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有爱,有情怀|为什么这群复旦人不想只安静地当个学霸

 

复旦“思源计划”人才培养成果验收...





▲ 复旦思源计划一期结业mv

作词、演唱、拍摄、剪辑皆由学员一手包办

“在繁华都市上海,因为政府发起了一场‘关停并转’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行动,农民工子女陈萌就这样进入了一所她梦寐以求的公立学校,”站在光华楼13楼报告厅讲台上的姚鹏逍顿了顿,继续说道,“然而,进入公立学校却让她产生一种自卑感,学校的教学区分割为东西两部,实行两种不同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同在一所学校内,她依然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

这是光华思源工程六校论坛上的一幕,作为复旦思源计划四期学员,姚鹏逍代表小组展示他们关于农村教育的调研成果。

2016年5月14至15日,复旦首次承办思源六校论坛,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五所思源友校的师生校友们齐聚复旦。



▲ 2016年5月14日,思源六校论坛现场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国家与青年”,参会同学分为9组,分别以部长、省长、校长、人大代表等身份,围绕农村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等社会问题探讨治理解决方案。

这也暗合了思源计划一贯的培养理念。

2012年,朱伟人先生在共青团中央直属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设立“永庚公益项目”,正式发起“光华思源工程”,希望借助公益组织的力量,为未来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服务社会精神的领军人物,并成为中国创新性人才培养、社会教育体制专项的公益典范。

一年后,思源计划入驻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与永庚公益项目合作设立优秀学生培养基地,开展复旦大学“卓越思源 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
【  数  读  思  源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团队成长:无竞争、同合作

此次六校论坛,从前期策划、主题拟定,到后期执行、会场布置,都由思源三期学员完成。论坛的筹备工作被细分成了议题组、秘书组、行动组多个小组,30位学员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加入某个工作组。

这种合作模式在思源内部早已形成传统。从一年一度的暑期实践到日常与校友导师交流,大大小小的活动中,项目制的工作模式已逐渐在思源内部成熟。

2015年8月,思源三期赴甘肃朵什乡,调研组、教务组、总务组三个组并行开展工作,共同完成持续10天的实践活动。



▲ 2015年8月,思源三期赴甘肃朵什乡支教、调研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张涵是负责“‘靠天吃饭’农业模式的困境与出路”调研的分组长。除了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她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田野上,做定性访谈、采访村民与当地干部、整理和总结调研资料、撰写调研报告,充实了她的朵什记忆。虽然大一一年就已参加了5次社会实践,张涵仍觉得朵什之行给了她最真切的调研体验。分管教务的是经济学院的唐雨璐。这项工作同样不轻松,根据每天上课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唐雨璐需要组织各位学员不断调整课程,更新课表。邹金祥则是当时的总务组组长之一。这位化学系学生平日里打交道的都是各种试剂瓶,实践期间却需要将每天的开销记账,并提前决定好要买的菜和物品,周到地考虑着细枝末节。

调研时有小组成员之间的头脑风暴和细致分工,访谈时有默契的组与组之间的合作提问与信息共享,“无竞争、同合作”在思源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六校论坛上,思源计划发起人朱伟人先生说:“思源应该是这样一个团队,大家都希望能够牺牲自己,使旁边的人能够变得更好,水涨船高,然后大家都能成功。大家放弃自私自利,互相帮助,找寻到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思源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胜利,而是一群人的努力和成长。

塑造有公共情怀的社会精英

思源计划每年从大一学生中选拔30人组成团队,旨在通过贯穿整个本科期间的三年培养,将学员塑造为拥有博雅学识、磊落品格、实干作风、卓越表现的复合型人才,以后进而成为“有公共情怀的社会精英”

每年暑假,思源计划都会开展暑期实践。第一年的实践主题是培养本土情怀。深入贫困地区,让思源学员认识中国的城乡差异,激发大家对社会公平的思考与追求。

张涵便在那次实践中对社会现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萦绕在她心头。而这种无力感也激发了她的进一步思考:“当你没有尽力所为的时候,你是没有资格谈什么无力感的,与其浮夸地评判、虚妄地质疑,不如问问自己,你有没有一颗真正想去改变的心。”

看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后,如何解决?用什么力量改变?这需要思源人在第二年对中国发达地区的考察中寻找答案。



