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解史】与康有为、梁启超分道扬镳的工学博士

 

马君武(1881—1940),中国近代获得德国工学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广西大学的创建人和首任校长...




马君武(1881—1940),中国近代获得德国工学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广西大学的创建人和首任校长。原名道凝,又名同,改名和,字厚山,号君武,汉族,祖籍湖北蒲圻,出生于广西桂林。1902年留日期间结识孙中山,1905年参与组建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人之一,《民报》的主要撰稿人。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旋即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后又担任孙中山革命政府秘书长、广西省省长,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是中国国民党元老级人物。
当年,马君武之所以毅然与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分道扬镳”,真诚追随孙中山走民主革命道路,主要在于他与孙中山在民主革命思想上的志同道合。马君武是一位有抱负、有志气的热血青年。他处在我国封建社会日趋没落、解体的历史转折时期,目睹清王朝昏庸黑暗,萌发了挽救祖国于沉沦的爱国思想,在探索救国的革命道路中,起初他对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思想很欣赏,曾醉心于康有为的“大同”之学,时1900年,时年19岁马君武亲自前往新加坡找到康有为,当面向他请教救国之计。1901年冬,马君武在友人资助下,怀着寻求真理的夙愿,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当时的日本恰兴起民主革命思潮,留学生及华侨的反帝爱国活动也很活跃。马君武在日本攻读自然科学的同时,努力阅读西方有关介绍社会主义和民主共和思想的著作,受到鼓舞和振奋,增强了参与政治的意识。

1902年9月,马君武在日本横滨大同学校读书时,经日本志士官崎民藏介绍,谒见其时寓居横滨的孙中山先生,,人彻夜长谈,一个广东人,一个广西人,方言不通,便用英语对话。马君武从孙中山那里听到许多民主共和、救国救民的革命道理,受到启发和引导,表示要摆脱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派的思想影响,矢志革命。






    关注 往事如烟0回味无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