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里的京沪差异,与故事里的不一样

 

一张门票的事,就这么简单。...



有个故事叫《换票》,大致讲了这样的情节:

两个乡下人进城打工,一个想去北京,一个想去上海。在车站,他们听到不同议论后,改变了主意。原打算去北京的,听说在上海,带路都能收钱,发现了商机;原打算去上海的,听说北京人给吃不上饭的人,送饭赠衣服,觉得至少不会饿死。于是两人换了一下票。

几年后,改去上海的成了清洗公司老板,一次去北京考察时,在车站遇到了个捡破烂的,仔细一看,是当年跟他换票,改去了北京的那个人……

故事毕竟是故事,上海没有好到遍地是黄金,北京也没有糟到靠捡垃圾为生。我想它侧重要说明的是,人受外界影响,其选择带有偶然性,有时会决定一辈子的命运。而非城市偏见。

但从两个城市的两座园林,倒能管窥出点什么。

这两座园林,一个是上海的豫园,另一个是北京的颐和园。二者,都是游人到魔都、帝都,“必去”的景点。

先说豫园。要不是1853年,小刀会在此策划“地下活动”,发动起义,它也许不至于这么惨。起义失败后,清廷下令将点春堂、得月楼等景点付之一炬。1860年,满清勾结英法侵略军,拱手把豫园给了外兵驻扎,豫园的命运雪上加霜。

历史有时太巧合。虽然颐和园“根正苗红”,——最初是乾隆孝敬其母的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皇家园林的地位不可撼动。但1860年,它一样没逃脱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命运。之后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武功”废了一大半。
讲完历史,回到现实。我们现在看到的两座园林,很多地方都是建国后重修的。但是两者的差异太大。豫园撑死只有二三十亩地,在市中心这么小的地方布景,简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颐和园不一样,近三百公顷,约合四千多亩,买张门票,转大半天你也走不完。

于是,豫园朝着“精致”发展,颐和园朝着“大气”发展。这特别切合两地的文化差异。

精致的前提是精明。上海人事事精打细算,不确定能搞掂的事,一般不会拍胸脯答应你;事事清清爽爽,跟你AA制,哪怕你不收他的份子钱,改天他会惦记着回请你。路上见到上海人吵半天架,但他们不会动手,动手了违法成本高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文明的表现。

北京人呢,大气,大气的前提是有底气。就拿颐和园来说,有山有水,有足够大的地方,可以布置下很多东西。何况北京号称帝都,权力摆在那儿。易中天说北京模式是“天下之通则”,省会、市区、县城,都是缩小了和降格了的北京。北京人信奉权力,北京的司机,开口闭口谈政治;北京的饭局,处长厅长拉家常。

有句话总结得挺到位:上海人眼里的非上海人,都是乡下人;北京人眼里的非北京人,都是外地人。差异中的共同点,是对本土文化的高度自信,这可能不是一些人认为的“上海人小气、看不起人”、“北京人死吹,太不靠谱”。请别多想,只是地域、气候等造成的自信,——原谅我又回到了地理决定论。

再看官方表述:上海的城市精神是16字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北京的城市精神是8字“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它们的区别很明显,一个重城市气度和个人素养,一个重为国情怀和道德修炼。但共同点也清晰:海纳百川、接纳包容。

有人要问:“那要让我选择的话,我到底该去上海还是北京呢?”要我说,别受《换票》故事的干扰,你不妨买张门票,去两个园林看看。话说在前面,豫园虽然小,门票却要比颐和园贵一些。

喜欢开阔大气的,去北京看颐和园,“观鱼胜过富春江”,但是你得忍受糟糕的空气。喜欢精致小资的,去上海看豫园,“海上名园入佳境”,但是你得承受摩肩接踵的拥挤。

一张门票的事,就这么简单。


    关注 过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