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给后代留下“made in China”的标签之外,还能留下什么呢?

 

立足北京,放眼全球。每天发布文玩动向,为您提供鉴藏知识!汇聚中外收藏投资顶尖智慧。企业家、政府人士、收藏达人、新土豪等社会精英群体订阅的专业媒体。...



文玩寻路者(wenwan798)立足北京,放眼全球。引领时尚前沿,致力分享收藏投资知识,汇聚全球顶尖投资智慧。企业家、政府人士、收藏达人、新土豪等社会精英人士订阅的专业媒体。




中国历来有着极高的工艺水平,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有惊为天人的万里长城,有古朴大气的园林楼阁。大到建筑,小到针线,无处不闪耀着中华古人的智慧。如今,当我们被更多的“中国制造”所包围时,还要记得这些传承千年的“中国创造”。
油纸伞中凝怨黛,丁香花下湿清眸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从发明之日到现在至少有3500年的历史。古时伞被人们称作“簦”(deng),上至皇帝出行的黄色罗伞,下至百姓的避雨工具,可以说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古典纸伞以纸为载体一直传播着中国传统书画文化,可谓中国古典文化符号,具有吉祥、圆满、浪漫、怀旧、避邪等传统文化内涵。但是由于尼龙折叠伞的兴起,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的碰撞,油纸伞手艺人在制伞市场上艰难求生,其手艺传承更是步履维艰。
算盘
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算盘的来历有几种说法,很有意思。第一种是孔子夫人: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国君任命孔子为司库。孔子夫人很聪明,对他说:“你几根细绳子,串上几颗珠子,拿来多少,就加上几颗珠子;用去多少,就减去几颗珠子,不同的绳子代表个、十、百、千、万的位数。”虽然孔子夫人发现算盘之说并无凭证,但算盘业仍奉她为祖师。



一种学说认为算盘起源于东汉、南北朝时期。证据就是东汉数学家徐岳曾写过一部《数术记遗》,写了十四种算法,第十三种算法就称为“珠算”,并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有学者认为这就是最早关于珠算的记载。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算盘起源于元明朝。他们认为,算盘出现在元朝中叶,元代陶宗仪有一本书里引用当时形容奴仆的谚语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日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后人称此为“三珠戏语”。这里把有了点“资历”的婢仆比作算盘珠,十分有趣,也说明当时的算盘已经很普及。



由于算盘的历史和智慧,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算盘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立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如今计算机普遍的今天,人们早已用机算取代了珠算,算盘也更多地被当作一种过去的记忆丢在了历史的角落。
痒痒挠
万木叶初红,人家树色中

痒痒挠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挠痒利器”。如意最初的原型就是痒痒挠,痒痒挠多用木、竹制成长柄,一段有弯形齿梳。痒痒挠儿也叫“勿求人”、“老头乐”,中国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了痒痒挠儿,如今在很多人的家中还能找到这样的“老头乐”。
顶针
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
顶针也是我国古代的智慧发明之一,做针线活戴在它手上的,用来保护大拇指,顶住针缝衣服的东西,多用于缝较厚的衣料或纳鞋底。老一辈人缝衣裳纳鞋垫都要在大拇指上带一个顶针,小小的顶针包含着亲人朴实无华的爱,“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正是这个意思。

生活水平的提高让我们的家人不再囿于家务针线活,但是在很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顶针仍是家里必备的小物件。
蚊帐
帐,张也,施于床上也


蚊帐也是我国古人最早发明的。
它的最早名称是“帱”。春秋时期,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的“翠纱之帱”就使饥蚊营营不得入内。

今天我们通用的蚊帐之“帐”字,要晚到秦汉才因与“帱帐”连用而同床帐结缘。原来的“帐”仅指起遮蔽作用的帷帐以及营帐、军帐等。因此,汉初《尔雅》开始说:“帱谓之帐。”东汉刘熙《释名》说:“帐,张也,施于床上也。”此后,出现了“蚊幮”、“蚊幌”、“蚊帱”、“蚊帐”等各种称呼。

蚊香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蚊香最早也是在中国诞生的,原始的蚊香出现在宋代。根据宋代冒苏轼之名编写的《格物粗谈》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宋代的蚊香在清代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近代来华的英国人福琼的著作《居住在华人之间》中有相关记载。1849年,这个英国园艺学者在从浙江西部到福建武夷山的途中,由于气候炎热潮湿,他和随从都被蚊子叮得整夜无法合眼。后来他的随从购买了一些当地人使用的一种蚊香,这种蚊香对驱杀蚊虫很有效。

后来他把这一信息带回欧洲后,引起西方昆虫学家的极大兴趣,纷纷询问他这种蚊香是由何种物质所合成,可见中国古代制香之巧。
筷子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筷子是中华民族发明的进食工具。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
关于筷子的起源,中国东北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大禹为治好水患,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就连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躭误一分一秒。一次大禹在野外煮肉吃,陶锅的肉很烫手,无法立刻用手抓食,他便砍下两根树枝,把肉夹出来吃。久而久之,大禹练成了用树枝夹取食物的本领,他的部下见他这样吃饭便纷纷仿效,这样就产生了用筷子吃饭的习俗。
榫卯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楔钉榫
榫卯(sǔn mǎo),是我国古典家具之魂,榫和卯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


挖烟袋锅榫
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夹头榫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传统粽角榫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具的灵魂榫卯结构早已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大工业生产中的钉子和胶水,这样的粘合方式尽管成本更低,但早已失去了中国传统的家具制造的“魂”。

我们祖先的智慧创造,千年后还在被使用着,但是这些古人的智慧有的面临着生活效率的淘汰,有的却面临着后继无人无法传承的窘境。如的我们今了除给后代留下“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标签,还能留下什么呢?




咨询&鉴宝|微信专家号:miaomiao2012118
合作&投稿|请加小编QQ:397417416
文玩QQ群|01群:187376237;02群:195906010
03群:192078095;04群:36404288(加入中)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开启您的淘宝之旅


    关注 文玩寻路者wenwanpathfinder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