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咖秀二期:明治先生分享“设计与设计之外”【SJIAME 39期】

 

SJIAME室内设计蜜圈有幸邀请到了明治先生,给我们分享:设计与设计之外。无论从设计经验、还是对设计路上的感悟,相信一定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点击上面 蓝字 关注我们,文末新增了留言功能哦... )
以上为嘉宾在微信群分享的语音,点击收听
以下为3月25号晚在SJIAME室内设计蜜圈里的分享内容:

(每周五晚8:00,深度分享等你来!)

大家晚上好,我是本群的群主lily。

上期琢墨先生分享的《一个建筑摄影师眼里的室内设计》,以一位结构设计师的缜密严谨和对设计美学的理解,深度解析了他拍摄的北京海棠公社项目。内容非常精彩。

根据我们前期问卷的调查数据,很多设计师朋友对现在的工作状态非常迷茫。急需一位过来人帮忙指点迷津。那么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明治先生,给我们分享:设计与设计之外。明治先生,是南京明治空间设计的创始人,无论从设计经验、还是对设计路上的感悟,相信一定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现在就把时间交给明治先生。谢谢!

以下为小蜜根据明治先生的语音分享整理:

大家好,第一次在群里分享,我先把我讲的几部分打出来,然后再进行语音,方便大家听。

群里的高手很多,我是明治空间的王工。很荣幸和大家交流。这次的交流我觉得更加针对职场新人。我的经验可能对他们提供的帮助会更多一些。每个人走过的路都有得有失,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借鉴。



我要讲的第一部分就是:我为什么转行?不管哪个行业转行的人都非常多,我们设计行业更是。

比较有名的是安藤忠雄,他可以说是转行这个实例里面的一个励志哥。他本身是个拳击手,然后到28岁的时候才觉得拳击没有出路。然后去建筑工地搬砖,他真的是一个搬砖工。后来遇到一个建筑师在建筑工地改图纸,然后就开始了他的自学建筑师的生涯。然后他到35岁就成名了。其他的比如扎哈,他本身是个学数学和哲学的书生;靳埭强本来是个裁缝,只上了两个月的夜校;还有中央台大楼的那个设计师哈斯是个新闻记者。

所以说转行不是一个大问题,最主要问题还是大家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我为什么转行呢?

首先外部的原因就是我本身是在南艺学产品设计的,从本科到研究生我都是学的产品。我读研期间看了很多的展览,然后就忽然发现我可能更喜欢空间设计。然后就决定开始自学空间和装饰设计这些。



刚才发的这个图就是当时看的展览一个展览,第一次看了就很喜欢。然后就整天待在图书馆里不出来,查东西。因为每个人刚开始就像吃菜,口味会重一点,像扎哈这种比较夸张的造型对我的吸引力比较大。然后就去了解这些设计。我个人内心来讲我更喜欢这种空间的流动、和虚实的转换,相对产品那种可能更强调功能和秩序性的设计我应该更喜欢室内。

南艺他的教育有一点好处就是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所以后期我基本都是在自学环艺。当时并没有太多目的性,我就觉得这是一件好玩的事。就是单纯的喜欢。

爱好是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其实我产品学的是一般的。因为是在做各种学习任务而不是在enjoy一件事。所以这部分我特别想和刚起步的设计师说,就是多出去走一走,不要宅在家里,还要多看多尝试。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方向,这个才是职业规划中最重要最重要的事情。





我刚才发的这两个景观照片,那是我第一次做的景观设计。虽然不是很好,至少可以证明一句话,就是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我觉得这句话是最没有道理也是最有道理的一句话。只要你爱好一件事情,你就会自己努力让她无师自通。

第二部分,我个人的一些职业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第一点就是我觉得我们要坚持初心,就是我们这行工作的本质就是你对设计的热爱。

每个人刚开始的那两年,都是备受打击、煎熬、感受失败、觉得自己有点丢脸、绝望啊。其实这个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经历,这个非常正常。然后当你犹豫的时候你要问问你自己你到底是不是足够喜欢设计?如果你喜欢你就不会担忧这些事情。你也不会感觉这个失败有多可怕。也不会感受到太多的这种干扰,可能你会更多地专注于去不断地去尝试,然后你不断地去重新做、去学习。

