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杯】坚守  ——追记曲靖法官印加生

 

坚守——追记曲靖法官印加生当地时间2016年2...

——追记曲靖法官印加生

当地时间2016年2月19日,被称为捍卫宪法的一颗钉子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斯卡利亚的遗体抵达首都华盛顿并安放在最高法院供民众瞻仰。斯卡利亚享年79岁,是65年来第4位死在任上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在美国,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提名,由参议院通过。如果没有发生死亡、违反法律或自愿退休等极端情况,法官可以终生履职。同样2月19日下午,曲靖法官印加生因病抢救无效倒在38年坚守的民事审判岗位,享年59岁。
         勤奋、敬业、风趣、清廉和坚守,38年,一个默默的民事审判岗位,印加生用一生践行了一名基层法官的理想、责任和担当。
天道酬勤能补拙


1957年7月,印加生出生在昆明市嵩明县(原隶属曲靖)四营乡一个叫黄泥屯的小山村。1976年8月,时年19岁的他高中毕业后回到小村担任民办教师,半年后被推荐至原曲靖地区玻璃厂当了一名工人。1978年12月,文化基础扎实、有正义感,印加生被选拔到原曲靖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经过简单的培训,印加生被抽到被同事称为“头疼”事务多、得罪人多的历史老案复查岗位。没有丝毫怨言,他一干就是好几年,期间纠正了一大批冤假错案,获得极高评价。

“法院的工作都很重要,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尽力把工作搞好!”印加生时常这样说。申诉复查工作刚结束,“善于思考乐于做群众工作”的印加生被安排到民事审判岗位。

到新的岗位,印加生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勤奋学习、尽快胜任。曲靖中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原庭长代兴德介绍,刚进入审判工作,印加生对业务不太熟悉,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研读揣摩已结案卷宗,主动抽空旁听各类案件开庭,常常为了弄明白一个问题,耽误了吃饭的时间。

“他床边总会放着几本法律书籍,有时想起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立即翻阅,对于还是不清楚的问题则不管深夜还是凌晨,都会拨通同事的电话请教,多数时候还用便签抄记一下。”妻子郑文祖说,为他深夜打电话为案子的事和同事商讨,打扰别人休息,两人还拌过几次嘴。

工作之余,印加生还报名参加了全国法院干部业余大学学习,取得法律专科文凭。2004年3月,他通过成人入学考试被云南大学录取,于2006年9月顺利通过考试考核,取得法学本科毕业证。

2002年6月,为适应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坚持要求在审判一线岗位的印加生开始学习电脑和网络办案。

50多岁的人学电脑,难度可想而知。年轻人一学就会的,他需要一周时间,甚至更长时间,但他却凭着一股“蚂蚁啃骨头”精神,硬是学会了电脑的基本操作。因为拼音不熟加上普通话不标准,不会用拼音输入法的他,采用死记的“笨”办法和拜年轻同志为师的方式,最终学会了五笔输入。说起印加生勤于学习新知识,曾与他在一间办公室工作过8年多的陈铭军深有感触。




钟情家长里短


“促和谐钟情家长里短,助平安热衷春风化雨!”印加生的现任庭长李泽文说,老印大哥办案就是六个字:依法、用情、以心。而倒水、添水、敬烟、拉家常则是他拉近与当事人距离的一个法宝。庭前庭后做工作中遇到当事人情绪激动,印大哥就主动拉过凳子,坐在当事人旁边倾听,让他们尽快恢复平静。

王某与张某离婚案,一审中双方当事人对离婚已达成一致,只是在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上有分歧而上诉。按常规,该案二审只要作出一个维持原判的判决既简单又轻松。但老印没有简单的一维了之。他通过阅卷发现,双方是因家庭生活需要外出打工,分居两地致相互猜疑,引起矛盾,而两人的子女,一个在读高中,一个读初中,正是需要家庭稳定,亲情关爱的时候,如果此时他们离婚,不仅不利于双方心结的化解,更有可能对两个子女产生不利的影响。考虑到双方并没有根本性矛盾,他决心挽救这桩婚姻,还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为此,他先后多次电话与双方当事人谈心,并请王某两个子女的老师等进行劝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使二人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印加生经常告诫年轻同事:对法官而言,几十、几百元钱的争议可能被认为是鸡毛蒜皮的小案,但对于老百姓来讲,极大多数人一辈子就打一次官司,因为有了很大的心结或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委屈才会上法庭,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生之中的大案大事,法官疏忽或其他原因将案件办错了,只占所承办案件的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而对于当事人而言,就是百分之百的错案、冤案。法官应当通过审判来树立当事人对法律的信心,对司法的信心。

印加生经常开玩笑说,我在办公室的时间比在家多,陪卷宗的时候比陪老婆女儿多。老印家在法院旁边,经常每天不到八点就到办公室整理材料。经常加班,几乎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有人不解地问:“你这样拼命地干,究竟图什么!”他总是笑笑说:“我啥也不图,只是想快些把手上的案子办结,一个案子至少是两个人在等待,在期盼。要说图什么的话,就是图个自己问心无愧!”
热衷春风化雨
电脑桌上,铺开的卷宗和几份书证、一副老花镜,一台计算器。

走进老印的办公室,办公桌上些许发黄的茶壶中,被泡过的茶开始变焦,烟灰缸上一支早已燃尽的卷烟,两堆整齐有序地放着的卷宗。

微启鼠标,“关于叶某离婚案审理报告”依然在闪动……
带着对当事人的深厚感情,当有人前来了解案件进展或提交证据材料,印加生总是热情让座、倒茶,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法律法规,让他们感受到体贴、尊重和尊严。

