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思“止于至善”

 

为善之道,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旅途,我们始终在路上,一生想要寻找那个“止”点,却是不能。...



看南怀瑾先生讲演录,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多次从眼底滑溜而过,这一次却定格在最后一句上——“止于至善”。

看到这四个字,脑子突然自动匹配了另一个词:“适可而止”。这个“止于至善”是不是也该作类似的理解,讲人生不要追求尽善尽美的极限呢?正如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人到极至也是要遭天谴的罢。

举一个例子,在汉宣帝时期,有两个当时著名的大臣,一个叫霍光,是霍去病的异母弟弟,被称为那个时代的“周公”,身负大将军、大司马之要职,又是国丈,位极人臣,甚至他去世的时候,享受皇族之礼厚葬。但他死后没多久,霍家便遭灭族之祸,子孙亲眷,无一幸免。这就是典型的盛极而衰的实例。

另一个与他同朝为官的张安世则是另一种典型。他一生谨慎,唯恐高调。霍光死后,宣帝准备让他出任大将军,他惶恐推却,而后打算对他封侯,也是坚决不受。史书记载,张安世一门三侯,在后来的帝位更迭中,张安世家族也以八代高官大宦未失侯位,为史家称奇,认为“自昭帝封安世,至吉,传国八世,经历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此”。

我想,曾国藩一生求缺,多少也是受了张安世影响,不敢求得至善,深通“止”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之所先后,而近道矣。”像张安世和曾国藩之流,止于至善,不求而求,这都是“近道”之人。

换一个角度,我又问自己,“止于至善”,那什么是至善?然善有尽头乎?没有。为善之道,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旅途,我们始终在路上,一生想要寻找那个“止”点,却是不能。张安世、曾国藩等人止的,是自己内心的欲望,而不是止住善之本身,止诸私欲,求有所缺,这和至善无边的说法并不冲突。从这个角度来说,止,就是不止,大善不止,永远朝着为善之道行进。或许,这才是“止于至善”的妙谛所在吧。


    关注 拙心品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