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井镇建设的历史、现状条件综述

 

二井镇建设的历史、现状条件综述一、建设历史二井镇是原二井镇和原自民乡于2001年合并的乡镇。地处小兴安岭西麓...

二井镇建设的历史、现状条件综述
一、建设历史

二井镇是原二井镇和原自民乡于2001年合并的乡镇。地处小兴安岭西麓,是北安市区域内最北部的一个乡镇,镇政府位于北安市区北12公里处。全镇总面积2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万亩,辖7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2.7万口人。2009年经济总收入2.529亿元,人均收入5210元。

(一)原二井镇建设历史

原二井镇地处小兴安岭西麓,是北安市区域内最北部的一个乡镇,镇政府位于北安市区北12公里处。地理座标:东经126º30′、北纬48 º21′.全镇总面积8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649万亩,2000年末辖10个村民委员会,22个自然屯,总人口112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2人,农业人口10424人。二井镇1946年1月二井行政区域被划分为北安县第四区,称为北安四区。1950年成立人民公社,由北安四区改为红旗人民公社。1956年11月由红旗人民公社改为建设乡,1959年由建设乡改为建设畜牧场,按照上级指示“大养其猪”主要发展畜牧业,建成万头猪场。1962年4月建设蓄牧场又变为建华人民公社。建华公社由红旗、北安良种场、凤凰山农场、北安农场、花园农场五个单位组成,农技站随之建立起来,当时的生产基础是地板荒硬,生产力破坏严重,社会思想混杂,劳动力不足,公社党员干部;来自四面八方,人员不齐。1984年由建华人民公社改为建华乡,1996年撤乡建镇,由建华乡改为二井镇,以后至2001年5月,与原自民乡合并。

(二)原自民乡建设历史

原自民乡邻于原建华乡南部,北安市西部,乡政府位于北安市西4公里处,全乡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3810亩,林地面积23416亩,荒地面积5000亩,水面面积2200亩。2000年辖13个行政村,29个自然屯, 15710口人,15所中小学。卫生、供销及各类报务体系齐全。

1945年,自民乡称为六区。1947年改为三区。1953年改为城西区。1956年划为自民乡、自和乡。1958年9月,自民、自和两乡合并为自民乡,由18个村组成。1960年6月成立自民人民公社,把自保、向前、自强、自繁划给城郊乡,自民村就由14个村31个自然屯组成。1984年改称北安市自民乡,至2001年5月与原二井镇合并,称为二井镇。

二、现状条件

(一)经济现状

全镇经济总收入2.529亿元。

1、粮食生产。二井镇是以种植业为主的乡镇,种植业产值达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4%。近年来,全镇18.6万亩耕地大豆种植面积始终在17万亩左右。2009年大豆产量达2.84万吨,平均亩产在260市斤。

2、畜牧业。畜牧业以养殖奶牛为主,羊、猪、禽兼具发展。2009年全镇奶牛存栏达1790头,有奶牛专业屯2个,奶牛大户18户,奶牛养殖小区2所,畜牧业产值达5300万元,占总收入的  21%。

3、劳动力转移方面。截止2009年末,全镇共转移劳动力4500人,其中:从事季节性短期工1000人,年收入达5000余万元。

4、特色经济。一是食用菌生产,年生产平菇、挂袋木耳100余万袋,增收500余万元;二是特菜生产。面积达1500余亩。年增收400余万元;三是香瓜生产,种植面积340亩,增收100余万元;四是草编业,年生产草编40余万片,增收80余万元。五是大豆生产经销基地。通过闯市场、搞经营,年创产值400余万元。

5、林业。有林面积9497亩,总蓄积47021立方米,价值1269万元,年增加立木蓄积2351立方米,新增产值106万元

(二)社会事业

全镇共有中学3所,小学15所;计划生育设有服务中心一处,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计划生育率达97.5%,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出生率分别控制在5.3‰、8.9‰,逐步扩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目前全镇有86人享受计生奖励扶助金。全镇低保对象506户,993人,占全镇农业人口的3.8%,年保障金额56.6万元,人均月保障47.5元;共有综合文化站一所,文化大院4个,文化书屋4个;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自来水入户率达100%;通村、通屯公路建设完成,屯内路尚有部分需要完善;全镇住房砖瓦化率55%;电脑网络覆盖率100%,入户率 31%。


    关注 二井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