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名师和高徒

 

“名师出高徒”,这句话误导了多少人,多少年?...



4月3日读书笔记

读书内容:《禅宗与道家》(南怀瑾著)

书摘1:“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南北朝时,达摩东来。见梁武帝。梁武帝自以为建了许多寺庙弘扬佛法,是大功德,在达摩面前显摆。达摩祖师却说:“并无功德,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我们在求学的时候,往往做了一点点事,就自以为很努力,空间朋友圈,到处宣扬求点赞,“今天买了几本书”、“做了一套模拟卷”、“计划订好了”、“本周走了十万步”⋯⋯往往是发完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就像达摩祖师所说的,就像影子,看起来是有收获,然而并不实在。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如果你决定要做好一件事,千万别发朋友圈,往往说得越激昂的,越不能持久。反而一些人,默默努力,甚至连上朋友圈的时间都没有,也是这个道理。

可惜梁武帝虽好佛学,看来也是叶公好龙,并没有理解达摩祖师话中之意,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书摘2:“诸法佛印,非从人得。”

达摩祖师不见容于梁武帝,乃渡江北上,至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不可测。后来有洛阳少年姬光,博经易,通老庄,出家从佛,法号“神光”。静坐八年,慕名往少林求道。至祖师身旁,彻夜立雪,断臂求道。终于感动达摩祖师,更名“慧可”。神光便问:诸佛心印的法门可以传给我吗?达摩祖师答:“诸法佛印,非从人得。”也就是说:诸佛心法,并不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

我们在求学路上,往往太依赖外界的力量。“名师出高徒”,这句话误导了多少人,多少年。的确,名师手下肯定能出高徒,可是否名师所出,个个高徒。即便是圣人孔子,门下七十二弟子,又有几个传名于世?又如释迦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也唯有迦叶尊者作会心一笑。可见:“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真正的“高徒”,也未必定有“名师”,李白的师傅是谁?爱因斯坦的师傅是谁?再以圣人孔子为例,当年澹台灭明求入门下,孔子也偶尔加入了外貌协会,一时走眼,轻慢以待。后来澹台灭明一怒离开,自成一家,在江南布道,从者如云,让孔子也颇有悔意。可见,名师和高徒并不是绝对等量。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弟子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区别何在?先天禀赋,后天环境,自身努力等等因素都有影响。

再想想现在的所谓名校名师,被捧得沸沸扬扬,飘飘然,陶陶然,甚至将这名气待价而沽,更多的心力用在别处,与祖师的境界差之千里。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也是这样,急于从外寻名师不惜代价,却很少从内增强修行,补习班的效果并不明显,只是营造一种心理平衡。我常常说,用在补习班打瞌睡的时间加上路上玩手机的时间,自己好好整理一下一段时间以来自己所学习的内容,梳理笔记,归纳问题,总结得失,倘踏踏实实这样去做,效果比去补习班不知道好多少。可惜大家还是更愿意寻外力,因为他们习惯了拐棍,已经不相信自己还有两条健全的腿了。他们不敢尝试自立,害怕摔跤,输不起,却不知成功的筹码早已被自己拱手塞进了名师的荷包。

即兴得歪诗一首,博君一哂。

感神光问道
都云名师出高徒,
我笑世人太糊涂。
李杜苏翁师何圣,
灭明去丘亦鸿鹄。
拈花环视未了意,
唯施一笑奉尊嘱。
诸法佛印今安在?
非从人得自内出。
书摘3:“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继续说二祖神光。他被达摩祖师点化悟道,看起来似乎容易,其实和他的经历密切有关。他在没有出家以前,就已经满腹经纶,出家以后又修习大小乘佛学要义,在知识储备方面可以说已经做足了准备。所以他需要做的,就是反求己心,放下书本上的知识,往实践中求证悟。当他悟到实际的真谛,再结合以前的知识储备,就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豁然而悟了。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有那么多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的“书呆子”,为什么有那么多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为什么出现成绩差的比成绩好的混得好?是不是因为很多学霸光有知识储备而忽略了实际运用。古人就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我们也经常嘴上挂着这句话,一到假期就带孩子们出去旅游,又费马达又费电,孩子们还往往不领情,走到哪里都捧着平板,表现好的也就是配合家长拍几张照片表示到此一游。古时候没有飞机轮船高铁汽车,那时候的人出去那是真正的“行”万里路,我们现在只能叫“飞”万里路,过程都忽略了。而且我理解的“行万里路”这个“行”未必是出游,“路”未必是道路,也可以理解为“行”是实践,“路”是方法,读万卷书,还要把学到的东西用于实际生活中,去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求学之道,陶行知先生此名意义深远,可惜我们大多蒙昧了。


    关注 拙心品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