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花,刺绣,彩灯,商南的这些民间工艺你知道多少?

 

面花,刺绣,彩灯,商南的这些民间工艺你知道多少?...





商南县民间工艺美术,历史悠久,社会基础广泛,且有较多的艺术门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从新石器的石锛、石斧等劳动工具的造型,到富水王家庄出土的汉代砖饰画像;从殷代的铜鼎纹饰到唐、宋、元、明、清铜镜造型;从明清时期的木制家具的造型、雕花,到现代的组合家具和推光漆工艺及各种风格的刺绣、挑花、印染、编织、面花、灯彩、纸扎、剪纸、玩具,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主要有以下各类:

【陶瓷器类】 瓷器较少,且为粗瓷。陶以土陶为主,上釉陶器也多以单色为常见,有瓶、坛、罐、缸、盆、壶等。装饰多以素纹花草几何图形为主。也有烧陶以狗、鸡、猴、鱼等动物形象,也有涂以彩釉的哨玩具,以古朴实用为特色。

【金属类】 多为铜、银制品,也有锡、铅、铝工艺。铜工艺历史悠久。过风楼出土的东周青铜大鼎,造形庄重典雅,足腹饰以兽纹。明、清之铜灯具、铜镜等器物也很普遍。近代县城及清油、赵川等大村镇均有铜匠炉,以制作日用器具为主,如壶、盘、罐等。造型以实用美观为原则。如酒壶有马蹄式、金瓜式,也有壶心装炉管可以炭火加温的火壶,普通人家也用铜制作镯、耳环等装饰品,做工近似银器,但略显粗糙。银器在明、清至民国晚期,县城及富水等村镇均有银炉,主要制作首饰及衣帽饰品。如手镯、耳环、牙扦、挂饰、针插、戒指、项圈、帽花、发卡、簪、钗、衣扣、帐钩、坠铃等。造型奇巧玲珑;牙扦一牌三穗,再坠以剑形牙扦,拳形耳挖、鱼形针插;手镯有“扭丝”、“蒜苔杆”、“钻花”、“双口”等式样;戒指有“方印”、“双桃”。项圈上又坠以锁子、荷包、银牌等上镌以“长命富贵”、“麒麟送子”等字纹图案。帽花、带坠多以虎头、花蕾等动物、植物形象。也有镶珠或配以玛瑙环片的。形象逼真,做工精美。

【刺绣及织染】 刺绣在商南民间流传历史悠久、普遍。且种类繁多,汇南北风格于一泓。古往今来,待嫁姑娘以其绣品优劣体现才智和门楣高低。绣品从妇女儿童穿戴到卧室的枕、被、门帘均有绣品装饰。其内容多取花、鸟、虫、鱼,也时有龙凤和人物。“双鹊”、“鹊上梅梢”、“牡丹富贵”、“胖娃娃”、“鱼嬉莲”是常用题材。在用料上多以深色(黑、兰、青、紫、大红等)的棉布和丝绸为底。线以光洁明亮的彩丝为主,技巧上有花针、平绣、挑针、出针、结珠、菊花针、链环、套针、扣锁等多种针法。就其特点看,绣法粗犷,色彩鲜丽者有之;疏疏朗朗,随意点缀,秀丽典雅者有之;以湘绣风格为主,亦有苏绣、蜀绣技法。晚清之后,还有云绣(云南)流入。主要是衣裤上绣的云钩。各种各派随着民众的审美创造,光滑、柔顺、匀和、平齐者有之;经数世纪的交流融合,已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商南绣种。1984年由袁仙阁为商南县引进了纳纱刺绣技术,这种绣技取材风景人物、花鸟或欧洲名画。它在构图、设色、透视、明暗关系处理上极似油画相当规范。画面和谐统一,富丽辉煌,为绣中精品。挑绣、机绣、补绣、缝绣等也有所发展。

针织在中青年女性中很流行。主要有钩针织和棒针织两种,用料为各色棉、毛线、尼龙线,织品除衣饰外,亦有茶盘盖巾、门帘、被盖巾、沙发、电视、收录机、缝纫机的护套装饰。纹样时新,素洁秀气。

印染主要是扎染,也有蜡染。扎染是用针线在白布上依纹纳、扎。蜡染则以纹样版上的图案将蜡质涂料印在白布上,然后投入染缸染底色,再用热水洗去涂料,即成“印花布”、“绑花布”。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门帘、被面、包袱、提包、妇幼衣物均有印染装饰。一般为蓝底、白花、有素静清新之韵。

【编织类】 竹编、柳编、藤编、芦编、绳编、塑编均很普及。主要产品:篮、篓、席、筐、箕、椅子、坐垫、帽、扇、果盘等。此类产品多重实用,以素编常见。也有彩编或素编上再以彩篾略加点缀。各类编织,尤其以藤编称著。明朝中叶,民间就采藤编织筐、篓、篮等用具。清朝以后,民间藤编由简单的生产用具发展为家庭用具。其主要产品有:花轿、凉轿、抬盒及箱、柜、床、椅等,造型美观、花饰繁多。主要花饰有:木瓜心、菊花心、葵花心、芭蕉叶、莲花瓣、米字格、云字格、万字格等30多种,既是舒适耐用的器具,又是精美的环境装饰品。清朝初年即行销东南诸省。1975年藤编由零星的民间手工生产发展成较为集中的半机械化生产,其产品两次参加全国评比,并荣获优质产品称号。

