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对冲基金的前世今生  麦·集51 回顾

 

量化对冲基金的前世今生...





文 | 麦策APP

量化对冲基金的前世今生



一、量化对冲的定义

量化对冲的定义分为两部分:量化和对冲

广义的量化:通过统计学、数学建立模型,从历史数据找到带来超额收益的大概率事件,其本质是定性投资数量化的实践。

狭义的量化:与广义区别,把资产管理人的投资思想和投资逻辑形成模型,通过模型制定相应的投资决策,并由资产管理人严格执行,摒除人类主观想法。

对冲:通过金融工具,或组合及分散资产,降低系统性风险,应对市场变化的干预。

二、量化对冲的发展轨迹:



量化对冲基金是一个舶来品,在2010年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之前,中国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量化“对冲”基金,而只是通过一些简单而原始的套利策略去捕捉分级基金和ETF等金融工具的套利机会。从2010年4月16日起,中金所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量化中的“对冲”才有了渠道,量化对冲基金的爆发才真正开始。所以说,量化对冲的发展史,可以和金融衍生品推出的时点结合起来看。我自己把量化对冲基金的发展分为探索期、成长期和井喷期。

探索期:2004年12月23日,华宝信托发行“基金优选套利”基金,规模为1535万元。由于当时没有ETF和股指期货,此产品主要捕捉封闭式基金的结构性套利机会。这种简单而原始的套利策略是中国量化对冲历史上的一个起点。 2005年2月23日,中国第一只ETF-华夏上证50ETF上市,真正意义上第一个量化金融工具的诞生。

成长期阶段: 2007年-2009年,经过前期摸索,许多基金公司找到了自己的产品定位,产品种类得到丰富,发行量也逐年增加。2007年7月,国投瑞银瑞福分级基金成立,作为中国第一只分级基金,当时设计并不成熟,因此未能迅速得到发展。同年8月,国民信托发行“稳盈宝1号”,这是中国第一只结构化对冲基金,规模为5760万元,其中优先级2500万元,劣后级3260万元,期限为1年,最终收益为15%。此产品的主要策略为ETF套利。2005年至2008年,市场已有5只ETF(包括华夏上证50、易方达深证100、华安上证180、华夏中小板和华泰柏瑞红利)上市,各类套利型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当时行情的套利空间很大,收益也很不错。与此同时,从ETF上衍生而来的延时套利(短趋势投机)和事件套利,已将套利思想发挥到极致。但是随着股市走弱,一二级市场套利的机构越来越多,套利机会及收益逐步减少。成长期期间,围绕着ETF的套利模式被充分挖掘,在有限的条件下衍生出各种创新的模式,这种交易氛围,为监管层后续推行股指期货增加了信心。

井喷期阶段: 2010年3月,上交所、深交所正式开通融资融券交易系统;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伴随着新型金融工具的诞生,量化中的“对冲”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市场中性Alpha策略进入大家的视野之中。2011年3月,天津民晟资产发行民晟系列,该产品表现稳定,历史年化收益为6.6%,成为第一只可查的股票中性Alpha基金。2012年市场已出现较为成熟的股指期货套利型产品,例如深圳礼一投资发行“礼一量化回报1期”、上海淘利资产发行“淘利套利1号”等,都是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股指期货和ETF的套利。2013年至2014年,量化对冲产品急剧增加,主要策略为股票多空、股票中性及股指期现套利等。2015年4月16日,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同时上市,进一步丰富了金融市场的对冲工具,为量化对冲在技术层面上增添了砝码。



2010年以前,金融工具缺乏,仅有ETF等交易型金融产品,对冲策略简单,容量有限,不可能容纳大规模资产的量化对冲基金。2010年股指期货上市,由于接受进程缓慢,新发行的有关股指期货策略的产品并不多,直至2011年才正式开始启动,包括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趋势套利、股票中性Alpha规模大大增加。尤其是Alpha 策略实现绝对超额收益,同时联动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一方面有利于股票价值的发现, 另一方面两个市场联动交易使得对冲产品的资产容量大大提高。

三、量化对冲的主要策略

1.市场中性策略:根据CAPM模型,一种金融产品的最终收益来源于三个部分,无风险收益,市场风险带来的β收益和具体产品风险带来的α收益。市场中性策略从消除系统性风险β的维度出发,通过同时构建多头和空头头寸对冲市场风险,以期获得较为稳定的绝对收益。



2.相对价值/复合型套利策略:套利策略分为两种(1)无风险套利:期现套利,包括股指期货套利、ETF套利、分级基金套利都属于这个范畴  (2)风险套利,亦可理解为统计套利,通过各种历史数据测算测出套利机会的套利策略,包括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强弱套利等。

3.股票多空:用一个非常主观的方法在进行策略实施,但是在条款中允许使用股指等衍生品进行多空操作。 与我们理论上说的量化对冲没太多关系,不能被认为是纯正的量化对冲产品。

4.CTA策略和宏观对冲策略:CTA和宏观对冲很多时候的分界线比较模糊,国内做这两个策略的基金投资范围主要集中在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上。CTA主要策略是趋势跟踪,分为趋势和反趋势。 而宏观对冲策略则是基于基本面分析在各种资产大类里进行配置,CTA严格执行模型策略,宏观对冲则以主观基本面投资为主,这是区分两者的关键点。

四、国内量化对冲现在遇到的问题

国内量化对冲有手数的限制,但套保持仓是没有限制的。 现在股指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套保的对手盘没有了,一些投机的账户,每天限制到了十手,严重影响了股指期货的流动性。



如图,2015年股灾之前,三个股指期货的基差浮动在零上下浮动,整体不会有特别大的负基差出现。股灾之后,三个股指都面临深度贴水。

基差概念: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差值。理论上期货都会高于现货一点。也会随市场预期不断变化。

2014年12月份,Alpha策略突然有大损失,因为当时的小盘股暴跌,大盘股拉升。很多的Alpha策略都是以中小盘为现货仓对冲沪深三百大盘股。

相关问题:什么样的市场适合Alpha策略,什么时候适合CTA策略?

回答:像如14年单边上扬和15年单边下行,对Alpha策略都是比较难做的。而Alpha策略在震荡式市场是比较强的。CTA适合单边上扬和单边下行的行情。

五、现在量化对冲在做些什么

问题:现在是否适合做量化对冲?

总体来说不是太好的时机,但是有一些机会:

第一,新加坡A50指数与沪深三百指数里面的成分股是相吻合的,它整体对冲效果没有沪深三百好,但它有一个优势——现在处于升水的状态,整体Alpha的建仓不受限制。唯一的问题是外汇的管制,如果我们可以通过QDII的通道或募集美金的方式解决外汇管制问题,国外量化对冲整体环境还是不错的。

第二,日内T+0策略和Alpha策略相结合,优化多因子的模型,比如加入择时,加入仓位调整等。真正的Alpha能带来10%-15%的收益,其中基差差10%-20%的敞口通过量化增强的策略补合。但是目前没有明确的监管策略,因此有一定政策风险。

第三,多策略组合,或直接购买量化FoF。CTA、Alpha和套利相关性比较低,如果我们能找出互补的策略,组合到一个多策略或FoF里去,也可以帮助减少整个基金的波动和风险。

量化FoF关键点:收费是否合理,有子基金和母基金两种收费,而产品材料只披露母基金的收费,大家要关注下母基金的收费情况。同时,量化FoF应该有一个动态管理在里面,有些机构特别死板的去配置,可能成为下行风险增强的策略,相对来说是比较危险的。

(文章整理自麦策APP51期在线分享活动。欢迎您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 麦策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