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成功只差一个TA

 

其实,只要在你身上拥有工匠精神。...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我很少看纪录片,因为我印象中的纪录片都是很沉闷甚至沉重的。

但是今天我一定要给大家安利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这部只有短短三集,每集50分钟的纪录片,讲述了在故宫工作的一群人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日常。

如果不是这部纪录片,我可能根本不知道有这个职业,也不知道还有人能在故宫里工作。

在我的印象里,故宫是一个很神圣和威严的存在,有一点神秘,我想也就安保和售票员是在故宫长待的吧。
可是我看到的这群人的生活日常是这样的。

每天早晨打开七道大门,还要吆喝着进来,当然不是什么闹鬼的传说,而是担心小动物乱窜。
师傅跟徒弟的日常对话:“走,跟我上一趟寿康宫。”“得嘞。”



陶瓷组所在的地方是西三所,过去的冷宫。
平时工作的对象是这些:

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
乾隆御稿柜
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箱柜



没事喂喂御猫的后代
闲时种菜逗鸟打杏子


累时弹弹吉他抽支烟
周一故宫闭馆时可以骑行在空无一人的太和门广场上,而最早享受过的人,是末代皇帝溥仪。
他们也很现代化:

谷歌眼镜
扫描仪
分析器
这部以故宫为题材的纪录片不仅接地气还现代感十足。

但是,最让我动容的还是这部片中所表现出的工匠精神

1


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



这里有最传统的师徒制,师傅带徒弟,文物修复需要一代代的师徒传递才能完成。



2


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



文物修复是一个很耗大的工程,冯忠莲女士花了10年时间临摹了一幅《清明上河图》。
王津先生一个齿轮一个齿轮地进行调试,几个月甚至个把年才调试好一座钟,一辈子也完成不了几件。
王有亮在制作青铜器复制品时,仿制品的颜色、层次斑绣的方位都要和原物接近一样。



3


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



王五胜在修复唐三彩马时,由于破损严重,需要创造性修复,他请教其他组的同事,到陶瓷馆去学习观摩,只为寻找到最合适的修复方式。





4


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每一位文物修复师在修复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体会,把自己的品行融入到文物当中。
屈峰在片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值得人深思:“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他们是中国最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工匠精神正是当代社会所缺少的。其实,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你有耐心、毅力、严谨、执着、一丝不苟、不计得失、精益求精,你就可以在你的领域做到最好。

其实,你的身上只是缺少了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阁楼夜灯一盏子夜思绪徘徊



微信ID:gelouxiaoyedeng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阁楼小夜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