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舍A区404寝室 《红楼梦》

 

共赏红楼一梦  有人说,你不读《红楼梦》,你永远不知道人的爱恨可以纠缠到你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一个社会里,当...

共赏红楼一梦


有人说,你不读《红楼梦》,你永远不知道人的爱恨可以纠缠到你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一个社会里,当你知道一个人的脸色为什么那么难看就是爱的开始,爱是很多的抱歉,很多的无奈,加上自己的不安和赎罪。

六个不同性格的小女孩聚在一起,初涉世事,对于《红楼梦》这部史诗巨作而言,不敢说是鉴赏,也只是谈谈各自心中的一场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目光碾过那本书,安静,顽固,浮华的尘土早在时光流逝中抹去,昨日的梦呓隐约中透露出这本红楼。这书中金陵十二钗,个中人物所包含的,无疑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正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对于我们几个,读红楼,品的不是这满纸荒唐的大观园,而是其中真实血肉,又满含心酸的个人情愁。我们这里也只能简单的谈谈我们心中的六个红楼“梦中人”……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宝玉,这一中心人物,出身不凡,聪明灵秀,却又有时似疯似狂。他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者。但他的叛逆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另一方面,他觉得只有和纯洁的少女在一起才称心惬意。在贾宝玉的眼里,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形成鲜明的对照。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思想上并没有达到否定君权和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他坚持着与林黛玉的爱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而这一切,都是凭借封建势力给予他的特权。他还不可能否定封建主义的统治。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所谓“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对于林黛玉这一人物,太多太多的评价,而多愁善感似乎成了她的代名词。她经常会对一些小事而胡思乱想,忧心忡忡,郁郁寡欢.她是个会舞诗弄文的才女,受过良好的封建教育,文章韬略皆显奇才。她完全不懂世俗社会的一些钩心斗角的事情,她全部不知道,她就是一派天真。面对宝玉的玩世不恭、不知上进,她非但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袒护。其实,她是不喜欢礼教束缚的家庭,对宝玉的玩世不恭大加赞赏。在所有人都劝宝玉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时,黛玉却显示出对功名的唾弃。在她柔弱的外表里面,却带着对旧封建的科举功名的鄙视和唾弃。像她这样具有很强的叛逆行为而又有如此才学的女子是不受人们喜欢的,再加上她那忧郁的性格,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
“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因其精明能干、八面玲珑人称凤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从出场就透着让人无法抵抗的吸引力,虽“恍若神妃仙子”但是是真正的面艳心狠,结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她华贵艳丽,具有复杂性格,恰似毒品与良药的混合物。让人觉得五味杂陈,虽然是劣迹昭著,罪恶累累,但是人们都无法否认她的聪明才智。在这个几百口人的大家庭里,只有她能一手管理起来。于此,我们就三个方面认识凤姐这一人物:王熙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一面;她作为封建社会下的女人,具有超前的独立女人意识;她是个爱说爱笑的人,办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能言善辩。“叹你命好啊又叹你命薄,说你才华气宇不凡,却不知才高易遭人嫌,为己为家一生累,反倒遭人怨,聪明为人耍花招,不料一招招把命关,心非真毒,手段实辣,身为娇贵,行动爽快,活生生的真女人,真正的活女人。”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一曲判词一种人生。元妃省亲是我们对元春这一人物最熟悉的章节。她是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通过对红楼梦的阅读,我认为元春作为四姐妹之首,有着稳重精细,懦弱但孝顺的性格,她虽知道宫廷是见不得人的去处,但她还是去了,为什么?那就是因为她是贾家的一个政治资本,我不得已而为之的,当然,她是可以不用去的,但是为了整个家族,她最终去了,也就是说,她选择了妥协。总之,在书中出场不多,但却极为重要。形象其实是和性格分不开的,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不嗜奢华,尚节俭,这从省亲一节中可以看得出来。其次,就是稳重、孝顺、颇有为弟妹之尊的威仪和德才。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我读红楼,最爱晴雯的一个风流灵巧。补裘,撕扇,都是我喜欢得不得了的章节,因为已经先入为主地喜欢上她了,所以一厢情愿地认为她锋芒毕露都是我可以容忍范围内、可爱的缺点。人谓其傲,我赏其心高。虽一张利嘴得罪人,却也不失率真,“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八个字就知道她这个人实为难得,雨后天晴为霁,通晴字,有花纹的云彩叫雯。可最后也躲不了“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的悲惨结局。要是能有袭人一半的心机圆滑何至于如此!

但晴雯在心灵层面好像较袭人更接近宝玉。不是有那句话么,晴为黛副,袭为钗影。个人认为一点都不夸张,眉眼神似,就连性格里的那份骄傲,晴雯都十足神似黛玉,也都稍差了那么一点儿。区别大概在于,黛玉知道自己矫情种种的缺点,也深谙为人处世的道理,只是不屑于活得那么圆融。但不能否认,黛玉始终明白普通人的价值观,自己照不照做是另一回事儿,可她至少是真心敬服宝钗人品的。但你能想象敬服袭人的晴雯么?晴雯的世界太快意恩仇,非黑即白。虽然读者看着痛快,却让她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活得好累。宝玉就说了她一句蠢才就要跳脚,难道不是她自己跌折了扇子骨在先?在当时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她并没有这么可着劲儿作死的资本,所以判词一语中的: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现实生活中相处起来,只会觉得晴雯这样的妹子锋恃靓行凶,锋芒太过,横冲直撞,又憨头憨脑的。原来世界待她太过温柔宽厚,后来又太严厉刻薄,病重未愈便遭横祸,香消玉殒一命呜呼。会有喜欢她的人哀伤怜惜,更会有不喜欢她的人拍手称快。
贾环,贾宝玉同父异母之弟,其母为贾政之妾赵姨娘。嫡庶有别,贾母的偏爱使得贾府上下对宝玉和贾环的态度可谓天差地别,也因此使得年幼的贾环在生母的影响下十分嫉恨备受宠爱的宝玉。《红楼梦》中描写贾环举止粗俗,继承了赵姨娘的小家子气,又诡计多端,金钏跳井事件后,诬陷宝玉,使得宝玉遭受贾政毒打。可是,贾环并非一个不学无术之徒,与红楼中那许多不学无术,光鲜亮丽的纨绔子弟相比,贾环作为一个庶子,在王夫人的打压下还依然尚学,有些才华。可见,曹雪芹并不是想把贾环塑造成一个人见人厌的恶少形象,而只是一个样貌有些丑陋,举止有些荒唐,又因地位的差异有些自轻自贱的无赖少年形象。至于后40回写贾环同贾芸、王仁合伙卖掉巧姐的恶事是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的。只可惜后40回并非曹雪芹所写,我们也无法知晓贾环究竟该是何种结局。只能叹息封建家族的嫡庶之争几乎毁了这个童心未泯的少年。
此中人物不能一一细数,“说到心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红楼梦,一个不一样的大观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一切的故事,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是真的,它凄美得让人难以相信,是假的,它却真实得可怕。不过转念一想,又何必计较呢,若是看透了一切,这本书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我,宁愿在迷失中品读这本书。

愿你,我,都有一场大梦红楼……一场不似食尽鸟投林,却一片大地回春真干净的红楼一梦。


    关注 辽师自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