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声慢读丨《抢救寂静》寂静中倾听天籁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白居易的这句“此时无声胜有声”也只有在你真正躺在大自然里,听到四周除了虫鸣、蛙声,就什么声音都没有时方能领悟。因为那时的寂静是最震撼的、最印象深刻的。“寂静”是什么?算不算一种声音?...



『阅读本是寻常事,繁华静处遇知音』



▎收听

点击语音,即可收听。

▎朗读者

Ray Wen,來自台灣,在蘇州定居生活已三年多,因為喜好閱讀,而與慢書房結下深厚情誼。因為與慢書房有相同的信念,深覺開卷有益。

▎文说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听完Ray的讲述后,突然领悟了白居易的这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真谛。或许只有在“你真正躺在大自然里,听到四周除了虫鸣、蛙声,什么声音都没有”时方能领悟。因为那时的寂静是最震撼的、最印象深刻的。在电子产品充满人声的城市中,我们有时真的很想念没有人声的寂静。

“寂静”是什么?它算不算一种声音?如果有一天,“寂静”像是濒临绝种的动物一样,变成了珍稀的存在,你可以想象会怎样吗?



记录快要消逝的声音

台湾作家范钦慧是在自然中聆听记录了17年大自然声音的录音师,她的脑海中有一张属于台湾的声音地图。她知道在什么季节,或什么样的海拔高度会聆听到哪些动物的声音。在自然中,她感受到静谧和谐的美好,但也意识到有多少声音,在我们无感无知的状况下已成绝响。

范钦慧是自然作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主持人、纪录片编导、田野录音师。因为喜欢听鸟鸣而走进自然。为抢救“寂静”,多年来她走遍台湾,在各地录下自然天籁,并一一造访从各种领域探索自然声景(natural soundscape)的科学家、艺术家、田野工作者,为声景的变化与消失留下第一手见证。

为了踏查她所热爱的自然声景,追寻理想中寤寐以求的“寂静山径”,17年来,范钦慧上山下海,走遍台湾岛内山川野地,邂逅了兰屿的角鹗(一种猫头鹰)、富里森林的朱鹂和猕猴、知本夜晚的山羌(一种台湾特有的黄麂)与飞鼠、太平山翠峰湖畔的虫鸣鸟语,乃至东台湾海岸线黑潮洋流底下的鲸豚之声,上穷碧落天涯海角,更不断学习精进自己的田野录音技术与器材,只期盼能更准确细腻地捕捉它们的声音足迹。她相信,懂得聆听这样的声音,自己灵魂的某个部分也会被唤醒。她认为声音世界之所以迷人,并不止于听得见,还要能听得深。
《抢救寂静》这本书,以故事性手法呈现作者17年来探索声音的旅程,记录她如何抢救消逝的自然。这本书有26个故事。除文本外,另收录27则由作者录音、旁白的声音注释,并附一张珍贵记录的12段自然声景原音CD。透过文字、影像与声音留下记录,同时也将呈现各种生命轨迹。这是一本具有国际视野,结合自然文学、科学报导、以及充满梦想的作品。

澎叶生沉醉于自然的音律

在《抢救寂静》一书第四章〈缤纷耳界〉,写“倾听的艺术力”。记一个法国籍的录音师澎叶生(Yannick Dauby)。范钦慧说澎叶生“有种沉静温柔的特质,他的中文名字蕴藏了很多不同的含意。其中的‘澎’,包括了太太蔡宛璇是‘澎湖’出生的女孩,也意味无论是澎湃巨浪或是轻掷落叶都是他关注的声响。澎叶生是一位善于聆听的艺术家。在他耳里,所有的声音都可以成为鲜明活泼的创作元素。”

澎叶生说:刚开始在台湾录音时,发现一个地方同时可录到5、6种青蛙的叫声,甚至还有些无法辨识的昆虫声音,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他的南法家乡,一个夏天顶多听到一种青蛙的叫声,而且所有生物几乎都被透彻研究,他很难想象光是自然界的声音,就足以揭示这片土地存在许多未知的谜团。

