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让他成为快乐的小书虫

 

世界读书日之际,名班主任给大家的一封信...





编者按:韩铭华,庐阳区首届名班主任,幸运的是,她刚巧是我家孩子的班主任。如今,在孩子写作文时我像是一位云淡风轻的母亲,但在幼小衔接的阶段,孩子和我却是经历了一段很痛苦的过程;因为我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没有给他拿过笔,认过一个字;好在后来遇到了韩老师,她让我逐渐明白了小学教育的重点在哪里。现在,孩子还是会在学习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已经不再害怕;遇到迷糊不解的时候就去求教韩老师,经验丰富的她总能让我茅塞顿开。

早在七、八年前,韩老师已经开始重视阅读,她在多个场合上过生动的阅读推荐课,向大家展示了在课堂上尝试绘本讲述的情景;讲述不同于普通的讲故事,讲述需要深层次地解读文本,并将这种文本理解和声细语、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讲述中,用声音让孩子体验文字的温度,带领孩子亲近文本、亲近母语。即便是现在,每周一、三放学后,我家孩子的班级总要比其他班晚放学半个小时,那是韩老师在给孩子们讲故事呢。她在班级推行的《日有所诵》、彩色书吧、故事妈妈和图书漂流,让班上的孩子都成了小书虫。



最为可贵的是她所带的班级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坚持开展各种主题的校外活动,通过这种形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我们班的孩子都不怕写作文!”韩老师说,也确实如此,我家儿子写作文,常常一气呵成,也有错字,标点不打等问题,不过从来不会为了写一篇文章抓耳挠腮,痛苦不已。

韩老师在认真负责的工作之余,还主持多次韩铭华名班主任工作坊,曾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伍美珍来开展阅读主题活动,特邀全国名师《日有所诵》的编著者薛瑞萍老师开展专题讲座……我有幸几次聆听了这样的讲座,感触非常大。

当老师在台上带孩子们吟唱《诗经》的时候,当李白的诗经过老师们的讲解,深渊的意境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时,我的内心无比震撼。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我们的母语原来那么美,那么动听,万般滋味皆上心头。好老师是多么重要啊!韩老师将她在工作坊的讲稿整理出来,分享给悦渡書屋的书友们,是书友们之幸!


各位尊敬的领导、专家,各位亲爱的老师、家长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相聚在一起,那是我们都殷切地希望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能在人生起步阶段爱上阅读。近十几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提倡、重视课外阅读,因为多读书、读好书,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往小里说,阅读可以提高孩子们“理解能力”、“习作能力”,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语文及其它学科。往大里说,它可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性情、提升修养、放飞想象、启发心智、体验人生……其好处不胜枚举,相信在座的各位也都了然于心。

今天,我们这个活动的主题是:“做个快乐的小书虫”,交流的重点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也是多年来,我在我的班级里、我的课堂上努力实践的方向。在此,借助这个难得机会,与各位领导、专家、同行、家长分享我的点滴做法。

去年九月,我又送走了一届毕业生,从二年级重新接任了一个班级,带班不久,我就发现,这个班的孩子在课外阅读这一方面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部分孩子有每天阅读课外书的良好习惯,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还有一大部分孩子呢,对课外阅读既不特别喜欢,也不特别排斥,处在一种“可读可不读”的状态,今天有时间就读一读,没有时间就算了;最后一部分同学完全被动,非得家长盯着、喊着才去读,把读书当成一件任务来完成,甚至把读书当成一件痛苦的事情。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让“可读可不读的孩子”也迷上阅读,让“完全被动的孩子”不再抵触读书,让他们觉得读书其实也是一件挺有意思是事情。我想“班集体”这个阵地非常重要,在班集体里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径。结合过往成功经验和新的想法,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清晨,《日有所诵》唤醒心灵

