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留你一段清剪时光

 

第一次真正的读白落梅的《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纳兰容若是这样一个多情公子,温润如玉。她的...



第一次真正的读白落梅的《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纳兰容若是这样一个多情公子,温润如玉。她的笔下,通过对历史和纳兰词的解读,让人不由得掩卷唏嘘。“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他的词以真取胜, 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岁。”网上的简介总是冰冷而简洁,说的事不关己的模样,寥寥数语就唱尽一个人或璀璨或衰败的挽歌。还好白落梅用笔墨精雕细琢了一下,美的语言总让人着迷。

“纳兰容若的前世,是一朵在佛前修炼过的金莲,贪恋了人间烟火的颜色和气味,所以注定了今生这场红尘游历。”他确实与众不同,短暂生命里又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光芒。论家世,其父朝野权臣,其母一品诰命,其家族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衣食无忧甚至前途似锦;论学问,他十七岁入太子监,十八岁中举,十九成贡士,师从徐乾学后两年内著编《通志堂经解》,他顺风顺水博闻强识;论才华,他二十四岁编选《饮水词》以至时人皆曰“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的声誉;论品行,他交友不问出身贵贱,仗义解囊,渌水亭就是最好的见证;论人脉,与康熙乃至交好友,圣意眷隆,当时无人可及。那么这样好宿命的纳兰容若,为什么心底快乐不起来呢?若是我缓缓走近,是不是就更加懂得他的悲凉?

历史太过残忍,那些过往的飘渺的人,只会在将来几百年后的课本上出现,匆匆学过,有的一放下,就忘记了。很多时候,抱着纯粹的热爱和探寻,读得对方的卷章诗词,或者读读后人写的解析,把理想中的模样一一对上。

他是满清第一词人,青衣襦衫,负手而立,翩翩佳公子。而我是这喧嚣尘世里,不起眼的沧海一粟。在他逝去的几百年后,偶然的春日的下午,捧起关于他的文字,一看便无法自拔。“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纳兰一生中与爱情似乎不曾完满携手过。且不提旁人宣称他与表妹青涩未果的爱恋,然而这首《画堂春》似乎是写给正妻卢氏的。虽然当初可能是夹带政治婚姻的色彩,不过他与卢氏到底是举案齐眉情深似海,可惜卢氏难产而死未能与他白头到老。

这件事也是他后期作品拔高的契机,无人可以超越。不过,官场的黑暗与弱肉强食与他格格不入,家中连互诉衷肠的伊人也与他告别,长期处于这样郁郁寡欢的心境中,很难不让他变得忧郁和悲情起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后人对此句知之最多。它太近这生活,多少青春年月,爱恨嗔痴不过是凡爱种种,似水无痕。几百年前的纳兰便悟得这许道理,那是一种仿佛走过岁月山河、烟火尘世的心境。只是他看破尘世又误入人间,身在其中如被千丝网缚,不能逃脱。一边是不得不应付的琐事,一边是缓慢陷入衰败的身心,或许他早就料到了命不久矣。读到白落梅写:“纳兰容若的一生,沿着宿命的轨迹行走,不偏不倚,不长不短,整整三十一载。在佛前他素淡如莲,却可以度化苍生;在人间,他繁华似锦,却终究不如一株草木。”我的心底隐隐作痛,是该和他告别了。他永远在那个大清王朝定格成一段不朽的传奇,供后人尊崇和瞻仰。后人每一次的靠近,就像走进他的短暂却绚烂的人生,春花秋月,落叶无声。从生到亡,三十一载,以何种文字来记述他?才不失了这潇洒清韵?

我想大抵只有脑海里呼之欲出却无法书写的各种情怀,悲悯?羡慕?憧憬?不,那些都太单一了,我所仰望的人,无法逃避宿命的纳兰,总是值得所有这样的形容。

感谢我读到了他,略微读懂了他,没有错过这历史中的锦绣人物。写他人生故事的人纵然比比皆是,读他诗词歌赋的人也络绎不绝,然而以共情之名去理解他的少之又少。我笨拙的文字写不出我感觉到的悲凉,只是想表达:虽千万人,吾往矣。




新媒体运营编辑蹦豆微信yc-19930622

微博:@中财蹦豆

蹦豆新媒体:http://www.bengdounet.com/

投稿邮箱:cufebengdou@163.com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支持蹦豆君!


    关注 蹦豆校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