范钦慧觉得:澎叶生记录自然声景,并非出自于对生物的喜爱,而是对音律的着迷。相较于他所追求的艺术形式。

而范钦慧自己对自然声音的喜爱,却是有几分乡愁式的怀旧执着,因为她在都会成长,就听觉记忆来说,自然天籁相伴的情境只是儿时的片段记忆。她之所以热爱自然音乐,应该是从她开始认真赏鸟为起点,决定拿起指向性录音器,作考古式的声音追寻,也就是回到那一切喧嚣来临之前,一种对原始美好情境的思念,她期待能保有那种本然的空间。
范钦慧的《抢救寂静》还没有大陆版,因此对寂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同性质或相关的书籍:

美国版“抢救寂静”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是与《抢救寂静》同性质的书,记载美国渐渐消失的寂静。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声音生态学家、艾美奖获奖录音师戈登·汉普顿(Gordon Hempton)。

作为一个顶尖的录音师,戈登·汉普顿最擅长的是记录下大自然的静谧之音。而他发现,在今天的世界,要想获得“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已经是一种奢侈。如果说,在雷切尔·卡森的名作《寂静的春天》里,“寂静”是化学工业君临天下导致的万物肃杀,那么,戈登·汉普顿想要的“寂静”,是远离人为噪声侵袭的自然之境,“当我们聆听寂静时,听到的不是万物不存在,而是万物俱存。”

“大自然的寂静能够支配许多平方英里的所在。”这是戈登•汉普顿对于“安静地方”的定义。按照这个标准,“今天在美国只剩不到十二个安静地方。”他断言,“根据我的经验,在美国要找到连续十五分钟以上的寂静,极度困难,在欧洲更是早已绝迹。即使在荒野地区和国家公园,白天的无噪音间隔期也已减少至平均不到五分钟。”

当自然的声音正在逐渐的减弱,宁静的生态环境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渐减少时,戈登.汉普顿从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之地出发,行程一万多英里,横跨美国大陆,真实纪录了人类对自然在日益破坏的过程中产生的割裂和对立。



在戈登·汉普顿的笔下,“寂静”像是濒临绝种的动物一样,变成了珍稀的存在。因为即使是远离城市接近原始地貌的自然保护区也难免受到了飞机马达、电锯、割草机、通话器等人为噪音的影响。他意识到“寂静未受遏阻的消失,就像煤矿坑里用于侦察瓦斯的预警金丝雀般,是一个全球性的警讯”时,于是背着录音器材和测量分贝的音量计,通过深入鲜有人迹的雨林、山脉、荒野,详实记录了大量自然界丰富多样的声音。

跟着动物去旅行



如今,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环境日益完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渐行渐远,甚至出现了断裂。现代人还有多少人会去关心身边常见的植物还有那些可爱的小动物。韦晔不希望这样,因此他带着镜头寻访中国珍稀动物栖息地,探寻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他的镜头下出现了这些动人的景象:擅长爬树的大熊猫、关爱长幼的亚洲象、警觉的金丝猴、可爱的海豚、优雅的丹顶鹤、潇洒的普氏野马……他不仅用摄影记下了这些美好的影像,还用那朴实的文字叙述了这些中国珍稀动物的生存状态和他的野外寻访经历,他捕捉了动物们发呆、觅食、巡游、飞翔、求偶等状态。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的窗,让我们知道原来世间还有这么多的美好,有待我们去发现和爱护。

——本文图片均由韦晔提供

相关文章
Correlative Article

点击浏览丨慢声慢读:我想为你读书,读出一条开花的小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则可进入“喜马拉雅FM”电台网收听更多声音。
以上推荐书籍均已上架,如需收藏,可点击阅读原文。

讲述/Ray Wen 图片/韦晔 文说/德维 排版/慢师傅 编辑/Hienwey Lin


    关注 慢书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