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告诉记者,缪可馨的遗体已经在金坛殡仪馆火化,此时距离她坠楼已经过去了13天。

跳楼事件发生于6月4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五年级女生缪可馨上完语文课后,翻越四层栏杆坠楼身亡。事后,家长将语文课上的作文修改情况拍照发布到网上,怀疑语文老师袁某教学方式不当与女儿跳楼有直接关系。缪父称,事发当天的作文课上一定发生了什么,才导致原本开朗活泼的女儿走向极端。

当地联合调查组一周后发布公告称,调查走访班级学生45名、学校老师3名,未发现当天课堂中存在辱骂、殴打学生情况。公安部门通过现场勘查、查看监控录像和走访调查等工作,排除他杀。

缪可馨父母对调查组的结论并不认同,“我们不能接受,通告的是结果。但对于坠楼的原因,并没有给我们合理解释。”愤怒的家长通过社交平台不断提出质疑。

事件发酵后,不断有学生举报涉事的袁老师此前就有打骂和体罚学生的前科。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副局长潘建华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应称,对于该老师以前是否存在暴力,以及违规办辅导班、强迫学生报班等问题,“我们也没有掌握线索和证据,目前正在调查当中。如果说调查属实,依据师德师风的有关要求,我们会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
“女儿是站在另一个角度去发现问题”
缪可馨父亲至今认为,孩子去世前的那堂语文课,很多迹象显示与孩子的死亡原因有关。

他所说的迹象,来自缪可馨坠楼之前的一篇观后感作文。6月4日下午,缪可馨所在班级第二、三节课都为语文作文课,上课内容为修改读后感。

缪可馨在作文中先描述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紧接着在读后感中写感受。在这篇读后感上,有大量的修改符号,老师还写了一句评语“传递正能量”。

语文老师袁某在最近的一份书面声明中,对当时的课堂情况提供了自己的说法:“(缪可馨读后感)接下来的一小节还是围绕作品的主要内容来概括,没有具体的实例。看到这里,我就说,要写一个具体的实例,作文中尽量传递正能量。而且顺手在她的本子上写上了‘传递正能量’五个字。别的我一句话也没有说。”

缪父则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篇作文,女儿是站在另一个角度去发现一些问题。她的眼界、思维可能会比同龄小朋友更高一点,“她有另一个角度去看东西,我为她感到骄傲。不是老师所讲的那种负能量,十几岁的孩子还没有太多这种意识。”

缪父说,看完之后,“给我的感觉,疑问太多了。”在他印象中,孩子的作文家长也会看,从来没有过这种大幅度的删减,这篇作文不知道为什么会删这么多。

对此,袁老师在书面声明中回应:“至于她本子上打得红叉、划的波浪线和横线,全是她自己的修改符号。”“至于后面撕掉部分写的是什么,我没有看到也没有撕她写的作文”。

“这些东西(情况说明)是掩耳盗铃、不攻自破的。”缪父对袁老师的情况说明表示不接受,“如果她问心无愧,为什么等到现在,过了十几天了才发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副局长潘建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经调查后了解到,这篇读后感的修改符号,是老师按照作文教学的要求,让学生自己修改的,“不是像网上所说的那样,老师修改得面目全非。”

潘建华说,通过向教师发展中心的研究员——当地教育教学领域的权威人员了解,小学语文学科,三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五年级的学生,要求老师对三分之一的学生作文草稿面批,三分之二的作文草稿是在老师讲评之后,由学生自己修改。缪可馨班级的学生是在老师讲评之后,学生自己修改,老师批阅后再誊写到大作文本上。

对于“传递正能量”的批语,潘建华没有详细解释原因。他表示,“从任课老师和同学那里了解到,缪可馨不管是成绩还是性格,表现比较优异。”

金坛区公安分局相关人士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那篇作文批改的到底对不对,“传递正能量”的批语有没有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去查验,警方没有办法判定。

直到这节课下课,全班仍然有六、七位同学没有修改好,其中包括常年在班上语文课成绩前列的缪可馨。袁某让孩子们上厕所,自己留在教室内批改作业。

没多久,缪可馨走出了位于四楼的教室,爬上围栏,坠楼身亡。
语文老师承认去年曾打过女孩
一位曾经教过缪可馨的辅导班老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缪可馨平时性格特别活波,彼此像朋友一样相处,缪可馨突然发生这种惨剧,让其不敢相信。

“我家的孩子,属于那种很开朗的小女孩,一个12岁的小孩子不会选择这个事情,可能有事情发生(导致孩子跳楼)。”缪父说,家人一直怀疑,语文老师可能在课堂上有侮辱、打骂等暴力行为,导致了女儿的死亡。

语文老师袁某则在书面说明中回应:“整节课我没有批评过缪可馨,更没有打过缪可馨一下子,这节课班级任何孩子,我都没有批评打骂过,说话都是平和的语气说的。”

当地联合调查组事后称,对校内的3名老师、45名学生及6名学生家长进行了全面调查取证,形成书面材料115页、电话询问记录21份、现场勘查记录一份、尸体检查记录一份、学校的视频录像三段,“事发现场,教师袁某不存在对缪可馨的打骂行为。”