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你是真的在喜欢这件事情。你就一定不要放弃,不管你这个阶段你有多大的打击。这个阶段一般两三年就好了。如果与此相反那你整个过程可能更多的是担心经济上的收入,还有别人对你的看法。都是些比较苦涩的东西,没有什么乐趣。那我觉得就没必要一棵树上吊死,可以尝试下一个让自己很激动的新的工作方向。



我要说的第二点就是,兴趣也可以培养,可以多看多听多交流,提高自己的视野。

扎哈说过,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具备欣赏其他优秀设计师的能力。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别人的优秀经验来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缺点是什么、优点是什么。整个行业都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发展。否则,就好比一个夜排档的厨师是不太可能完成一个星级酒店的料理工作的。设计尤其这样。








刚才发的这组方案是我在清华进修后完成的。当时可能更多的就是看了梁景天、梁志天这些港式的设计。虽然客户是老板,喜欢隆重一点,但我希望古典风格里更多的能够简约现代一点。这就是自己的一点心得,就是一个风格里面你可以融入其他风格的优点。

另外,我不是特别喜欢市场上通常说的混搭。我觉得盲目的堆砌一些东西,那是不负责任的。我觉得真正做混搭,应该是一种主体风格为主,可以借鉴好的优点把他们融合在一起。但整体面貌还是以一种风格为主。这个印象是要很明确的。




我上面发的这两张,第一张高大的空间是我去清华进修后做的一个禅风中式,另一个是在进修前做的矮的茶楼空间。大家可以比较下用色什么的都是一样的,但是相对我觉得后期做的那个中式会所的贵宾室更成熟些、更简练概括。这是听了陈绍正韬、郑中老师关于禅风课程之后的转变。

我觉得新人要多做。多做才能积累出经验。设计师是靠实践、锻炼出来的。

我自己也比较喜欢带我们事务所的助手,因为从公司角度把新人逐渐培养成熟本身就是一种成就感和公司实力的发展。另外,世界就是这样子,人们总是喜欢看见类似植物生长,新人成熟这样的发展过程。

新人这个阶段要珍惜派给你的实践机会,不要去计较和攀比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对于新人来说一个永恒的真理就是多做是福。新人不要过多计较设计之外的事情。比如为啥他做得比我少却得到的更多?公司培养一个新人是要付出经济和名誉的风险及代价的。新人只要抓住更多的机会多锻炼自己就可以。千万不要学甄嬛传那种宫斗剧思维,那种文化带入公司毁掉的不仅仅是这个新人将来成长为专业人才的可能性,也会毁掉整个公司的效率和质量。

像日本公司有个很好玩的现象,他们每天下班后很多人都会自觉留下来加班,会看看公司还有什么事情自己可以帮助解决掉。日本公司并不鼓励加班而且不给薪酬,这就是奇特的日本文化,很多人免费加班到过劳死,这不是很好,有点过度,但是适当的给自己争取实践机会总是利大于弊。



这个是我给南京理工做的一个小展厅,项目非常小,而且是改造项目。按理说一开始就没有兴趣了,但是我仍然想把他做出苹果那样的质感。就是说项目没有大小,而是要用心把他做出精彩,这样成长也是自己的。



刚发的这个是给一对老夫妻设计的新中式客厅。尽管空间小,但也想尽量做出一些心得出来。这个方面个人感觉比较满意的是那个电视台,把它做出一种漂浮感,就是用灰玻璃,下面放些干花。希望看起来有一种空间很虚的感觉,在细节上就有种扎实感。

