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科赫

 

查尔斯·科赫(CharlesKoch,1935年11月1日—),美国企业家,石油巨头和富豪,他是美国科氏工...



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1935年11月1日—),美国企业家,石油巨头和富豪,他是美国科氏工业集团董事长兼CEO。2012年个人资产达到250亿美元,在《福布斯》
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列第12位,其弟大卫·科赫也是一位富豪。科氏工业是仅次于美国嘉吉公司的世界第二大私人持股公司,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其业
务包括石油、能源、化工、木材等。科赫兄弟拥有的炼油厂遍布阿拉斯加、得克萨斯、明尼苏达等地,为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2016年2月24日,查尔
斯·科赫和大卫·科赫兄弟俩以2900亿元个人财富在《2016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名列第八。

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和大卫·科赫(David Koch)这对信奉自由


查尔斯·科赫

意志论的兄弟(合计净资产:500亿美元),是一位于1888年定居在德州小城夸纳的荷兰移民的后代。他们继承了父亲弗雷德·科赫创办的一家
中型炼油公司,并最终将其打造成美国第二大私营企业,年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该公司不仅涉足化工和炼油领域,连乔治亚太平洋纸业公司(Georgia

Pacific),全球第二大造纸公司亦是其旗下产业。

查尔斯出生于1935年11月1日,家中排行第二,性格跟父亲很像,因此也最受疼爱和重视。查尔斯小时候并不是好学生,但后来成绩却突飞猛进,考上了父亲的母校—麻省理工学院。22岁时,查尔斯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通用工程学士学位,随后又取得了核工程、化学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毕业后,查尔斯在著名的理特管理咨询公司工作了两年,随后被父亲召回了自家公司。弗雷德一心要让这位次子接掌家业,甚至表示,如果查尔斯不回来工作,他就要把公司卖掉。

查尔斯没有辜负父亲的信任。在他回到科氏之前,科氏在欧洲的业务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销售额急剧下滑,几乎入不敷出。查尔斯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这个烂摊子。他亲赴欧洲,在那里大量开办生产基地,同时拓宽原有的销售渠道、打入其它相关产品的市场,这些策略获得了成功。

随即,查尔斯开始着手发展科氏公司当时最大的业务——原油采集。他大量购
买货车和货运公司,同时还建造和购买输油管道。弗雷德对查尔斯的做法大多支持,不过由于年龄和健康的缘故,弗雷德相对保守。有一次,在弗雷德即将出国旅游
前夕,查尔斯提出要购买北达科他州的两家原油货运公司,弗雷德只同意了购买一家。但等他一启程,查尔斯立刻把两家公司都买了下来。弗雷德得知这件事后大发
雷霆,但最终还是原谅了查尔斯,因为这两笔收购的确给公司带来了高额回报。后来,弗雷德完全把公司放手交给这个积极进取的儿子,并对他说,“只要不卖公
司,你怎么办都行。”

1963年,查尔斯被任命为科氏工程公司总裁。1967年,弗雷德心脏病发作去世,查尔斯接替父亲成为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人物性格

编辑


《福布斯》:科赫王朝

查尔斯今年77岁,心思缜密,有学者之风。他很少外出旅游,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摆满了一排排书籍的总部办公室里渡过。

在一次难得的采访中,他表示,1967年,在他父亲去世后不久,他曾构画过一幅预测公司发展的曲线图,可事实证明,他的估计完全不正确。

“几年前,我们就已超出了我制定的终生目标。公司的发展比我想象的要快十几倍,”他说。 “正如我父亲曾说过的,幸运比聪明更好。”

好运可能对科氏的发展有所帮助,但作为一个私人企业,科氏比许多公开上市公司更能经受商品经济(例如石油、金属和化学制品)周期性特征的考验。

但实际上,查尔斯的大多数决策都是很谨慎的,只有在考虑好了完善的退出机制后,他才会同意与交易对手建立伙伴关系。科氏的大部分生意都是独自完成的。上世
纪60年代做石油开采业务的同时,科氏还在开展运输业务。科氏惯常的做法是:自己建一条输油管道直通新油田,一旦有原油产出,这条管道也能同时给公司带来
收益。

重大事件

编辑

在2012年这个大选之年,科赫兄弟正在加速推进一场旨在推翻奥巴马总
统的战争,他们发誓要在这场“所有战争之母”(查尔斯语)的斗争中,把这位“顽固不化的社会主义分子”(大卫语)拉下马。《赫芬顿邮报》报道称,科赫兄弟
已经为这项事业认捐了1亿美元,但他们对此予以否认。查尔斯2月份对威奇托市的一位记者说,他和科赫工业集团的员工已经收到了数百份与其持不同政见者发来
的死亡威胁和充满污言秽语的信息。现在,这对兄弟正在打一场争夺保守派智库加图研究所(CatoInstitute)控制权的官司,该研究所创建于
1976年,查尔斯是创建人之一。加图研究所总裁爱德华·克雷恩(EdwardCrane)认为这一举动无异于“敌意收购”。


    关注 百盛鑫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