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的中国发展史(上)

 

如今琥珀最大的消费市场是在中国,中国拥有现在最庞大的琥珀消费群体,今天就给琥迷朋友们介绍一下琥珀在中国历史上认知发展进程。...

点击上方“中宝协琥珀分会”可以订阅哦
琥珀的发源地在波兰,关于琥珀的文字记载也有近2000的历史,位于波罗的海之滨的格但斯克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琥珀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琥珀集散地,被很多人称之为“琥珀之都”。如今琥珀最大的消费市场是在中国,中国拥有现在最庞大的琥珀消费群体,今天就给琥迷朋友们介绍一下琥珀在中国历史上认知发展进程。
1、考古发现最早的琥珀制品-三星堆遗址
我国目前考古发掘最早的琥珀制品,见于四川广汉三星堆1号祭祀坑,为一枚心形琥珀坠饰,一面阴刻蝉背纹,一面阴刻蝉腹纹。以下是根据所出土的实物数据的人工复原图。
2、最早关于琥珀的文字记载-《山海经》

关于琥珀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山海经·南山经》,其载:“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丽之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提到琥珀产于海中,并且佩戴它可无疾病,那时人们对琥珀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育沛便是古人对琥珀的称呼。
章鸿钊(1877-1951年)在《石雅》中写道:“中国古曰育沛,后称琥珀,急读之,音均相近,疑皆方言之异读耳”。
3、对琥珀深入了解-汉代

汉代对琥珀有了更深的认识,如王充《论衡·乱龙》所载:“顿牟掇芥”,其中“顿牟”所指“琥珀”(或认为指“玳瑁”),在《周易正义》中也有“琥珀拾芥”的记载,从这些记录知道汉代先民已经知道琥珀具有静电效应。(掇芥:芥指芥菜子,统喻干草、纸等的微小屑末。“掇芥”的意思是吸引芥子之类的轻小物体。“拾芥”的意思一样。)
汉 司南佩


汉初陆贾《新语·道基篇》中记载:“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洁清明朗,润泽而濡”,说明当时的人认为琥珀与珊瑚一样,都应在水中找寻。
汉 琥珀印章


汉代很多资料都对琥珀的产地进行了记录,如《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罽宾国)出封牛…珊瑚、虎魄、璧流离”,罽宾国为汉代西域国名;《南北朝·魏书》、《隋书》等很多文献中都有记录西域产琥珀之说;《后汉书》载:“谓出哀牢”;《后汉书·西域传》曰:“大秦国有琥珀”之说。(哀牢:古地名,在在今云南保山市东)
西汉 琥珀小狮坠


从出土的器物来看,汉代已有大量的琥珀制品出现,多为饰品,例如南京博物馆收藏的琥珀制司南佩、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琥珀印,琥珀兽形佩等,且这些琥珀制品的形制,大都是借鉴其他材质的题材。

4、探索琥珀成因-魏晋南北朝
晋代,对于琥珀的形成产生了三种见解。第一种见解如郭璞《玄中记》中曰:“枫脂沦入地中,千秋为虎珀”,认为是由枫树的树脂落入地中千年化成琥珀。张华《博物志》中有两种见解,一为松脂千年入地为茯苓,而后茯苓变为琥珀,另一种认为琥珀可能是燃烧蜂巢而成的。直至南北朝时期,才出现了关于琥珀成因正确的记载,如梁代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记载:“琥珀,旧说松脂沦入地千年所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琥珀制品延续了汉代的风格,但出土量相对于汉代有所减少。多为饰品,但也出现了实用器,如《拾遗记》中曰:“或以琥珀为瓶杓”。对于它的药效,人们也开始有所认识,如《宋书·武帝纪下》:“宁州尝献虎魄枕,光色甚丽。时诸将北征需琥珀治金疮,上大悦,命捣碎以付诸将”。


    关注 中宝协琥珀分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