【木漆家具工艺】 木漆家具的造型艺术在民间历来讲究,明、清时期,富户的家具图案追求富丽堂皇,大凡桌、椅、几、凳、床、箱、柜、屏风,多雕凿装饰,其图案主要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麒麟送子、鲤鱼戏莲、渔樵耕读等,贫民家具则有实用、坚固、大方等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沙发、组合家具应运而生,档次日益上升。造型追求平直、色调追求典雅,注意与室内环境色调配合,求得和谐的韵律感。更有引用木旋式及电镀金属腿架或贴以玻璃钢漆面或装以玻璃腐蚀镜面、轻巧新颖。

漆工多用地产山漆其色调多为黑、红二色,也有用彩漆饰以木纹或烙画及其他形式图案的。1980年引进了凤翔县推光漆工艺,采用雕填、推光、刻绘、 拌彩、磨漆、罩金、描金等漆画艺术装饰屏风、几案、床榻、箱柜等家具。也有专供欣赏的挂屏、插屏等。

【面花】 多出自家庭妇女之手,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常有制作。原料多以麦面,也有豆、米面的。固定形状的方法分为蒸、炸、烙、晾等。在蒸笼中,有的过年敬祖做个“云卷”,上用红色颜料点画或以红枣红豆按以福、禄等字,名曰“大腾”,寓祝福高升之意。也有古“图腾”的遗痕。有的蒸3个或9个“云卷”作为“供品”,蒸猪头、兔子以代“牲献”,蒸“盘蛇”放在粮食中以驱鼠。小孩周岁,亲友蒸鱼(2大2小),头上涂红色王字,背部型似彩色莲花。寓“四季有余”,此南方风俗。也有蒸鱼、枕头(女孩)或轭头(男孩)及“芝麻虫”为一套。这又有一番说头,“寓男耕女织”,勤劳致富之意(北方移民习俗)。给老人祝寿,多蒸桃、佛手、石榴等。盖房上大梁时,又蒸小型元宝、鱼、鸡、瓜果等花馍,名曰“飘梁蛋”,祝“发家致富”之意。烙制类多半造型为动物、花、果等,也有做成园形伴浮雕纹样或以彩点画装饰的。多用于为嫁女漆箱。

炸品则以面片用刀切,用手摆、按、挖、垒、卷、折成各种形象,然后以油炸定形多用作“茶果”。

生面塑多以纯欣赏品常见。农村亡者的亲属,其“周年”常制作9个彩盘为敬献,如“唐僧取经”、“三娘教子”等神话或戏剧人物,再上用薯类、萝卜等削制花果或动物装入盘座送献。形象栩栩如生,另是一种情趣。

民间面食艺术品,寄托着人们对亲友的友好“祝愿”、“喜庆”、“祀典”和“向往”,凝聚着制作者手艺的精巧。

【灯彩和纸扎】 灯彩属照明用物。用竹、木、麻杆、铁丝做骨架,用薄纸、玻璃、纱、棉等罩面饰以绘画、剪贴加穗坠而成。造型有方、圆、多面、宫灯、走马灯;有以狮、猴、鱼、鹤、蝶等为题材的动物形,有以蔬菜瓜果、花卉为样的植物形,还有以盆、瓶等为形的器物灯。人们以手头方便的材料随喜好定形,糊制装饰,皆成趣味。每逢灯节亦有龙、珠、绣球灯,配以花灯群,奇丽辉煌,甚为壮观。灯下的精制坠穗。坠穗,多用厚纸剪成动物、花卉形象并彩绘、串系点缀灯笼,更加风韵。

纸扎在商南民间颇盛行。有许多颇具名气的纸扎世家。如县城的王金德、青山的王敦志、梁家湾的范世华、宽坪的金方砚都是当地有名气的彩灯纸扎能手。以各种色彩纸、皱纹纸、腊光纸为原料,采用扎染、烙形、勒纹、折叠、卷焰、垒贴、模规点画等技巧,制作花束、瓶、盆、兽头面具、旱船、社火“高台”的“彩坐”,葬礼中的“童男童女”,灵桥、灵屋、金银山、花圈、棺罩等。种类繁多,形制各异,五彩缤纷。

【剪纸】 多以窗花、新房“喜花”及鞋帽、枕头顶、衬绣纹样等常见。技法有剪、刻两种。窗花、鞋花内容丰富。“新房”喜花一般中间从“富贵牡丹”、“鹿鹤同春”等为内容的圆形单独纹样式图案。这是从古人所制新房顶保护符演变而来的。


鹿城通由陕西圣拓律师事务所杨辉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商南论坛发个帖子!


    关注 鹿城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