第三方面就是,多参加交流培训,经验技术和内在审美建设是设计师进阶的两个阶段。

参加那些行业顶级大咖们主讲的培训肯定会物超所值。

如果我们只忙眼前的就像孔中窥豹,只知道一点点很小的范围,那些世界性的设计师本身的经验就代表了目前人类设计界的发展程度和广度,会有很多启发性。我个人参加过日本的一次国际研修所进修、清华的进修,之前一直觉得设计师就是个画图匠,各种钻研画图技巧,接触那些大师们才知道设计师本身先要把自己建设成一个具有足够美学品质和思维的个体,然后才能反哺给客户。



刚发的这个案例是我个人最喜欢也是最满意的一个作品。禅风会所的一个标间。能做出这样的感觉是在清华培训时陈绍正韬、蔡洁老师他们给我介绍了很多禅风方面的东西,然后我个人性格也是非常喜欢。我希望它安静、然后希望做减法、室内室外可以做到一个融合、安静。然后窗外的风景是一个主题,精细却不干扰外界,室内是辅助。但是这个辅助不能说什么都没做,只是我做的东西比较隐藏,从色调的组合到取景框的选择,(窗户做了两个罗汉柱起到框景的作用)。其实什么都没有,只有外面的风景。人们来到山区为的是看风景,不是看室内设计。然后室内我尽量把它做得弱。这是我去年做的我个人最满意的一个空间。

这块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好、经验好、草图画的好的设计师,未必做得出好质感的设计。有的手绘非常非常棒、有的电脑非常非常厉害,但他的设计就是品质一般,这是非常尴尬的情况。所以我要强调的是,设计要建设自己的内心,不要把自己变成画图匠那么简单。





我要讲的另一部分就是旅游也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初学者。它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内心。然后就是现场永远强烈过图片和电脑。我刚刚发的两个作品,就是前年做的一个度假村的酒店,是以竹子为素材。主要是去了东南亚、巴厘岛和泰国。这个项目我把东南亚风格那种自然简练和中式的格调做了一个融合,并灭有运用装饰的中式花窗啊石雕啊什么的,但是仍然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是一种具有中式印象的空间。

我要讲的另一个经验就是经验技术和个人美学意识的建立。走向高级的必经之路是个人对时代和民族美学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见识和创造意识。你必须自己对美学有清醒的认识、有一个喜好,这个喜好源于你天生的性格或者你的经历,然后你能够有新的创造。这样才能是一个真正的好的设计师。但是初学者可能要先重视下技术。



然后我们举几个例子。第一就是徐平,我觉得很多朋友都知道,尤其是南京的朋友。他设计的瓦库茶楼和花季酒店,在中国室内学会还是比较受关注的。去年的金螳奖的金奖作品,在老门东。我觉得他把材料、工艺等传统的材料工艺、新中式其实是受jaya他们的影响,我觉得他中和的非常非常好。很值得大家学习。



还有一个就是jaya,印尼的。他做的杭州安缦法云,因为他做的这个项目被称为最了解中式的设计师。整个设计也是用了大量传统的造物方式,同时把日式、东南亚风格、现代的这些感觉都融合进去,像他做的这个茶室,就很有日式的味道。但是他显得更大一点,可能格局更开阔一点。然后他这种亚素亚麻布,又是他们东南亚那边的感觉,所以好的设计总是互相学习的。






另一个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设计师就是世界范围的隈研吾。他去年刚完成了一个杭州中国美院的民俗博物馆。他提的概念就是希望建筑从环境中隐藏掉消失掉。这完全独立与西方那种征服自然的美学精神,西方是I see I conquered。在隈研吾这里变成建筑不要打扰环境而是成为环境的一部分。这个博物馆黑屋瓦和这个丘陵地貌的起伏结合在一起,非常美,又不破坏环境。我觉得这是真正的具有哲学精神的设计大师。

这三个设计师都是做关于东方这种禅宗精神的。所以我觉得他们代表三个不同的阶段。

对新人来说,要重视技术。必须用技术来做敲门砖才能让别人给你机会去展示你更丰富的东西。对于成熟的设计师来讲,我们要建设自己的内心,多关注些高级的东西,也就是形而上的东西。那个东西不是虚的,而是最终会实实在在反映在你设计的质感和品质上的。

