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事 ]钟玲:香草美人传楚香

 

常德,古称“武陵”,西临洞庭,背靠武陵山脉。30万年前,就已有人类生存的痕迹,方圆一万八千平方公里的小城,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悠远的历史底蕴,传承着经久不断的荆楚文化。...





《香事》杂志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 香文化研究所

香 事 导 读


常德,古称 “ 武陵 ”,西临洞庭,背靠武陵山脉。30万年前,就已有人类生存的痕迹,方圆一万八千平方公里的小城,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悠远的历史底蕴,传承着经久不断的荆楚文化。

楚国名士屈原,曾多次游历常德,并写下了他名传后世的《楚辞 · 湘夫人》。诗中 “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 的名句,千百年来,世代传颂。

“芷” 即芷草,“兰” 即兰花。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他的诗词中,常常提及各种香味的草药。《湘夫人》中,湘君为迎湘夫人归来,便 “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仅这一段,便使用了 “ 荷叶 ”、“ 荪草 ” 、“ 香椒 ”、“ 桂木 ”、“ 木兰 ”、“ 辛夷 ”、“ 白芷 ”、“ 薜荔 ”、“ 蕙草 ”、“ 石兰 ”、“ 芷草 ”、“ 杜衡 ”等十二种香草香木。

可见常德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已有十分成熟的用香史。

谈起屈原与香,她说:“ 常德是屈原最后生活的地方,丰美的鱼米之乡,激发他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楚辞。他在《离骚》中,运用了更为繁多的香草,以此来暗喻品格与人格的高洁。这也就是我们常说 ‘ 香草美人 ’ 的喻意。”

事实上,香在中国历史上,始终代表着至高的情操与品德。钟玲将香比作散掉珍珠的那根引线,可以把中国世代闪光的精神串接起来,形成华夏文明的整个脉络和体系。
有无相生
国人爱香,以沉香为最。但10年前,钟玲却与之失之交臂。提起往事,钟玲依然记忆犹新。钟玲开有一家珠宝小店,早在2005年便接触到一批沉香。现在看来,那就是些粗制的仿品。但当时没有细究,只觉得刺激的香味令人难以接受,因此心生排斥。直到2013年有客人询问,才开始重新去了解和学习。

钟玲觉得,沉香带给她最初的影响与感受,便是养生。早晚燃一炉袅袅沉香,以净透纯味蔽除尘俗焦躁,以幻美之姿安享世间静好。

其实,常德自古便有以香养生的传统。明末姜绍书所撰写《元声诗史》中曾写到:“仙人冷谦,字起敬,武陵人,道号龙阳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为太常协律郎,盖百余龄矣。”

这位常德的百岁道人,擅调和香养生。被奉为香事之首的《香乘》中就曾提及:“香为冷谦真人所制。制甚虔、甚严;功甚大,焚之助清,气益神明,万善攸归,百邪远遁,盖道成翊,升举秘妙,匪寻常焚爇具也。”

可见其用香极其精妙,融合了道家有无相生的哲学理念,相生相制,辟恶驱邪,身过百年,才羽化仙游。

不过对于常德香学现状,钟玲坦言:“ 尽管常德拥有悠久的香史,但现在身边的人却缺少对古老文化的认知。自己的文化,被我们遗失掉了。”

而这正是她创办常德沉香协会的初衷。她希望以此来推动香学的复兴,传承那些不该被遗忘的馨香国粹。
常德不离
钟玲相信,只有深入的探知,才会发现沉香的博大精深。因为它不但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更蕴藏着深远的人文内涵。

她将沉香比做自己的影子,映射内心对品格的诉求。她说:“沉香身上有一种很好的品质,就是在受到攻击之后,仍默默无言的付出。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会默默无闻的付出。”

当下社会,物质的无度扩张带来了功利的 “ 索取文化 ” 。人们习惯了向别人不断的索取,却鲜少自问,为他人付出过什么。因此,再多的索取,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洞。

老子有云:“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复归於朴。”

这是 “ 常德 ” 这座名城称谓的古老由来,但这又何尝不是钟玲品香的至尚之道—— 知强守和,就可以如溪水一般,回到婴孩的纯真心灵。知贵守常,就能做天下的榜样,回归心胸的无极之境,知荣守谦,亦如广袤山谷,找回深埋心髓的质朴与满足。

编辑 / 魏小羊     图片提供 / 钟玲



热爱香事文化,更多精彩内容点击 “ 阅读原文 ” ,进入“ 香事  ” 微店,订阅 “ 香事杂志 ”


    关注 香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常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