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戏台深处是流年(一)(朗诵)

 

戏台像一个受尽委屈又不能说话的老者,它的兴衰荣辱全然不能由自己主宰。它何时被何人建成,又历经多少年的沧桑巨变,如今就好像一个垂垂老矣的末路英雄,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细数流年风雨,静观世事变迁。眼中人情冷暖,回忆繁华依然。...




提示:点击上方"若水工作室"↑即可免费关注

戏台深处是流年(一)
文|若水
诵|若水


那天,同学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一个废弃的戏台,坐落于污秽满地、杂草丛生的院落深处。戏台已残破不堪,一侧被碎石泥土胡乱堆平,里面停放着一辆三轮摩托,阴暗的墙角处站着一匹马。这不是村里的大戏台吗?

乍一看,还真是认不出来。那破败荒凉的惨景,让人触目惊心。戏台像一个受尽委屈又不能说话的老者,它的兴衰荣辱全然不能由自己主宰。它何时被何人建成,又历经多少年的沧桑巨变,如今就好像一个垂垂老矣的末路英雄,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细数流年风雨,静观世事变迁。眼中人情冷暖,回忆繁华依然。

我的内心隐隐作痛,不愿直视,但还是忍不住想多看几眼,好让这个见证了我美好童年的历史载体在风干剥蚀、彻底毁灭之前,深深地烙刻在我浪潮翻涌、难以平静的心间。眼睛呆呆地盯着照片,视线却早已飞越时空,回到了我在灵魂深处日思夜想的家乡,来到了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青涩纯真的年代。



大戏台就建在大队(即村委大院),和办公的二层小楼遥相呼应,算得上村里的标志性建筑。戏台的设计中西合璧,古朴又现代,实用而美观。80年代初,农村还多是毛坯房,而大戏台却是用砖块砌成,罩了层白水泥,磨砂状的墙面上雕刻了花纹,似龙飞凤舞,若衣袂飘飘,如水袖流转。戏台两侧的墙翼是斜向外的,刻了两副对联,一副苍劲有力——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另一幅虬曲飘逸,具体内容已记不清了,为此,我深感愧疚汗颜。戏台正上方是颗大大的五角星,两侧还有辐射状的三条斜杠,是形象化了的光芒。五角星之下,几个公正的楷书——吕在大队午台。从“在”和“午”便可看出,那个年代对于文字的书写概念是模糊的,以音定字,以简代繁。这座建筑在我幼小的心里,就是至高无上的殿堂,是我最初单纯而模糊的文艺信仰。

平日里,戏台就是会场,村长站在台上讲,乡亲站在台下听。逢年过节,戏台最热闹了。村里总要请来几台戏,尤其是村里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的庙会,戏子们要连唱三天。什么“商丘豫剧团”“许昌豫剧团”,这些陌生而遥远的地名因了这个戏台第一次进入我贫瘠的记忆。听老人们说,海连池还是牛得草曾经在这个戏台上唱过戏呢!

何时开演什么戏,村里的大喇叭会提前吆喝。而我们这些闲极无聊又精力无限的小孩们,则早早地从家里搬来了凳子,或者随手从大队捡来砖头、石块、笤帚疙瘩、树枝,往地上一放,得嘞!这就算占了位。实在没啥可捡了,就偷偷地抓一把石灰,画个圈,这片地儿就是咱的了!大家都自觉,先来后到,没人破坏这不成文的规矩。

那时候,村里电视机不多,即使有,也是黑白的。平日里,女的忙农活做家务,男的外出做建筑,大家都在为生活忙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男女老少都爱看戏。能否看懂不重要,主要是奔着新鲜,图个热闹,让劳累的身心得到释放,在平淡的生活中加入一些调料,给空虚寂寞、无处安放的精神一丝愉悦的享受。



孩子们喜欢那花花绿绿的脸谱,好奇那抑扬顿挫的唱腔,好端端的一句话,被戏子们优雅地放慢,把人急个半死。每年庙会,妈妈都会把外婆接来,我给外婆占位,然后坐在外婆怀里看。外婆给我解说——瞧,程咬金骑马来了!我纳闷,马?哪有马?我怎么看不见呢?后来才知道,“马”就是戏子执在手中的一上一下来回抖动的缀有穗子的棍状道具。戏子们在舞台上开门、过坎、上轿的情节,我总是看不懂。外婆讲了,我也觉得不可思议,明明是在舞台上绕了两圈,怎么说走了半天呢?明明就在眼前站着,怎么看不见呢(演的是晚上)?程咬金、穆桂英、小仓娃、芝麻官等等,这些历史上或真实或虚拟的人物就以这种似真亦假的面貌留在我的脑海中了。

我和其他孩子一样,是不会乖乖坐下看戏的。开演没多久,新鲜劲儿一过,便飞跳起来,找到小伙伴,头顶着小伙伴的屁股往高高的戏台上翻!还没翻利索,就被人赶下去了。呆一会儿,趁人不备,又偷偷地绕到绿绒帷幔之后,看乐师们吹竹管,敲铜锣。一人一件物什,杂糅在一起,就成了好听的韵律。好多次,我看得如痴如醉,不是因为听懂了,而是感觉这些物件太神奇了,好像具有什么魔力,拿嘴一吹,曲子就出来了。

我们最感兴趣的是追着戏子跑。哪个戏子要上厕所,来不及卸妆换装,我们就跟在其后,瞅着那高高的官帽或卷卷的鬓角,心里好生羡慕。我们守在厕所外,等戏子出来了,继续跟着跑,直到Ta消失在帷幕中。村子不大,都是熟脸,彼此没有什么不同。而这些身着奇装异服的戏子,曾经是那样吸引我。Ta叫什么名字,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为什么会唱戏呢,Ta的家住在哪里。我打小就人前疯闹,背后忧伤。一人独处,闲极无聊,我会把脑海中收集的这一个个形象一遍遍地在心里斟酌想象,用我狭窄的眼界构思着外面的世界。感谢他们为文明冷落的地方传进了历史,带来了故事,也激发了我们这些幼小的孩童对外界的好奇与探寻的冲动。



(未完)
往期作品精选
若水|我是自由的风(朗诵)

若水|一个人的江湖

若水|母亲的宿命

放手,是含泪的微笑

世间美好,莫过于顺其自然

一边珍爱凡尘,一边守望精神

作者简介

若水,河南省伊川县人。热爱文学,自由撰稿。用语言记录生活,用文字抒写心情。朴实,细腻,真挚。微信号:cxzgrxzs  微信公众号:cxzgloverxzs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关注 若水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