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学术守青灯 ——记我校首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宋莉华教授

 

宋莉华,浙江宁波人,现任上海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

宋莉华,浙江宁波人,现任上海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牛津大学、耶鲁大学访问学者,日本神奈川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外文学、文化关系研究,代表性论著有《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近代来华传教士与儿童文学的译介》《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等。近年来,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比较文学》《学术月刊》等权威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论文奖。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项目等,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


兴趣——学术成长的强动力
两年前,人文与传播学院孙逊教授曾在《解放日报》撰文《谁在大学守青灯》,其中提到了他的一位学生,假期中仍每天坚持工作,甘愿为学术守青灯。而今,这位年轻的学者已经成长起来,在学术上独当一面,并入选2015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届青年学者,她就是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的宋莉华教授。

谈到学术成长的动力,宋莉华说,她认为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兴趣。别人都觉得做学问很苦,她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实际上,学术研究已经成了宋莉华的日常生活方式,她十分享受学术研究的过程。她说一个学者要学会与孤独相伴,这样,所有的拿起与放下就不会那么沉重。学术研究不是太平盛世的点缀,不是博取功名科第的工具,不是个人智巧的卖弄,而是应对并调整个人以及民族生活、文化、精神和矛盾的利器。宋莉华认为,通过学术研究解决问题,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这是科研最吸引她的地方。因而,在充满诱惑和干扰的环境中,宋莉华却能心无旁骛,潜心治学,这是她学有所成的关键。诚如T. S. 艾略特所说:“对一个国家的爱,始于喜爱自己的工作领域。”
宋莉华说,她学术成长的动力还源自一个人的知遇之恩。在她学术成长的每一步后面,都有一个身影在默默支持,这就是她的恩师孙逊教授。年长的学者不遗余力地培养着传承薪火的弟子。其实,当年考博时,宋莉华对自己并没有太大信心,因为当时很多老师只愿意招那些在学术上已有所积累,甚至小有成就的在职考生。然而,孙先生却独具慧眼,挑中了她。孙先生说,应届生就好比是一张白纸,任由他绘出最美的图画。果然,宋莉华没有辜负这份赏识,读博期间,就已经在权威学术期刊《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上发表学术论文。她就像一块璞玉,在孙先生的雕琢下,日益散发出温润的光泽和学术的魅力。给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撰写的第一本书,一本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关于《封神演义》的文学普及读物。原本出版社是约请孙先生写这本书的,但先生工作太忙,而且充分信任她的研究和写作能力,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经过一番努力,书稿完成,内容几乎未加改动便顺利出版。这是一次练兵,由此她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信心。正是在孙逊先生的引领下,宋莉华逐渐步入学术的殿堂,在文献学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日后的治学之路奠定了根基。宋莉华说,即便毕业多年,自己也成了博士生导师,她仍然习惯经常与孙先生讨论,而且总是能从恩师处获得敏锐的专业建议与文学的深思。

宋莉华说,她的成长也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扶持,这是她学术成长的摇篮。上海师范大学根据学科与专业建设需要,采取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设立了青年学者、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优秀青年教师三个层次人才梯队,旨在培养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学术人才。宋莉华被列入最高层次的“青年学者”梯队,进行重点培养。宋莉华十分感激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特别是为学术成熟的青年教师开辟职称聘任的绿色通道,她本人就是通过“打擂台”的形式获聘教授的,这使她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学术平台上,比同龄人拥有更多机会。而学院,特别是原院长苏智良以及马友协、吴沛东和戴冰三任书记,都对她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充分肯定,给她压担子,推荐她申报各项人才计划,才使得宋莉华有机会先后斩获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对此,她心存感激!



“欲超前胜,必须会通”
明末的徐光启曾说:“欲超前胜,必须会通。”宋莉华正是因为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会通中西文化,同时擅长在研究中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因而往往能够取得突破性成果。

关于这一点,宋莉华称,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其实与她的教学和科研经历有关。2003年,当她结束博士后工作和在英国的访学,正式回校工作时,古代文学教研室没有编制,恰逢上海师大获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因而宋莉华就暂时被安置在了这里。都市文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使宋莉华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引入了“都市”这样一个场域,使传统文学研究获得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她发表的《汴州与杭州:小说中的两宋双城记》一文是最早从都市角度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学术论文之一,这篇文章引发了有关中国古典文学与都市关系的一系列论著问世。