“警方的案卷笔录有100多页,应该是把这些情况了解得很详细。”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副局长潘建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讲台旁边就是学生,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就对学生、老师做了谈话和笔录,“老师对学生语气上没有严厉的要求,这是没有的。”

“家长说的那些课堂上发生的细节,由于没有室内监控,只能通过旁证去调查,走访更多的学生尽量还原当时场景。警方最后调查出来的结果是,不存在殴打和辱骂。”金坛区公安分局相关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警方调查的结论,是在调查事实基础上做出的,“相关情况我们通报给家属了,他不接受,我也不好说了”。

缪可馨妈妈发文称:“去年十月份的时候,缪可馨曾在上袁老师的课时被扇了巴掌,当时缪可馨和我们哭诉,说她只是有些感冒,于是拿纸巾擦鼻子,袁老师以为她上课在做小动作,就过去扇了她一巴掌。”

袁某在情况说明里承认,的确打过缪可馨,“那一段时间,缪可馨学习态度马虎,成绩下滑。有一次批改习题时,发现缪可馨漏做,一时心急,就打了孩子一个耳光。”

事件不断发酵后,不断有人举报称,该语文老师一直存在暴力对待学生问题。

缪可馨妈妈发文称,缪可馨的一位同班同学曾告诉一位辅导班老师,她曾被袁老师罚跪在讲台上订正作业,这位老师也去警局对这份证词作了记录。

还有几位曾在河滨小学就读过的毕业生,通过发朋友圈和微信公号留言等方式,指责袁老师对他们曾有过体罚行为。一位署名“冯泓玮”的讲述,自己于2005年读河滨小学四年级,袁老师当时爱对学生发泄情绪,侮辱学生。他提到,袁老师曾将一整杯茶叶水泼到脸上;在办公室,还当着其他老师的面,打他的屁股。不过,记者联系到他时,他拒绝了采访。

对于袁老师的品行问题,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副局长潘建华则表示,通过向学校校长、老师初步了解,作为班主任,袁老师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认真负责,“在专业方面,她是学科带头人,代表学校参加过一些素养大赛等。在事情发生之前的问卷调查中,家长、师生没有反映袁老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
 难以达成的和解
对于缪可馨的家长来说,另一个疑问,来自于事发后学校的处置。

坠楼事件发生在15点14分,半个小时后家长才接到老师电话,让他们去医院,当时家长还不知道孩子已经坠楼。

“我们到了医院,一位医生跑过来跟我讲,孩子实际上送过来的时候已经没有呼吸了。”缪父赶到医院后,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家长在医院并没有见到缪可馨,她当时已经被直接送到殡仪馆。由于属于非正常死亡,家属难以见到孩子,直到晚上9点左右录完笔录后,他们才在殡仪馆见到了缪可馨的遗体。

孩子出事后,为何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潘建华对《中国新闻周刊》称,学校和老师是第一次碰到这类事情,先想到的是救人,“老师第一时间就跑到楼下,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反映,同时也拨打了急救电话和警方电话。学校的两位校级领导陪同到了人民医院,同时对现场也做了适当的保护。”

事发后,缪可馨所在班级的微信群,出现了不少家长为老师点赞一事。对于家长群里点赞的行为,潘建华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应称,这属于家长自己的行为,“当时袁老师正在配合公安调查,并不在群里。后来大概是同班老师发现家长在群里有这样的行为,提醒了家长,然后有一位家长出面制止了这个事情。”

缪可馨父亲说,出事之后,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课老师,袁老师只主动跟家长联系过那一次,学校也没有及时与家长沟通。

出事第二天,缪可馨家长在学校外面拉出横幅,要求给出死亡原因,并且与袁老师发生了摩擦。潘建华说,校园安全是第一位,当时有家属在学校门口拉横幅,也有部分家属到教室与袁老师发生肢体冲突,学校当时有报警。

缪父介绍,参与校外拉横幅的这些家属被警局关押了12到24个小时。潘建华称,“这是公安的正常处置,不是很清楚。”

根据家属的说法和调查组的公告,双方曾经有过两次协商,但均没有达成一致。潘建华说,教育局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对于家属慰问,提供补偿;第二种方案,通过司法途径来定性、定责。

缪可馨父亲则表示,他们的诉求是,一定要了解清楚那堂语文课发生了什么。女儿为什么会突然冲出去?女儿很活泼开朗,并没有精神疾病,为什么会走极端的路?他需要详细细节,找到女儿的死亡原因,“如果说老师是有责任的,她就要负责任;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没做亏心的事,你也不用怕。”

“你给再多的钱,我女儿能活过来吗?”缪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官方答应成立新的调查组,重新到学校再去做深入调查,但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调查结果,“把这些事情要查得水落石出,这样至少我心里的结会放下来。”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中国新闻周刊】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首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辑:肖冉
推荐阅读
北京应急响应调至二级!新增27例确诊病例,其中6例是同一餐馆员工





    关注 中国新闻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