最后一点是,室内本质上空间关系的规划,而不是简单静态的装饰堆叠。空间的采光、虚实的转换、视野的流动、动线的规划、功能的恰当空间划分,都比装饰要重要。单纯的装饰就像中医让他们互相打架。所以会有人说看起来很花很乱。而装饰来说整个空间秩序的完整性、细节的流动性都比静止的堆叠要重要得多。



另外我们要强调的就是,空间是给人用的,并不是一个装饰画或一个雕塑给人看。

人们要在里面活动和感受。所以我们拿到一个项目的时候首先要看这个空间的优点和缺点。我发的这个案例呢是业主买了三个一百多平的,然后把它打通成一个三百多平的大平层。这个面积听起来好像是个豪宅。但实际上每个空间都很小、那我们在把空间打通的过程中,就要尽量想办法让空间显得放松。因为它本身结构就已经很复杂了,所以我们选用的材料和造型都相对低调的原木色,这样人们不会排斥,因为比较柔和低调。壁纸我们选用的是烟灰色,造型都是简单的直线。就不要做炫技的一些有趣的东西,那样会显得空间更乱。这个空间因为本身很小,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视觉上如何让它变大、色调组合柔和舒适。可以在里面住十年而不是第一天开门:哇,好刺激!然后第二年以后就觉得头晕。





空间这部分我最喜欢的设计师也是世界级的妹岛和世。我们可以看他的这个空间,其实他基本上没有做什么装饰,他只是用了一些植物、阳光,然后让整个空间变得非常的空灵、舒适和具流动性。一眼就能看出她是大师,第一眼很惊艳很惊讶,我想时间长了这个空间也会让人感觉很舒适。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不足之处请包涵!

主持人Lily:

非常感谢明治先生的深入分享,仿佛把我拉回到了十几年前。一路听一路感慨设计道路上的辛酸和喜悦。不过我没有现在的很多设计那么幸运,有这么好的网络学习机会。都是靠自己摸爬滚打走过来的。

说实话,我才知道明治先生是工业设计转行过来的。他走过的路和对室内设计的思考、付出真的是非常非常深入。

现在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然后请明治先生给我们解答。

蜜柚提问环节

1、小蜜:作为群助手,八卦明治先生下。在你设计的路上,有没有遇到当下觉得非常难堪的事情,但是在后期,因为这件事,在设计的路上,收益匪浅。

明治先生:尴尬的可能是读研期间,老师让自己找方向,自己也不怎么喜欢产品,当时觉的老师不负责任,现在想要谢谢导师给的自由度,让我找到了室内设计。2、天使色:麻烦你,那些名师课程如何参加?
明治先生:你搜清华环境艺术高级研修班。

蜜柚互动摘录:

刘明远:每一种风格背后都有支撑他的文化背景,做设计其实也是做文化。

一杯倒大侠:作为地产商的话,我们首先是会有一个市场定位,定位的话是以市场部与各种营销为主导的,比如说对于这个项目会有怎么样的策略?针对怎样的人群,他的人群的基本喜好是什么?他有什么痛点,这些东西都会有个初步的分析,这应该久是所谓的文化了。

上海设计师Nick:设计师也是一直在悟的过程。安藤他们强大就是在内心,而不是技巧。他们的悟性就是从我们反方向走的,这个世界一直在不真实里。期待下一期嘉宾的分享!每周五晚8:00,蜜咖深度分享等你来!
加小蜜微信号:SJIAME,小蜜会拉你入群哦~


SJIAME设计蜜圈:设计美学和生活美学的倡导者,推崇跨界交流。涉猎一切关乎室内设计的新思路、新思维。正所谓“思路决定高度”。

短短几个月,蜜圈已经吸纳了几百位优秀的设计师、行业新锐、创意行业互联网精英的加入。

蜜咖秀,等你来秀!

END
每天发现、分享最有料的设计创意
(本文系小蜜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QQ交流群:373615792
和微信群
微信群需先加小蜜微信号:SJIAME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文系小蜜根据嘉宾分享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关注 SJIAME软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