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主要危机是“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这种危机:“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

青少年阶段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以前只是对游乐场感兴趣,遇到的问题也很简单,现在,突然要应付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了,这种跨越造成的混乱使青少年感到烦恼甚至痛苦。年轻人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是谁?”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形成了,他们对个人价值和宗教问题能独立做出决定,理解了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但是,很遗憾,有许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相反,他们出现了角色混乱。

不叛逆反而不正常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主要的发展任务,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自我,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同一性的建立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达成自我同一性的人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实现了自我悦纳,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热情的投入,心理安全感较高,社会适应能力较好。而无法达成自我同一性的孩子,将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对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

  自我同一性的构建过程,包含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孩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

  要注意的是,有一些“乖孩子”,他们在青春期缺乏对自我的探索,往往遵循父母或他人的安排,变成他人期望他们变成的样子。家长有时还很骄傲,觉得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这实际上是不好的,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早闭的孩子难以完成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任务,未来往往缺乏主见,容易盲从,不喜欢改变,无法应对挑战。他们会回避变化和压力来获取安全感,当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

了解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在二十一岁前有五个重要的人生发展阶段,而这每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由人的生命节律即遗传决定的,而这每个阶段能否顺利渡过便是由环境决定的。也就是说周围人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父母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孩子在0-1岁这个时期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安全感的培养时期。这个阶段如果孩子经常得到成人的拥抱、爱抚,饿了总是有甜美的乳汁,那么孩子就会感觉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就有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性格。如果此阶段父母没有给孩子这样的安全感,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依赖感极强,甚至有偏执的倾向,过分寻求别人的认可和夸奖等等,总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成人后很难真正的独立生活。

    孩子在2-3岁这个时期是人生的第二个阶段: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关注自身的能力,如果这个时期受到成人的关怀、肯定或者是尊重,那么孩子长大后就很自信。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受到恶意的批评或者嘲笑,做任何事情都得不到鼓励的话,孩子就会形成自卑、无用的感觉,有时会表现出极端的羞怯和无所适从,长大后很难与人正常相处。

    孩子在4-5岁这个时期是人生的第三个阶段:好奇心萌芽、主动意识产生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主动意识产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常常萌生出许多奇思妙想。如果这个时期受到成人的鼓励,那么孩子会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积极探索精神的人。如果这个阶段孩子的好奇心受到了打压或者处罚,孩子的主动性便会消失,常常会表现出无助和内疚。长大后喜欢回避困难、隐瞒错误,过分去讨好人,胆子非常的小。 

    孩子在6-11岁这个人生的第四个阶段:自我意识的再次觉醒时期。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感、竞争感萌发。如果这个时期孩子受到成人的表扬和认可,将会变得很有活力,充满勃勃生机,学习能力极大增强。如果这个时期受到成人严厉的批评或被明显地忽视,做事情就容易走向极端,要么逃避一切可能的竞争,要么极度喜欢竞争;要么对自己或别人极端地挑剔,要么就经常拖延耽搁,总之长大后找不准目标,很难独立做事。

    孩子在12-21岁这个人生的第五个阶段:青春期,困惑迷茫时期。这个时期是对自我的认知过程,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挑战自己,调整自己,尝试各种新方法将自己发展成为一个被自己接受的人。这个阶段是最需要成人引导的一个时期,也是需要成人搀扶的时期。如果青春期的孩子没有得到成人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他们就会变得轻浮、反叛和矛盾。

    家长们只要抓住了孩子人生中的这些重要阶段,并给以适当的引导,您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不会出很多问题,成长之路也就变得轻松、容易和快乐了。
带青春期的孩子,你要注意这5个点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成长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青少年阶段(12-18岁)的发展主要任务就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亲身社会实践,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从而更好的适应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这个时期内的青少年会变得情绪不稳定,敏感而脆弱,容易追求个性独立的自我,很可能认同不被大众接受的价值观。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理解与引导,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导致叛逆,逃课、吸毒、打架、甚至偷盗等一系列不良行为。

如果这个时期父母关系稳固,并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安抚,大多数孩子是可以平稳度过青春躁动期的。

对子女的“逆反期”应如何进行正确的帮助呢?作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保持民主:家里的大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来决策,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参政(家政)感”和责任感,从而增加孩子对家长在其他问题上的顺应性。

2、相互尊重:要放下家长的权威,用平等的语气于孩子交流,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后再以交换意见的方式提出你的想法,不要一味说教而不顾子女的感受;对需要干预的事应采取适宜的形式,避免间单粗暴导致更深的隔阂。

3、学会倾听: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而忽视孩子的对话需求,家长要勤于与这一特定生理时期的孩子对话。指导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这些教诲都是善意的,是为了帮助自己健康成长。

4、多些陪伴: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看足球赛、欣赏演唱会等,鼓励其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用知心朋友的态度与他们交流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正确的待人接物观念。

5、促其独立:父母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对世界认知能力的提高,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孩子想干什么,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套,相信他能够设计自己的未来。

对刚刚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进行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与之进行对话的过程,要不断的重新调整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要进行坦率地沟通。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是这样一个引导者:一个成熟而明白事理、在他们需要帮助时,能够立即伸出援手的人。而对于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来说,看着自己的儿女慢慢地成长,并且渐渐地了解他们自己,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就会是最大的安慰。


    关注 心桥有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