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明清刀剑修复浅谈

 

互动讲座3月31日周四21:00开始第十五期乌兹钢的花纹主讲:纳兰互动讲座将是一个有问有答的普及形...

互动讲座 3月31日 周四 21:00 开始
第十五期 乌兹钢的花纹
主讲:纳兰
互动讲座将是一个有问有答的普及形式,希望在大家的关注下发展成系列专题,有兴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本周四晚九点,不见不散
我们是由国内最具专业性的古兵论坛“翰龙雅集 武备堂”的新老藏家为班底组成的专业微信群体,更多古兵精藏尽在“稽古藏兵”
添加微信:17013 欢迎您的加入
上期互动讲座回顾
第十四讲 明清刀剑修复浅谈
主讲:刘文涛


一、   复修古刀剑的意义 中国古兵由于历史及政治上的原因曾中国古兵由于历史及政治上的原因曾经饱受压制与轻视,加之钢铁易蚀之特性,老祖宗们千年流传下来的璀璨文化毁之甚巨,古兵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出现了断层和遗失。但多年来,在深刻认识到中国古兵文化之伟大、足后人仰视之后,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一定数量规模、珍贵实物藏品的基础上,弘扬古兵器文化,重现古兵器至高艺术成就的“古代冷兵器修复术”成为这一领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刀剑的审美标准和要求:

一件古兵器,如何对其进行审美,并界定其艺术价值,初学者往往无从入手,思路不清,并最终无法确认。我们强调,对铁兵器的鉴赏与审美,和其他古玩艺术品的基本思路和要求是一样的。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艺术品的鉴赏经验和水准并应该对古兵器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这个是基础,毕竟真伪的鉴定是第一步,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对于兵器而言鉴赏水准的提高是个相当大的限制和阻碍。相对于铁兵器而言,最好是对古代的铜器、木器、玉器、铁器以及纹饰的鉴赏知识与技能有初步的掌握。所以说修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他需要修复者应具有相当丰富的兵器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讲究深厚的阅历。文物机构修复资质证需要国家文物部门审核批准,需从事可移动文物修复工作七年以上,主持或主要参与修复不少于50件珍贵文物,才可以考核资质证。可见,文物修复非一般人能所胜任。

二、古刀剑修复理念、原则:

古刀剑的修复应严格遵守“修旧如旧”、“原材料、原工艺、原型制”和可识别、可再处理性基本原则。 修旧如旧:修旧古刀剑的目的是为了使已损坏的古刀剑能够继续保存下来,使之承载历史、文化信息能够延续下去,发挥出应有的文物作用。“修旧如旧”,什么是“旧”?首先,脏不是旧,脏只能对古兵器造成污染和破坏,故应在保护古兵器安全的前提下,尽力清除掉脏。其次,破不是旧,旧虽有破的成分,但应是正常使用和良好环境保存下的轻微程度的风化和老化。“旧”是人们长年累月的对古兵器正常抚摸留下的良性痕迹,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皮壳”,应预保留的“包浆”。而破是非良性损坏,如残缺散列、损伤,凡人为破坏的痕迹,均被视为“破”而予以修复。考古修复    考古挖掘出土的大量破碎器物;经过清洁拼粘,恢复出原器形即可,残缺部位补残复原,到不可任意的臆测添加,区别于原件,不用其他修饰。

展品修复   博物馆藏品修复指通过对残损器物的矫形、拼对、粘焊接、补配等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的精心修复,使其恢复原貌,再通过随色做旧处理,目的是达到展陈效果。

商品修复   目的是将修复好的器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易,获取较高利润要求极高。一方面要将损坏的器物复原,另一方面要求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恢复表面的色彩纹饰、质感的自然“以假乱真”的旧貌,完好无损的视觉效果。

科研修复   目的是为了考古专家、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较好的实物资料。在珍贵古刀剑的修复过程中利用多种手段对其材质、制作工艺,对病理进行分析试验,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专项科研成果的修复。

