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鉴 观沁色识古玉,这样做就对了!

 

玉判断一件古玉器的真伪,需要的是将材料、器形、纹饰、雕工和沁色这五方面的信息加以组合,这种组合必须是十分和谐...







判断一件古玉器的真伪,需要的是将材料、器形、纹饰、雕工和沁色这五方面的信息加以组合,这种组合必须是十分和谐的组合,不应该出现互相抵牾的现象,即所有的信息都明确无误的告诉你,这件玉器只应该是某个时代的产品,而不是其他。如果出现互相抵牾的“信息紊乱”现象,“古玉”一定是伪古玉。

清末民初的古玉鉴藏家刘大同先生在《古玉辨》中这样说过:“夫宝玉之可贵者,晶莹光洁,温润纯厚,结阴阳二气之精灵,受日月三光之陶熔。其色沁之妙,直同浮云遮日,舞鹤游天之奇致奇趣,令人不测:较之宝石,徒有光彩,而少神韵,能夺人之目,而不能动人之心者,则远胜十倍矣!”古玉之所以“能动人之心”,就是因为它在地下沉睡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会因为受地下各种化学物质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色彩、质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古人称之为“沁色”。
去掉包裹金箔后,可以清晰的看到原先被金箔覆盖的部分,玉质保存较好,露出部分受沁起变化。


包金箔玉猪
既然沁色是受“阴阳二气”“日月二光”的影响产生的,又是那么的美不胜收,于是有沁色的古玉就成了人们刻意追求的目标。往往一块古玉因为沁色美而身价骤增百倍,而各种沁色也成了鉴识古玉的重要手段。





商·玉鱼佩

开窗,就是“开窗见地”之意,古玉受沁有时在受沁部位中间露出一小块原先的“玉地”,让人了解这块古玉材料的本来面貌。

由于沁色是由外而内沁入玉内的,有沁色的古玉一定会在玉表留下一些自然的痕迹。一般说玉器入土的时间越久,沁色也会重,但西北地区的土质干燥,玉器入土不易受沁;东南地区的土质湿润,玉器入土易被浸蚀。因此,古人有“东土不如中土,中土不如西土”之说。当然不管东南西北,这里也有入土地点具体环境的问题,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土咬
西汉·筒状器
沁色看似神秘,实际上却是不难鉴识的,在具体鉴定时一定要心细如发,配合一定的工具,如强光灯、放大镜等,谨慎观察,并结合古玉器的玉质、器形、纹饰、雕工等综合鉴定,真的沁色都浸入玉的内部,与玉浑然一体。而假沁则多是浮在玉的表面,而且玉表也没有各种深浅不一的凹陷变化。



萎缩  战国·带钩

受沁的部位比没有受沁的地方有明显凹陷的现象。



鱼子斑

夏商·玉刀(局部)



乱柴纹

商·玉铖



根须纹

良渚文化·玉



铁锈斑

良渚文化·玉璧

良渚文化·镯

包浆

就是在玉的外部好象附了一层滋润度很强的“皮壳”,凡是古玉都有,只是传世古玉没有沁色。
商·鸟形佩

钙化

钙化的玉已经是发生质的变化了,钙化的玉比较松软,甚至用指甲都能抠得动。
古玉受沁或是顺着玉器原有的裂缝沁进去,或是沿着玉质松的部位沁进去,有裂缝的沁痕中间有凹陷,没有裂缝的沁痕往往是自然的渗透状。下面是沁痕在古玉受沁时的各种表现形式:

良渚文化·玉梳背

沁痕

沁痕呈水流状,这是玉质软硬部分界限分明,软的部分受沁,硬的部分保持原样的现象。
战国·龙形器

沁痕

受沁部分沁色很重,其他地方保持了良好的玉质。
齐家文化·玉璧

沁痕

从器物上看沁色似乎是从左往右沁入的,有裂缝处沁色明显。同时使人感到沁色最重的地方应该是左面边缘的白色部分。
西周·柄形器

沁痕

从中可以看出沁痕顺着裂缝往两边渗透的现象。
西汉·卮

沁痕

沁痕不仅有渗透现象,还有沁色的变化。
商·龙形佩

沁痕

沁痕渗透形成的飘絮状貌。
战国·玉带钩

沁痕

沁痕参差不齐的器表过渡及絮状的内部过渡。
战国·佩

沁痕

从中可见沁色的渐变及各个部位的不同变化。


玉内有一粒粒的圆点,如饭粒状。


西周·玉鱼

饭糁

玉内泛出深浅不等、大小不一的白色斑块。从鱼背的白色沁中能大致了解饭糁的成因。
商·兽形


    关注 收藏马未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