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艺术:非绘画

 

公众对这些新的艺术形式仍充满好奇和不解,但相关的收藏已经在不同层面悄然展开——“非绘画”媒体艺术博览会的出现可谓是对这种潮流的回应。...



《IT经理世界》杂志2016年04月05日出版

专注于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的独特定位,不仅让“非绘画”与众多艺术博览会之间有了泾渭分明的区别,这种特立独行也隐含了一种宣言或预言的意味。



河岸废弃物

作为全球唯一的数字艺术博览会,“非绘画”(UNPAINTED)媒体艺术博览会计划今年4月在布鲁塞尔迎来它的第二次开幕。

整个世界都在不断被数字化,随着个人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由此产生和兴起,不仅大大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也逐渐演化成一股无法忽视的艺术趋势。

公众对这些新的艺术形式仍充满好奇和不解,但相关的收藏已经在不同层面悄然展开——“非绘画”媒体艺术博览会的出现可谓是对这种潮流的回应。

首届“非绘画”博览会于2014年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展出了全球60名艺术家的逾600件艺术作品,吸引超过6000名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在博览会的艺术总监、联合创始人Annette Doms博士看来,“媒体艺术是今天的艺术,是未来人们将铭记的艺术。”

从首届开始,专门的新媒体艺术展览“非绘画-实验室3.0”(lab 3.0)就是该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展示全球艺术家对于日益数字化世界的思考和回应,它也是一个推广平台,入选的艺术家即使没有画廊代理也可以在这里展览和销售作品。

今年的“非绘画-实验室3.0”展览于2月18日~21日在慕尼黑举行,由Annette Doms 和纽约的策展人Nate Hitchcock联合策划,通过40名艺术家的作品,集中反映了新媒体艺术在今天的各种面貌。

揭开面纱


数字化的波希米亚

“非绘画-实验室3.0”的展览场地在一个废弃的工业建筑内,没有通常艺术展中的白色展墙,作品的布置看起来也甚是简陋。

艺术家Nora Renaud的数字绘画作品被打印在纸上,随意地钉在展场裸露的墙面上或是摆在地上,通常的绘画布展中精心营造的神圣感在这里荡然无存。

这位来自伦敦的艺术家只使用手机作画。她先是用手机拍照,再用最基础的绘画程序来增删照片中的内容,最后把它们发布在自己的Instagram上或是打印在不同的材料上。

在这个展览中,她还把作品打印在兽皮上,让观众可以抚摸。数字技术让艺术的创作和呈现更加便利高效,也让这种新的艺术门类更加平易近人。

在技术的支持下,艺术家的想象力得以突破传统媒介的束缚,把声、光、电等难以捕捉之物变成艺术创作的媒介或工具。

参加实验室3.0展览的德国艺术家Susanne Rottenbacher和Lumenman都把光当作创作的媒介,却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

Rottenbacher使用LED灯和透明的亚克力玻璃管来创作灯光雕塑,在现实空间中呈现光影与时空的对话。而Lumenman则是采用光绘摄影的方式,记录下光影在时空中的留痕。

在展览现场,Lumenman除了展示自己的《光星球》系列光绘摄影作品,还为观众提供了亲自体验这种艺术形式的工作坊。通过手电筒、LED灯棒、照相机和软件等工具,观众在现场就可以自己创作出光绘摄影作品,结果会立即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且可通过电子邮件接收或下载。在Lumenman看来,“光”是他的颜料,而无边的黑夜则是画布,任他挥洒。



玫瑰车站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人物、艺术团体STR(玫瑰车站)为展览带来的《像素娱乐室》项目包括作品展示和现场演出。

这个组合由视觉艺术家Elisa Rose和音乐家Gary Danner组成,他们从1988年起开始进行多媒体艺术创作,在当时创建了维也纳第一个开放的多媒体实验室。STR一直不停地游历于线上和线下,他们曾是社交网络鼻祖WELL网站上最活跃的用户之一,也经常受邀参加国际性的媒体艺术节或展览。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STR创建了在线音乐厂牌Gunafa,并在自己的网站上直播现场演出,迄今已播出近200场表演,发布过4张专辑。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把自己长期处于创作和在线的状态描述为一种“数字化的波希米亚式生活方式”,这一术语近些年开始出现在大众媒体上。

STR的Gunafa Clubbings项目可能是全球最早的影音Techno俱乐部和在线音乐俱乐部,也是上世纪90年代德国早期Techno(科技舞曲)音乐风潮中的一部分。

他们的作品混合了电子音乐、电脑生成图像、投影、网络和实时表演,广泛地出现在音乐俱乐部、美术馆、艺术节和网络。这种把电子音乐和电脑图像结合的形式开启了对音乐视觉化的探索,是近年来才风靡于音乐俱乐部的影像骑师(VJ)的源头,也被后来的许多影音艺术家所采用。

极地圈
以创作视频装置见长的德国艺术家Betty Mu为展览创作的《极地圈》正是延续了这种形式,她把三面由柱面镜构成的圆形屏幕并置悬挂在墙面,投影上不同的视频内容,并伴以专门制作的音乐。这些影像以不同的视觉节奏创造出一种张力,带领观众进入对时间、感知和对比的沉思。

你被社交媒体剥削了吗?