“老同志不办疑难案,谁办?”疑难复杂、争议大、社会影响大的案件交给他,印加生从来不讨价还价。

律师状告当地高速路“天价收费”案,在案件受理时就被社会广泛关注,一审驳回诉讼请求后法院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二审接案后,承办案件的印加生多次与当事人沟通,均无法达成共识。二审庭审后,虽然最终还是维持一审判决,但是老印在法律文书中针对双方争议焦点逐一释明,被媒体报道后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在单位,印加生是人缘最好的人,同事向他请教,不论多忙他都会耐心细致地解答。青年法官张玲玲说,作为资深老法官,老印和蔼可亲,没有架子。

“他身上有一股正气,经手的案件当事人胜败皆服!在我这个专门处理不服生效民事判决的部门,从来没有见到他办理的案件被抗诉。”对于印加生,曲靖市检察院民事行政审判监督处检察官张琳华这样赞誉。
亦师亦友亦兄长


“一位时刻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长者。”曾经跟老印实习的张栋说,在讨论案件的时候,印老师即便别人的观点与其相斥,也总是微笑颌首,包容对方表达,从不破坏氛围,就从来没有见他生过气。即使面对当事人,印老师也是耐心倾听、诚恳劝说。

对张栋的说法,还在印加生所在庭实习的王艳也有同感。“每个案件到印伯伯手上,他都会在庭前仔细研读卷宗、核对相关数据和证据,对不清或疑问之处总是及时拨通当事人电话,对适用法律有疑惑的主动与同事研讨,找准庭审需要查实的问题。案件庭审后对调解不了的,印伯伯都及时组织合议,并亲力亲为撰写和校对裁判文书。”

“他天生乐观,随时会来一句冷幽默,令人回味无穷。”与印加生“同桌”3年多的刘跃昌说整天笑呵呵的老印,即使第一次与他接触都无距离感。两人虽然年龄相差近二十岁,却总是无话不谈,没个禁区。

“老印,这个军功章也有你的一半”, “军功章有你媳妇的一半,又有我的一半,你都没有了,我这一半还是不要了,给你吧”。几十年来,参与审办近万件个案的老印,面对年轻同事办案中的一筹莫展,总是耐心提出解决的思路。只要有空,还主动“多嘴”配合同事做当事人工作。“同桌”刘跃昌获得曲靖“最美调解员”称号时,老印也开起了玩笑。

工作闲暇,印加生也会和大家侃侃时事聊聊基金股票。每每聊到股票的时候,年轻同事经总会问他“赚了吗?”没有炒股的他总是很诙谐的笑两声说“牛是没有了,猪还有两头”。


清贫清廉“不求人”


深色的旧夹克、手工编织的毛衣、制服裤子、普通皮鞋、老花镜、价值不到10元的卷烟——这是印加生留给同事迟少杰的形象。

迟少杰介绍,和老印一起工作这么年,从没听人说过他收别人的钱和物,接受过别人的吃请。

“案件一进门,到处去托人。”这句话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法官会遇到许多“美丽”的诱惑。在情与法、权与法的较量中,印加生始终保持了一个法官应有的品质,他说:法律是公正的,但若掺进感情的因素,法律的天平就会失衡。当事人给法官请客送礼自有所图,如果接受了就等于成了他们的俘虏,实在值不得。

印加生的清廉,除了拒绝收受礼金礼物,还表现在“不求人”。不论是妻子下岗20多年,还是独生女儿小辉大学毕业,母女二人本来以为作为资深法官的老印会托关系,帮她们找一个工作。尽管妻子和女儿都提出了要求,但印加生依然无动于衷。

至今,印加生的妻子还在家做“全职太太”,大学毕业5年多的女儿依然在曲靖城区一家单位打工,每个月千元左右的报酬。面对下岗在家的妻子,只要有空闲,清贫的印加生就会和妻子在市内“旅游”,还打趣说“热爱家乡”;女儿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单位打工,他时常提醒女儿要谦虚谨慎,好好做人。作为丈夫和父亲,他下班了总是到附近农贸市场买菜直接回家,夫妻多年相敬如宾。如果遇到女儿晚上加班,他总是早早来到女儿打工单位的值班室,边看书边等女儿一起回家。就在他去世前的2月17日晚上,因为突然降温,担心送给女儿的饭菜会冷,他毫不犹豫脱下外衣将饭盒捂的严严实实。

“当了一辈子老黄牛,你也该歇歇了。”“我熟悉民事案件办理流程,再干两年就退休了。”

2月18日上午11时,合议案件后的印加生像往常一样开始书写当天上午合议的叶某离婚案审理报告。正当报告进入证据分析阶段时,他突然觉得胸闷阵痛袭来,看看时间已至12点多,他起身准备午餐结束后再进办公室继续完成工作。当天2点10分,坚持回办公室完成案件扫尾工作的他不顾家人劝阻,用了15分钟(平时三五分钟)走到中院机关大楼,因胸部再次阵痛被女儿和同事送上了120急救车。

2月19日下午3点,曲靖第一人民医院一间病房内。“案、案…”印加生吃力地睁开双眼,看着身边直抹泪的院领导和同事,想抬起的右手最终没有抬起。“老印,案子您不要担心,我们一定会尽快办好。”听到这话,59岁的印加生嘴角微微咧开一下,因急性心肌梗塞闭上了眼睛……

“老印是一个普通而真实的人,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一个普通法律人的坚守与担当,法治的大厦就靠他这样的人默默的添砖加瓦。”曲靖中院一位法官悄然在微博中写下这样的句子。

正如一首歌里所唱,“就算是安排得神话一般,再好的离别也会思念”。上海的邹碧华院长,还是云南的印加生法官,只要是为法治国家建设和捍卫法律尊严做过贡献,都值得我们赞扬和怀念,并给予荣誉!


    关注 云南高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