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大西北之 少见多怪

 

世界好大,等着我们去探索。...



大西北的旅行,让我这个在江南长大的小女子,见识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少见多怪,真的是很长了见识。

首先是各种不同的地貌和美丽的风景。跟江南的小桥流水,细风垂柳相比,风格是非常的不同。坚硬的戈壁滩,茫茫的沙漠,绿油油的草甸,粗旷的黄土高原,一望无际的油菜花,一望无际的向日葵。地广人稀,天高云谈。



然后就是见识了一些新奇的东西。

认识了很多新的字。这趟出来,才发现好多字自己竟然不认识。例如照片上那个字就不知道咋念,也不知道啥意思。“大水石大多“,猜猜应该是石头很多很大的意思。回来一查,才知道念zha。地名,没有其他意思。所以就叫”石大多“吧。

方格草: 在武威一带,马路边上经常会看到沙漠,然后就会看到一片一片一格一格的稻草方块。后来才知道这是方格草,是用来固沙用的。据说是在修包兰铁路时由竺可桢带领的专家团队在沙坡头发明的中国人的治沙“魔方”———1米×1米麦草方格。利用废弃的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麦草的1/3或一半自然坚立在四边, 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地坚立在沙地上。据说这种方法防沙效果特别好。而且只能1米x1米的正方形。其他尺寸或形状效果都不好。不得不佩服专家的聪明。

标语: 一路上看到很多标语,让人觉得好像到了另外一个时代。蓝底白字,刷子土墙上,到处可以看到时代和历史的印记。也能看到一些特别贴近这里生活的标语,还是挺有意思的,可惜那时手机没拍照功能,觉得好玩可都没拍。

古长城:也是在武威一带,经常会在公路一侧的远处,看到一长溜的土墙。一开始并未在意。后来才知道那竟然是古长城。一直以为长城都是大块的石头,高高大大的,就像八达岭那样。而这里的古长城就是土墙。每隔五里或十里有个烽燧台。在武威境内沿沙漠边沿而筑的汉长城,东与古浪县境内圆墩子滩汉长城相接,沿红水河岸,向西至九墩滩,计100余公里,其中,长城乡月城墩一段,保存良好,残高6米,基宽2.5米,有烽燧20余座,现仍可见。据说现在武威正在利用料姜石来恢复古长城原貌。不得不感叹一下古人的伟大。

十二盘坡:蜿蜒曲折的十二盘坡是互助土族自治县到北山森林公园的威北公路的一段坡路。转转弯弯十二个。坡顶有一石刻,石刻上写到“施工设计时为减缓地形坡度,顺山势盘旋而建,它宛如一条青龙,蜿蜒盘卧在达坂山上,雄伟壮观;又似一条洁白的哈达轻舒漫卷,迎接远方的客人”。站在坡顶,往下望去,正如石刻中所述。想想刚才爬上来时,并未觉得困难,而到顶回首望去,心里竟有点忐忑。





一路行来,各种新奇,也是旅途中很好的收获。世界真的好大,等着我们去探索。


    关注 winterflower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