2007年,学校组织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由孙景尧教授牵头。出于组建梯队的需要,孙景尧从青年学者中挑选了宋莉华作为核心梯队成员。宋莉华没有二话,顾全学科建设大局,又从都市文化学转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宋莉华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基督教与中国近代文学关系方面。晚明以来,随着耶稣会士来华,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传教士汉籍构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丰碑,梁启超称其“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传教士汉文小说是近代基督教在华的文化适应政策在文学领域的具体表现,它们是跨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学与宗教的研究样本,有效地缓和了文化冲突,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宋莉华认为,我们要振兴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必须吸收西方艺术、宗教、哲学的新发展来充实自身,进行调整,才能应对新的文化局势。
除了在不同的学科流转,宋莉华还曾多次负笈远游。2002年她第一次出国,就去了世界著名学府牛津大学,师从汉学家杜德桥(Glen Dudbridge)。正是在那里,她第一时间研读了哈佛大学韩南教授《19世纪传教士汉文小说》一文,由此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进入了宋莉华的视线,促使她的研究发生重大转向。而牛津大学所收藏的传教士汉文小说数量最多,这为她的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2012年,宋莉华被日本神奈川大学聘为特聘教授,又有机会领略了东洋文明。2014年,宋莉华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耶鲁大学神学院访学一年。这些游学经历使她开阔了学术视野,将中西文化、文学以及研究方法有效融合,为她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巨大空间和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大学最基本的功能是人才培养。三千年前,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就说过:“大脑不是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炬。”宋莉华把教书育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访学期间,给宋莉华感触最深的是国外的上课形式。在牛津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会热烈参与讨论,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师生平等地讨论问题,即使老师正在讲课,学生也可以随时打断,进行提问并引发讨论,有时甚至争论得不可开交。相比之下,国内的课堂太安静了,更像是老师主持下的依次汇报,缺乏观点的交锋,很难针对一个话题展开有效讨论。因此,这也成了宋莉华在教学中努力改进的问题,她主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她引入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思考和回应,提高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她培养的博士生也沿袭了跨文化研究的特点,姬艳芳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正就读法国巴黎高等实践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丁大刚在欧洲汉学重镇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习,谈剑明即将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学习,师从著名华裔学者夏伯嘉。令人欣喜的是,目前他们已在《外国语》《学术界》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在本科教学中,双语教学是宋莉华的一大特色。她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开设了“海外汉学要著导读”课程,将海外汉学研究的前沿信息和成果传递给学生。这门课程通过对海外汉学研究状况的历史轨迹的勾勒,使学生对海外汉学史有总体的了解;同时,又通过细读文本,提高学生阅读英语原著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术视野。2014年底,由宋莉华领衔组建的“中国语言文学双语教研团队”,成功入选首批上海市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试点团队。这一课程体系既与中文系的传统课程设置相匹配,又能推陈出新,使学生通过直接阅读和研究西文原著,对作品产生直观的感受。同时,将专业学习与外语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开阔视野,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人才需求。为配合双语教学,团队成员编纂的“大学文科双语教材系列”入选2015年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这门双语课作为“中文专业双语双文化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的一部分,还曾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宋莉华说,目前双语教学还在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中,她会努力将之建成具有示范性的高水平教学、教研团队。




打造和谐团队,开启科研新征程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智者的回答是:“把它放到大海里去。”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也是如此,只有建立起“One for All, All for One”的关系,团队才能发展,个人也才能变得更有力量。

2011年初夏,宋莉华接到一项任务,组建一个小型的学术创新团队,建设期三年。她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希望为身边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学者营造一个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学术创新小环境。这个团队在她心中酝酿已久,她对团队成员信心十足,他们既是与她共同成长的学术上的“小伙伴”,又是时常切磋砥砺的朋友。他们是缪斯女神青睐的对象,学术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具有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对学术热点、攻关点具有高度的捕捉力、洞察力和把握力。
一个短小精悍的团队就这样成立了。成员全部来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但又分别在其中转了一个弯之后,在中西文学交流的视域中进入各自的课题:宋莉华对西方来华传教士的汉文小说研究、施晔对高罗佩的研究、宋丽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翻译研究、刘永文对近代中西期刊所载小说的研究、孙轶旻对近代西人书局所刊古代小说的研究。方向接近,彼此又交叉互补,不仅有利于凝聚方向,而且容易形成合力。成立的第一年,团队就收获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上海市社科新人奖、第十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第十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

这支创新团队的最大特色是跨文化研究,努力在中国传统文学研究中拓展新领域。注重学术交流,特别是国际学术交流,成为该团队的亮点,团队在支持成员进行学术交流方面不遗余力。学术交流为团队成员个人发展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使团队的整体学术水平得到了切实提升。建设期结束后,成员们从自发相互扶持的“小伙伴”,成了学术上相互依靠、相互支撑的“合伙人”,互相尊重,彼此理解,这种关系将使他们在学术之路上走得更远。

展望未来,宋莉华表示,长江学者是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入选青年长江学者,既是荣誉,更意味着责任。将来她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做一流学科建设的主力军。

策划 | 新闻中心

记者 | 晓雯

原文 | 上海师大报总第814期、第4版 师大传真、责编 姚骥


    关注 上海师范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