一些艺术家在利用数字化媒介探索新的视觉形式,一些艺术家则用它们来表达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等议题的思考。

德国艺术家Florian Freierb参展的摄影作品《缓存的风景》看起来并不特别,由几十幅风景照片拼成网格,内容与普通的摄影照片无异。然而其中的“秘密”在于这些照片全部来自艺术家的浏览器所缓存的隐藏文件。

通过谷歌地图,艺术家虚拟地访问了在德国被监控的一些场所,然后从浏览器缓存的隐藏文件夹所记录的图像数据中分析、提取图像,用缩略图组成了这些被监控地点的“画像”。

Freierb并没有亲自到现场拍摄这些照片,然而这并不妨碍这件作品获得“鹰眼”摄影比赛大奖,该比赛由德国摄影师Trevor Paglen发起,他因为探讨监视和国家安全等话题而闻名。

通过这一比赛,Paglen呼吁艺术家、记者和研究人员来发现和揭露目前在德国的“处于监视中的景观”,以提升公众对于监控透明度这一议题的关注。

当电脑用户在线使用地图服务时,对地点的访问被记录并保存在电脑缓存中,但这些信息被算法裁剪成无数个分散和脱离语境的图像文件,一个地方的全貌被分裂成许多小方块,在电脑上转换成一个抽象的网格。

Freier正是利用了这种抽象的顺序来创建监控地点的照片。在他看来,这也揭示了谷歌地图,甚至是整个互联网是如何处理我们的数据的。


缓存的风景
《缓存的风景》成为一个有关大规模监视话题的隐喻,Freier希望这件作品能够“以一种非常直接和感性的方式被消费和理解,也可输送一些更深刻的含义和信息。”

以斯诺登事件为背景,Freier还在自己的网站上探讨了这种做法是否可能也会受到监视:“如果今天的互联网流量可能被系统追踪,很肯定的是,下载到我计算机的文件也已经被相关的程序和组织所注意,同时,它们也可能被解释为一种充满嫌疑的行为。”

“美国艺术家”(艺名)的参展作品《拒绝》是对现有社交网络中权力结构的质疑。出生于1989年的'美国艺术家'在美国土生土长,但是他的创作理念却来自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的著作《景观社会》的启发。在这本曾经被上世纪60年代的法国左翼青年奉为经典的书中,德波认为真实的社会生活被表象所取代,人们生活在由图像和景观建构起来的幻觉中,并自愿地认同景观的统治。这些对于今天社会具有预见性的描述引发了'美国艺术家'的共鸣。德波预测,我们的人力、时间、身份和情感的方式,会被我们所参与的视觉和交际系统所利用,非常有先见之明。”

这本书让“美国艺术家”开始思考对于生活在当代意味着什么。“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头脑中把每一个‘景观’的实例换成了‘Facebook’,这让每一段落更容易被理解、更真实,也更可怕。”

《拒绝》是一个基于网络的行为表演。从2015年9月开始,“美国艺术家”上传到Facebook、 Instagram或其他社交媒体上的图像都被一个蓝屏图像覆盖,文章或影像等也被手工编码的网页改造或取代。

要想知道“美国艺术家”究竟分享了什么内容,用户必须直接和他互动,甚至见面才行。“美国艺术家”用这种带有强迫意味的互动替代了社交媒体上通常的用户关系。

在他看来,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并没有真正的互动,而只是把看到的所有图像解读为不可动摇的真相,但是我们所提交的内容并不代表真正的现实。虽然社交媒体的本意是连接世界上所有的个体,然而它只是创建了一个关于现实的异化的、遥远的副本。

更大的问题是谁将从我们投入到社交网络上的时间精力中获益?当我们费尽心思发布能够被点赞的内容,实际上却是主动成为了网站产品的一部分,成就了网站的盈利模式,个人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身份和情感等被社交网络所剥削。

《拒绝》是一个仍在延续的艺术项目,它旨在探讨社交媒体的用户是否可以选择拒绝成为这种网络权力系统中的一部分。当个体拒绝成为社交媒体的观看者,其限制何在?拒绝的后果是什么?这些后果是否可以被转嫁到社交媒体品牌本身?

收藏数字艺术的挑战


N-ENTITY
数字艺术虽然已经发端近半个世纪,但它在漫长的艺术史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Annette Doms认为,如同任何新生事物,数字艺术被完全接纳需要时间。而在它繁荣的同时,也有待对其保存、展览和收藏等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重新思考。

传统的基于实物作品的艺术品收藏体系正面临纯数字化作品的挑战。以网页、游戏、动画、算法等形式为载体的数字艺术作品完全脱离了实物形态,只存在于虚拟空间,它们应当如何被收藏、保存?

当许多收藏家和画廊还在困惑于此类问题的时候,一些大胆的藏家却早已经先下手为强。银行家背景的比利时收藏家Alain Servais在10多年前就开始收藏数字艺术,特别是那些纯虚拟的作品,例如程序等。

他在首届“非绘画”媒体艺术博览会的论坛上阐释了自己的收藏理念。他认为诸如雕塑这样实物形态的艺术作品已经是大家好几十年前就知道的东西了,“虽然我也很愿意去欣赏那些作品,但是我自己更想要一些与现在产生联系的事物,所以我更多的是寻找一些虚拟的作品。”Servais还表示未来自己的收藏会被存放在“云”上,“这样走到哪里我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收藏。”

************************************

408元套餐:全年纸刊24期 + 三选一(包快递,图书3本,U盘1个)购买,请移步 

  1)官网商城:http://buy.ceocio.com.cn
2)淘宝直营店:http://ceocio.taobao.com
微信号:ceocio_magazine

喜欢我们的内容:)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并推荐给朋友

获取更多精彩文章,回复关键词“目录”
点击下面


    关注 IT经理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