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寻踪】张泉花/漫步清源山间

 

《丰泽作家》微信平台将继续推出“泉州散文作家展示”,投稿者可将个人创作简介(200字内),个人生活照,以及刊登在文学刊物的散文作品,或获得文学赛事奖项的散文作品,发送到电子邮箱:fzsw2012@163.com,谢谢赐稿。...

丰泽作家书讯
   丰泽作家散文集在《诗客》有售

    请点开文章底部“阅读原文”选购

蔡飞跃散文集《青衿骋怀》

姚雅丽散文集《香水与爱情》 

张泉花散文诗集《在水之湄》

绿萍著散文集《在春天里奔跑》

郑妙玲散文集《命运的交集》



张泉花
女士近照  

个人简历



[b]       张泉花,女,笔名心泉,福建省作协会员,泉州市作协散文诗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丰泽区作协副秘书长。作品散见《散文百家》及《福建文学》等刊物上。其中散文获奖有:《青春,在橘林深处流淌》获得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美丽福建美丽梦想”网络征文比赛二等奖;《车轮滚动,走过一段似水年华》获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青年组金奖;《用爱心阐释美丽的人生》在纪念省红十字组织建会100周年(冠捷杯)文学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著有个人散文集《聆听心泉》及散文诗集《在水之湄》。


[/b]
作品欣赏

        漫步清源山间

                  张泉花

今夏酷热,当缕缕阳光款款地倾洒在闽山泉水,我欣然跟随文友走进风景秀丽、人文景观荟萃的清源山,探访先哲并寻找文化古迹。

众所周知,清源山是海丝起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十八景之一。自然景色秀丽,人文景观绘萃,留下了一大批文化古迹。全国最大的老君造像,数量庞大的摩崖石刻,元明两代的仿木石室……这些都是及其珍贵的中华艺术瑰宝。从清源山大门走进来就看到通往老君岩的大门。最负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老君石像是宋代泉人的作品。它本是一块天然岩石,据史料记载为“好事者略施雕琢”而成。看似轻描淡写的“略施雕琢”,在大匠的锤凿声中,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就成了形神兼备的老君。老君左手抚膝,右手凭几,双耳垂肩,长髯拂胸,两眼微眯,若有所视,若有所思,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

老君石像是清源山文化的核心。炎炎夏日,观看老君石像,我自然会忆起老子的名言“上善若水”。世间最善良的品性是水,其实世间许多美好的东西亦如水:真善如水,智慧如水,文化如水,历史如水。此时,它们正汇成一股清澈宁静的清源山溪流,缓缓流过我的心坎。

我沿着老君石像旁边的小径继续上山,几百米处就可望见一尊洁白的弘一法师石像。在弘一法师的舍利塔前,我们驻足凝望,沉思。这是一座用白色花岗岩砌成的仿木结构方形石室。室中央安放着石构莲花座卵型舍利塔,内墙正中央嵌有一幅丰子恺为大师所作的泪墨画。弘一法师生平对艺术无所不精,尤其擅长诗词、书画。他的许多精辟思想正是通过他的书法作品走进人们心中的。大师的书法表达出一种简洁、静穆、无刚无美的审美感受,超脱中又含着不能超风入圣的精致。最后遗墨“悲欣交集”是大师一生最简洁的评价和概括。

舍利塔旁的弘一法师石像,与不远处的老君石像比邻而居,和谐相处,虽佛道两家,但他们谈佛论道,穷究世间至理,自有许多共同话题。源于对老子的尊崇,也源于心灵的某种默契,弘一法师选择清源山作为他的长眠之地。于是,中国两位最富盛名的哲人在清源山时时释放着诱人的思想氧气,在山野林间飘荡弥漫,让流连忘返的游人尽情地吸纳。

一路爬山较为艰辛,汗流浃背,但我们还是见到许多关于海丝文化的史迹。漫步于清源山间,就是在阅读一道山水与人文交融的独特景观,我与泉州海丝历史文化深情地撞个满怀。

导游介绍说,经过历代开发,清源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

我们沿古道拾级而上,到弥陀岩山门,门柱镌有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撰写的一对楹联:“每庆安澜堪纵目,时观膏亩可停骖”,可见这里是登高望远,把酒临风的好去处。进山门,闻得弥陀瀑布,空谷传声,只见飞瀑如练,从峭壁上凌空而下,卷起千堆雪,溅落万斛珠。两侧崖壁,有“洗心”、“清如许”、“泉窟观瀑”等历代文化骚客的题刻,身临其境,尘俗凡虑,一洗无存。这里巨石峭立,古木参天。其中一株200年前来自台湾的果树——莲雾,相传是清靖海侯施琅将军的部将从台湾带回故乡移植栽种的,至今仍生机勃勃,年年结果。许多探亲旅游的台湾同胞,见到此树,倍感亲切。