每天清晨,还有课前准备时,教室里都会传来孩子们琅琅地读书声,那是他们在大声诵读《日有所诵》或《小古文》,这两套书中包含了几百篇,出自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师之手的诗歌、短文,它们文质优美,富有节奏韵律,有的还充满童真童趣。孩子们在诵读的时候,有时会拍手打节奏,有时会跟着做动作,有时会情不自禁露出快乐的微笑。在这一遍遍大声、反复的诵读中,孩子们正悄悄地接受着,这个世界上最有品味的语言的熏陶,他们稚嫩的心灵慢慢唤醒,他们的语感也正悄悄地提升。

2. 课间,“彩色书吧”唾手可得

在我们班教室的墙壁上,有一排排书架,上面摆满了内容丰富、有趣的各种图书,都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我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彩色书吧”,它和很多班级的“图书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是在课间、在自习课、在任何闲暇之时,在自己想看书的时候能随手拿到一本。因为,一份国外多年的研究报告表明:书越容易获取,人们的阅读成绩越高;反之,书不容易获取就导致阅读成绩低下。

但是我们班“彩色书吧”的书为什么都要正面朝外的摆放呢?

大家都知道,超市里所有商品都是正面朝外,这种貌似寻常的做法,其实暗藏“心机”,因为商品的亮相程度与销售量密不可分。同理,书店因为空间限制,不能把每一本书的封面都向外陈列,但是他们真正想销售出去的新书或畅销书,则一定是封面朝外的。因此,多年前,美国就有一些老师尝试将教室里可利用的死角定上导雨槽,作为图书陈列架,吸引孩子爱上阅读,效果很好!受此启发,在家长的大力协助下,我把原本“严肃的教室”变成了可爱的 “彩色书吧”,让孩子们随手、直观地就能获得一本本优秀书籍,尽情地阅读。



3. 放学,热切期盼“故事妈妈”

“故事妈妈”这个名称,可能在坐的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听说过,它起源于台湾,最初是因为学校老师们校务会议时,需要家长在教室里陪伴看顾孩子,慢慢地有家长觉得,单纯的看管,不如给孩子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于是 “故事妈妈” 应运而生。孩子们天生都是爱听故事的,如果我们班有一批热情的“故事妈妈”每天下午放学后,轮流给全班同学读读故事,孩子们将是多么的幸福和幸运。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那些原本不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会慢慢地、发自内心地爱上阅读。拿定主意后,我很诚恳地给家长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故事妈妈”这个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可喜的是,有十几位热情、慈爱的家长报名参加,其中还有三位可爱的爸爸也积极报名。

4. 晚上,“图书漂流”相伴入梦

开学初,我们班还成立了一个“小书虫俱乐部”,具体做法是:由老师推荐54本优秀的儿童读物,由“家委会”的家长统一购买,每个孩子只需付一本书的钱。老师把全班54本图书编上序号,按序号顺序,每周交换2次。如:1号传给2号,2号传给3号……54号传给1号。二年级结束后,通过抽签的方式,每个孩子可以带一本图书回家,到了三年级,再购买一批适合三年孩子阅读的课外书,继续传阅。

这个俱乐部的宗旨是:孩子花一本书的钱,可以看到54本的书。这样做可以让图书“漂流”起来,动起来,孩子们很期待每周两次图书交换,因为他们又可以拿到一本没看过的新书。

我们班每天都有一项“30分钟课外阅读”的作业,我希望孩子们完成各科作业,完成各种兴趣班的作业以后,在晚上入睡之前,能气定神闲、安安静静地读一会书,让好书伴着孩子入睡,让孩子的梦里都飘着书香。



纵观一天,从早晨入校的“诵读”,一直到晚上临睡前的“阅读”孩子的每一天都是有书籍相伴的,我相信,坚持这样做下去,经过小学阶段若干年的熏陶,孩子们一定会在在潜移默化中爱上阅读,从此,一生有阅读相伴,做一个幸福、快乐的读书人。


    关注 520悦渡书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