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香名物据  ——看似一样的日本香方

 

西方香文化的香品强调的是感觉与名称的契合度,那种对香味的喜好是可以为人所转移的;而东方的香品更强调传承性,更恪守规矩的延续性。...

熏香名物据
——看似一样的日本香方
编辑/魏小羊  文/聂玮庭  部分摄影/张旭明·
在《薰集类抄》中有这样两个方子:

“菊花”,不知谁人。

沉四两,丁子二两,甲香一两二分,熏陆一分,麝香二分,甘松一分。

“落叶”,不知谁人。

沉四两,丁子二两,甲香一两二分,熏陆一分,麝香二分,甘松一分。

两个方子看似一模一样,用料和比例都相同,唯独就取了两个名字而已。

这两款香果真只是名字不同吗?要解释这个问题,先要理解日本炼香中的四季观念。

《薰集类抄》记载:

梅花——香似梅花,最适宜春季使用。

荷叶——荷香扑鼻,在夏天月夜下散发芬芳。

侍从——秋风寂寥,令人心神摇荡。

黑方——久日冰冻之时,香味馥郁。

根据这四款香对应的季节来看,薰物各有特点,难以取舍。

季节与香描写得最到位的是《源氏物语》的第十回“贤木”卷中藤壶出家的场景:

门外北风甚烈,雪花乱飞。帘内兰麝氤氲,佛前名香缭绕,加之源氏大将身上衣香扑鼻,此夜景犹如极乐净土。

藤壶的帘内传出与冬季相仿的所谓兰麝的香气,在《后伏见院哀翰合香方》中描述的“黑方’,便是兰麝之气“其香味沁人心脾,令人销魂,四时皆宜”这味道与供在佛前的檀香的气味混合,其中还夹杂着源氏的薰衣香,实在是极乐净土,以此气息之美妙反衬出源氏的不安与为难。

源氏身上的薰衣香自然高贵非凡,其来源大抵是后来在“梅枝”卷的斗香中,明石夫人拿出的薰衣香。即前朱雀院宇多天皇的香方,再由炼香的高手公忠朝臣改方而成。

据《薰集类抄》记载:

沉香三两,丁子五两,郁金二两,甘松二两,白檀二两,香附子一两,麝香一两或藿香一两。

此方香气优绝,凉意中略带清苦,其幽寂淡雅之感适合男子使用。

而关于“黑方”则有个有趣的现象。

滋宰相。小一条皇后与此方无相违。公任卿同用之。小一条院方又同之。入道一品宫女房陆奥方同之。参议师成又同之。

六个方子同一个版本,用统一的格式书写,不同的人可以进行自己的炼制。而中国的合香就鲜少出现这种情况,合香的方子都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不会显得刻板生硬,外人又很难模仿。

沈四两,丁子二两,甲香一两或二分。

熏陆一分二分,白檀一分二分,麝香二分。已上大八两二分。

沈六两,丁子三两,甲香二两一分。

熏陆一分三术,白檀一分一术,麝香三分。已上小十二两三分。

沈四两,丁子二两,甲香一两二分。

熏陆一分,白檀一分,麝香二分。已上小八两二分。

从这三个“黑方”的香方记录格式看,就能发现与中国香方的差别,缺少一些灵动而显得形式化。



《香乘》中有个四合香,即“沉檀脑麝”,这四款香构成了唐以后中国合香最基础的体系,许多的香方都是对四合香的增减,比如去掉檀香就变成了“李次公香”,去掉龙脑就变成了“公塘僧日休衙香”;增加一两甲香,就变成了“御炉香”,增加一分马牙香,就变成了著名的“江南李主帐中香又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而日本由于本身物产贫瘠,香文化又受唐风文化影响深远,因此炼香也有其固定的香药,但相对组合就比较单一、雷同。与中国的四香不同,日本崇尚的是五香,一般也是先有香味,再命名。据松荣堂第十二代传人,如今的堂主烟正高先生所言,在一千五百年前,五种最重要的香料,沉香、白檀、丁香、龙脑和欎金开始流传到日本,形成日本香文化的基础和联系,其后千变万化的香气都脱不了这联系。

回到文章开提到的问题。与其他四款炼香不同的是,“菊花”和“落叶”虽然都表示秋天,但却代表秋天的两个极端,一个华丽丰富,生机盎然;一个枯寂静美,带肃杀气。对于秋季,这两种感受是并存的,所以一款香方也是一体两面,不能因为一个而舍弃另一个。根据心情、环境、要求的不同,同样的气味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即符合两个名字的设定。
我好此方常用之,但麝香一分可令加进之。菊花盛开,其香芬馥时,折花置傍,和合之。或人云:旧干菊花一两,许加之云云,水边菊下埋之。

可见“菊花”与“落叶”的不同在于它会适当添加一丝菊花入香有两个方法,其一是摘取盛开的花朵,趁香味浓郁时,入瓷罐与香丸一起封存,使丸子能吸收一些花香。此法又与中国“木犀香方”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更初,以竹著取岩花未开蕊不拘多少,先以瓶底入檀香少许,方以花蕊入瓶,候满花,脑子“糁”花上,皂纱幕瓶口置空所,日收夜露四五次,少用生熟蜜相拌,浇瓶中,蜡纸封,窖烧如法。

二是去陈菊研碎末一两直接加入香丸,然后于溪水边的菊花下窖藏。此法与中国合香也有相似之处。据:

温子皮云:素馨、茉莉,摘下花蕊,香才过,即以酒噀之,复香。凡是生香,蒸过为佳。每四时遇花之香者,皆以次蒸之,如梅花、瑞香、酴醾、桅子、茉莉、术犀及橙橘花之类,皆可蒸。他日爇之,则群花之香毕备。

在东方的香文化里面出现“同方异名”的情况很多,而在西方的香文化里面也经常出现“同名异方”。

古埃及有一款香油叫“Lotus”,即莲花香油,后世根据这款香油的感觉调出来的香氛,竟有五十种之多,香型有花香型、果香型、醛香型及淡香型等等,香味更是千差万别。最经典的“Lotus”是依据狄奥斯科里迪斯先生在《关于气味》中收录的方法:

将九磅五盎司油,五磅三盎司首蒲和五盎司没药混合在香气浓郁的葡萄酒中,一同煮沸后滤出。把三磅六盘司小豆蔻挫碎,用雨水泡软,再加入油中继续浸泡,过后滤去。采摘一千朵莲花,剥去叶片后放在瓶中,再倒入三磅的油。放置一天后过滤,将水与油分离。

取出另外一只瓶子,在内壁涂上蜂蜜,倒入香油后撒上少许盐,在杂质聚集时将之除去。将第一次制取的香油放在一边。把之前滤去的所有香料放在新瓶中,加入三磅之前剩下的油和一磅压碎的小豆蔻,将之混合以后放置一会儿,然后过滤。重复加入莲花的次数越多,味道就越浓烈,如果香味过于浓烈,可以通过甜葡萄酒稀释来减轻。

西方香文化的香品强调的是感觉与名称的契合度,那种对香味的喜好是可以为人所转移的;而东方的香品更强调传承性,更恪守规矩的延续性。

《熏香名物据——看似一样的日本香方》选自2015年《香事》秋刊
关注我们

欢迎关注“香事”同名微博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紫芳园五区1号楼2单元1002室

联系电话:
18612938445  
13121577446  
400-880-6005


    关注 香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