弥陀岩也是石像,但不是历史人物,而是弥陀佛祖的造型。弥陀岩的仿木石构石室,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室内的元代石雕阿弥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凿而成,高5.77米,宽2.5米,头结螺髻,足踏莲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造型端庄大方,慈祥和善。寺洞绿树投荫,云烟缭绕,显得幽邃空灵,是一处别有洞天的境界。无怪乎历代名人墨客争相在这里摩崖题刻长章短句,行楷草篆,琳琅满目,为弥陀岩增光添彩。石室的建筑特色和佛像服饰,也为研究我国长江以南元代建筑和佛教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我们走到瑞像岩前,有这样一副行草对联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片(净)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大家为“片石”还是“净石”争论不休。有的说应是“净石”,理由是与下联的“清池”相对;文净老师认为是“片石”,因为“片石”与“孤云”意境吻合,都表达出一种清净孤寂的禅境,若是“净石”,与下联的“清池”的“清”字,语意明显重复,同时失缺含蓄之美。我赞同文净老师观点,抬眼一望,瑞像岩上头高踞着一块栩栩如生的片石,似乎在与孤云默默交流探窥“色相”的感受。此时微风拂过,似有幽谷梵音,传入耳鼓。此景此境,仿佛一轮皓月在心空冉冉升起,月光像一贴清凉散,镇静着一度躁热不安的心。于是我们又一口气爬到清源天湖。只见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我奔涌而出的汗水渐渐收敛,似有一股来自历史的清凉之风在心空吹拂,此时心静如水。

午饭后,沿着山间长长的木栈道,眺望整座泉州城,我重拾一种豁朗开朗的感觉。只见西湖明净如镜,闽台缘博物馆屹立在清源山下,“天圆地方”的构造,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和闽台特色。道旁的树木高大葱茏,投下的影子几乎把栈道全盖住,我的心犹如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文友们分散开来,找准最佳角度,架起“长枪短炮”,“咔擦咔擦”地拍个不停。我倚在栏杆上,静静地感受天与地、山与水、树与人浑然一体至纯至真的境界。

傍晚,大伙儿一不做二不休继续探访清源山另一处海丝古迹——灵山圣墓。灵山圣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东段灵山景区内。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记载:唐武德年间(618-626),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其灵圣,故名曰圣墓,山曰灵山。

拜谒灵山圣墓,需要登上许多层石阶。我们沿着花岗岩石铺砌的石板路,拾级而上,一座别具风格的异邦古墓呈现眼前。墓室为方形,上有石亭。亭中有两座花岗石雕的长方形墓盖石,墓盖底座环刻莲花瓣图案,简朴无华,衬托二位贤者的高洁品德。墓后是一个半月形回廊环抱墓室,据说这样象征伊斯兰像初月一样纯洁。廊柱是唐代“梭柱”,为圣墓的历史年代提供了实物佐证。回廊正中有方绿岩阿拉伯文碑刻,记载了元代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一批阿拉伯穆斯林远渡重洋来到泉州,为圣贤修墓的过程,他们的这一举动表达了对真主的尊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教授多次对灵山圣墓进行考察, 说建筑是一本“石头的书”。回廊中其他中文碑记,最有价值的是“郑和行香碑”。公元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航行圣地麦加之前,专程到泉州来拜谒。这是泉州地方官蒲日和为他所立的行香碑。郑和对发展海外交通,增进我国和亚非人民的友谊,立下汗马功劳。立下此碑有助于后人进一步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迹。历经1400年历史,灵山圣墓至今仍以完好而静默的姿态存在于泉州,并继续述说着海丝故事,延续着海丝情缘。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隐藏着太多的智慧和沧桑。我在蓝天下,沐浴着猎猎海风,漫步清源山间,虔诚地翻阅着山中一页页海丝鲜活的记忆。作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独特的海丝文化正如一轴璀璨的历史画卷,徐徐铺展在世人面前。千年潮未落,扬帆再起航。泉州,古老的刺桐城,踏着时代的主旋律,穿越千年辉煌时光,正驾驭着一艘思想巨轮,劈波斩浪,信心满怀,朝着既定的目标继续扬帆远航。

    《丰泽作家》微信平台将继续推出“泉州散文作家展示”,投稿者可将个人创作简介(200字内),个人生活照,以及刊登在文学刊物的散文作品,或获得文学赛事奖项的散文作品,发送到电子邮箱:fzsw2012@163.com,谢谢赐稿。

泉州市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

                      丰泽区作家协会    





………………………………
《丰泽作家》
文化公众平台
——————————————
泉州市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
丰泽区作家协会
主办
来稿邮箱: fzsw2012@163.com


    关注 丰泽作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