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星驾到】他们是了不起的广播“梦想改造家”

 

如果说改造后的广播大厦球体是一个全媒体“梦工厂”,那他们就是这个梦的改造家。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他们构建出一个广播的美好未来。...





在即将到来的第五届SMG技术运营中心十佳道德建设标兵评选中,一波又一波【极速明星】将会登场亮相。即日起,星探将为小伙伴们一一介绍。亲,你会为TA们点赞吗?

今日之星
球体项目组

广播技术部广播播出科


如果说改造后的广播大厦球体是一个全媒体“梦工厂”,那么广播播出科的球体项目组就是这个梦的改造家。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他们构建出了一个广播的美好未来。

(左起:洪匀、刘敏、吕德胜、吉祥、张佳巍)
2014年随着广播全媒体改造项目(简称“球体项目”)的正式启动,5个全新的广播直播室在万众期待下孕育新生。广播播出科迅速成立了一支极富战斗力的项目小组。

从前期的方案制定、系统设计、软件开发,到中期的基础建设、系统搭建,再到后期的技术调试和运营保障,这个小组不仅全部参与,而且勇于承担起技术项目中最重、最难、最苦的部分。



一切先从“工地男”做起。
去年8月,由于球体基建进度一拖再拖,留给技术施工的时间却所剩无几。他们决定提前进入闷热、气味刺鼻又漫天灰尘的工地随着施工队一起进行布线。从2楼播出区总控到四楼球体技控的布线距离有160多米。
虽然数字看上去不算很远,但实际走线可谓“上天入地”,九曲十八弯,不知要经过个多少早已塞满线缆的老桥架,一次能放四五根线缆已实属不易。然而为了抢进度,他们带上安全帽与口罩,甘愿化身“工地男”,短短两周就完成了包括光钎、网线、电话线、音频线等数百根线缆的布线工作。
为了赶上广播节开幕,他们又自觉加班加点,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交通广播直播室与球体技术机房的系统搭建。为了让广播走向全媒体融合之路,出自播出团队的他们却通过学习和创新开发出了自动化视频流网络播出系统和分布式视频系统。

前者不仅节省了视频直播的工位,更为节目部门即时提供了丰富的视频素材,如此创新的制作形式受到了央广等多家电台的关注。

后者则为球体度身打造了一套高效可靠的可视化信息互联、调度、显示平台,同时通过开发的移动端软件控制,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资源管理、调用、预设等,使得信息的整合以及共享利用更为高效、更有价值,有效地提高指挥调度及节目直播的多元化,在广播节、市长做客球体等重大活动中都大放异彩。



不同的角色,同一个目标。

一个优秀的团队不是人多,而是心齐。球体项目组一共就5个人,却承担了5个直播室、1个技术机房的视音频系统建设,以及2套新媒体软件的开发。

在5个人中,刘敏、吕德胜、洪匀是广播播出科的骨干,而吉祥和张佳巍是中心从制作二部和电视播出部专门调过来支援建设的志愿者。虽然来自不同部门,各自身处的岗位也不尽相同,但这5个人却以最快的速度融合成了一个集体。
刘敏作为团队Leader,决定了每天的任务与目标,并为大家协调统筹所有相关事宜;吕德胜与洪匀则各带着一名志愿者在彼此擅长的领域里进行具体的实施工作。也许大家都是80后,有相似的成长环境和共同语言,造就了这支团队角色分工明确又配合默契。

工作之余,大家时常交流彼此的进展与心得,各自取长补短。张佳巍和吉祥作为外部门的年轻志愿者,积极参与广播的全媒体建设,为项目组带去了活力和朝气;而刘敏、吕德胜作为播出科前辈也为这些年轻人传授了不少工作技巧和技术知识,及时弥补了他们在项目工作中的经验不足。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能在工作中不断前进,共同发展。
如今,广播梦工厂已经建设完成。然而,还有大量的技术培训、播出保障、搬迁工作等等任务,让球体项目组依旧在不懈地奋斗着。全凭着对技术工作的一腔热血以及建设广播、支援广播的责任驱使,他们始终保持着高效、高能的工作状态,一步步实现着广播的创新之梦。
关于第五届十佳道德建设标兵评选活动

我们将通过SMGTECH【民星驾到】板块发起一场全民大海选。欢迎大家积极参与,为身边的“民星”们点赞助威喔!

我们更希望小伙伴们直接留言或电邮,推荐你心目中的大明星。

留言方式:本文右下角【写留言】

电邮地址:jishuyouth@163.com


这里“阅读原文”,关注本届十佳道德标兵评选活动进程


    关注 SMGTECH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