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真的不能复制吗?

 

我们来聊聊Papi酱吧。...

原创不易,若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2016年,Papi酱绝对可以说得上是第一网红,她一支广告的2200万投资,成功地让“网红经济”和“IP经济”的讨论持平。

在Papi酱爆红并且取得巨额投资的诱惑下,各路模仿者也纷纷上线。但似乎成效都不是很大。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Papi酱真的不能复制吗?

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合适的机会

毫无疑问,Papi酱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同时也推动了很多短视频APP。

在内容端上,Papi酱之前,似乎没有人采取这种“吐槽短视频”的形式。

但事实上一切早有“预谋”。

2015年小咖秀成功营销,引出各路明星大V模仿秀时,就已经说明了短视频是一个高人气、高积累的途径。观众乐于花上几分钟看一个五分钟以内的视频。

同样的,“谷阿莫几分钟带你看完某某系列”在Papi酱之前走红,也是把“短视频”为载体。

这说明载体是走红的一个巨大的因素。

每一个爆红的背后,都是载体受众长期积累。

这一点还可以拿出2013年走红的张嘉佳为例。

在2013年之前,以豆瓣为主要发源地的作者输出,已经对全国出版甚至文化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

但全国式的“豆瓣风”,在2013年之前名气较大的只有《失恋三十三天》。

而张嘉佳的睡前故事,彻底开发出了豆瓣网红的输出能力,现在很多出版公司的书,随便一翻就是“豆瓣”、“一个”等相关字眼。

豆瓣风作为多年的小众文艺,总算在“文艺”和“观众”之间找打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所以,不管是Papi酱还是张嘉佳,他们的爆红的不光只是因为个人单独的内容端过硬,而是他们的载体已经具备一个井喷式的基础。

或许不是他们红,也会有别人红。只是他们采取了相对的方法最早的开发出载体群众的关注力和消费力而已。

举个简单的例子,好吃的苹果卖一百块,一般口味的苹果卖五块,肯定是一般口味的苹果卖得更好。除开性价比,可消费人群都会不一样。

一百个能消费得起百元苹果的人都喜欢百元苹果,也不会有一百万个能消费五元苹果的人当中的十分之一多。

后来者尴尬的模仿

Papi酱爆红之后,模仿者很多,但真正红的太少。

以微博为载体的鼓山文化拥有众多段子手,甚至三番两次利用段子手抱团的形式,推动自己旗下微博模仿Papi酱的视频。但微博之下往往骂声一片。

当然,短视频“变声”“加速”的形式,并非Papi酱申请的专利,其他人都可以利用。

但作为吸取流量的内容端,最基本的不是“山寨”,而是“形式”和“内容”。

比如微博红人牛轰轰利用的是她漫画形象出镜,试图打造一个“漫画版Papi酱”,虽依然山寨感十足,但在形式上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

不过有时候,形式的突破反而更凸显其内容的尴尬。

牛轰轰的的漫画吐槽视频,并没有爆红,反而有种美人迟暮的尴尬感。

而另一位“吐槽的黄钢管”,在形式上几乎完全模仿了Papi酱,内容端却更为吸引人。

这位“黄钢管”最初为人所关注的,是他“设计师的吐槽”,他把“全民心灵共鸣”转向了“设计领域的心灵共鸣”,在内容端上和Papi酱的重合感弱化了很多。

在Papi酱通过短视频吐槽爆红之后,想再在同一共鸣领域超越她,难度系数非常大。

如果只需局部“红”起来,完全靠可以退而求其次,走向专业化。

虽然受众更小,但专业化的粉丝或许将普通流量粘合度更高。

掌握最有力的人群

在这世上,除了“爆红”,其实红的方式还有很多。

Papi酱式的爆红,需要百分之百的零障碍输入。比如同样是去年爆红的咪蒙,她的一篇《致贱人》,内容端可以说得上是毫无输入障碍。

如果当我们看一本书或者一个电影,需要做大量的功课和准备,那这部作品几乎绝无爆红的可能。

但真正有内涵的东西就红不起来吗?并不是的。

就拿LV等奢侈品品牌来说,一开始中国人对它们有什么印象吗?甚至于说,普通人对他们有什么好感吗?

其实是并没有的。

但是当一个有钱人重复一百遍“LV是一件奢侈品”之后,LV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就是一件奢侈品了。

早期奢侈品会采用饥饿营销的方式来引去有钱人的眼光——让他们体验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的感觉。

这就是抓住最有力人群的方法。

抓住最有力人群,有时候会比抓取普通人群更有效果。

比如普通人传播力非常有限,但是当你的内容端做得非常文艺高端,一个粉丝过百万的文艺系明星稍微推荐一下,强过你费心费力去服务大众。

甚至于对一些并不能看懂某图书的人来说,哪怕内容再艰深,但“知识分子”推荐一下,依然能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

所以,在服务普罗大众之外,其实也有抓住有力人群的方式。

关键是,内容端是否有能力抓住有力人群,并且利用他们宣传自己。

最后,或许还有人会问“Papi酱真的不能复制?”当然可以,但“复制”的方式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复制”,而是同样要从受众、内容端、表现形式以及载体等方面去考虑。

这样的话,并非没有“爆红”的可能性。

但事实上,所有的“爆红”都不是必然,而是无数次试验之后,遇到最有利的条件才能脱颖而出。
诺华森|愿一生做个少年,一辈子不怕跌倒
微信公众号:诺华森(ID:nuohuasen)
新浪微博:@诺华森
诺华森

微信:nuohuasen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关注 诺华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