▲ 2014年8月,思源一期赴深圳、广州调研

在经济特区深圳,一期学员邓宇嘉真正看到了产学研是如何结合起来的,创新的氛围浸染了他。他爱上了深圳这座热爱阅读的城市。这座总购书量连续20余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城市“不仅有力量,而且有涵养,”邓宇嘉说道,“如果我要创业,我不会选择北上广,而是会选择深圳这座城市。”

而未来社会的弄潮儿更不应只局限于中国之一隅,第三年的出国出境交流,即是着力于培养思源人的“国际视野”。今年8月,思源二期学员将远赴美国加州,走访硅谷高新科技企业、世界顶尖学府。

此外,思源计划邀请校友为学员担任导师,在丰富的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员各方面的素养。作为知名作家、策展人、艺术评论人,校友导师沈奇岚常创造机会让思源学员们接受文化艺术的浸润,“思艺之旅”已经成为复旦思源的特色项目,足迹遍及上海各大美术馆、博物馆。还有更多的校友导师,或带思源学员们走进各行各业、或指导学员阅读经典著作,或毫无保留地分享求学、人生经历,给学员以指引和启迪。每年都获国家奖学金的一期学员胡文静觉得,导师们大大开拓了她在专业学习之外的视野。

学科交叉碰撞,输出全才

在这持续三年的相处中,思源学员们既观察着身处的世界,也在观察团队的彼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分布在各个院系、专业,团队成员的异质思维和多元选择也自然呈现。

一期学员胡晨对此感触很深。胡晨来自计算机学院,不少“张江男”课余时间会宅在寝室写代码,或是玩游戏。但他因为思源,有了更多和其他专业同学交流的机会,也了解了计算机以外的思路和方法。

三次暑期实践,胡晨都担任了调研组组长,写调研报告、分配调研任务、统筹调研工作开展,都是他在自己专业的学习中无法触及的,思源让他看到了自己不一样的可能性。

实践期间每晚学员们都要“围炉夜话”,对当天经历进行总结,文科生澹台文赟的发言让胡晨“震惊”:“他总是能很有条理地说出自己想表达的,也能很快地提炼出别人说的话中的要点。而且文科生的思维也更有发散性。”



▲ 一天的调研结束后,学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心得

就读于数学系的邓宇嘉则非常钦佩同期学员孙毓斐的领导力。“毓斐学生工作做得好,身上有一种气场,说得简单点,就是有种‘领袖风范’,”邓宇嘉说道,“这会让我很想向他学习。”

孙毓斐刚刚摘获“复旦大学毕业生之星”称号,即将参加研究生支教团,赴西部地区支教一年。他认为,“在复旦,我们对情怀并不陌生,可是,情怀不能只在明亮的教室中高谈,更应该落在田间地头。”

而孙毓斐的另一重身份转变,是从思源学员到辅导员。学员从“思源计划”结业后,校团委会挑选合适的人选担任新一期的辅导员,传承复旦思源的精神,引导更年轻的思源人成长。

一同担任四期辅导员的还有新闻学院的钟凯旋,曾任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执行主席的她,成立了“复旦大学新闻办公室凯旋工作坊”,全面承担复旦重大新闻的可视化图解制作。但在面临深造专业选择时,她却转向了复旦中文系。



从新闻到中文的跨度,还不算思源一期学员中最大的。多元的思维碰撞,不同专业汇聚成的大熔炉,已经逐渐影响了学员们的思考方式。一期的很多学员,都在硕士阶段选择与本科专业不同的领域进行深造。

英语系的谢逸轩被哈佛大学录取,将攻读教育学硕士项目;孙津韬来自新闻学院,却手握着杜克大学极负盛名的经济学专业的offer;本科潜心钻研数学的邓宇嘉,已斩获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统计学PHD全额奖学金,将把研究领域拓展到算法开发;物理系的李涓涓将赴清华大学,在经济管理学院完成硕士学业;同为英语系的邰伦玥,则选择了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读研,希望融合专业优势,将中国的设计带到国际舞台。

随着一期学员的结业,复旦思源校友联谊会也正式成立,以更加丰富的形式为母校发挥余热。走向世界各处的思源人们将继续践行“受助、自助、助人”的理念,在行动中饮水思源,服务社会。
☆     ★     ☆     ★     ☆
来源:校团委
撰文:汤禹成 | 摄影:王瀚 曹柠 等 | 制图:陈爱晨
编辑:钟凯旋


    关注 复旦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