三、修复老刀剑的步骤(个人看法与经验):

观;首先是品相,品相也就是藏品状态的优劣。尤其对于铁兵器而言,战斗的洗礼和长期的腐蚀对兵器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中国古代钢铁冷兵器的制造,最为核心的就是制造中的折叠锻造与淬火技艺。(百炼钢)



图1                          
图2

刀槽的千变万化、装饰的巧夺天工,每把刀剑是有灵魂的与人一样。刀剑的形式、血槽的变化、装具的纹饰一一去分析(刀剑有无变形):血槽是否规范(图3___图4.3);

图3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刃口是否亏损(有无断刃、崩刃);刀身有无坑锈;刀身需要修复要求,装具的破损情况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1、探;上手每把刀剑就像与古人对话,进行刀剑形制(雁翎刀、滚刀、步刀、仪刀、窝刀、斩马刀、七星剑、长剑、短剑等)的初步认定以后,根据铁质(宿铁钢、百炼钢等)与锻造、花纹、装具的形状与纹饰进行年代的断代。(刀剑条)(图5、图5.1、图6)







图5 图5.1 图6
上述两点完成后对刀剑做出修复的方案:

1、刀剑是否需要物理校正处理。(大体采用物理处理法。先垫以木板,再用紫铜锤轻轻锤击或平整或挤压,另外还可采用“平调法”,即用平板台机加以固定,呈水平状态,拉回原先的弯曲,时间3—5天,有时需一个星期方能恢复原形。当然变形大的剑条就得进行局部退火处理了。“退火”主要针对硬度太大,调整不动的器物,但在进行局部退火的时候光键是不能影响硬度,在这一环节上“经验”显得极其重要看火色、热处理时间、执行过程中动作的快慢都会影响整体效果。)

2、剑条上坑锈的处理。剑刃局部的小坑口要用小铜锤轻轻地、用力均匀地锤击坑口周围,让它尽量变小;为了使剑身整体不受影响,大坑口也只能采用这种方法,尽量让它缩小(另外一种修补法为镶嵌法),其他更好、更有效的方法还有待探讨。
去锈一般用油泡,但锈的成因各不相同,可能是大气腐蚀、海水腐蚀、土壤腐蚀、高温腐蚀……因此油的品种成份也因锈而异,这要靠多年的经验来特别配制,对症下药。刀剑铁锈为氧化初蚀是橙红色的氢氧化而生成的绣花出现,随着受潮湿环境的改变,继而与化学、电化学、生物腐蚀的相互作用,极易与潮湿空气、硫化物,氧化物及水之间发生的反应。刀剑铁器的腐蚀原凶是氧化物,水分会继续反应。下一步进行曝晒,然后用沙纸、木工沙球测试,沙纸的选择由锈的情况而定,如果锈迹严重但厚度足够可以进行粗研磨了。首先选用天然石、粒度在80左右,进行整型水要加点食盐,更容易磨,要不停地用毛刷洗刀剑磨面,以次类推,要用十三磨石块才能研磨精细。(图7——图9.3)











图7 图7.1 图8 图9 图9.1 图9.2 图9.3

3、血糟变形的处理。血糟部位的处理必须必须使用纯手工处理,先用整板机整理刀条外形使其垂直,然后用铲子铲,可满铲,局布铲,视血糟中平整情况而定,达到让它与刀背相随的效果。这是项细活儿,越仔细越好。(图10——图10.2)





图10 图10.1 图10.2
4、刃口变形的处理。情况较轻的可用平板机平整刃口,有时也需要用夹板来矫正,用螺丝固定,少则3个螺丝,多则5个以上,总之越精确越好,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收紧螺丝加力,让刃口逐步恢复。如果出现更严重的情况,物理方法效果欠佳就得上火加热来做一些其它处理了,也可以(机油煮)这要需经验,温度不能过高,一般控制在300度左右,击打要从轻后重,否则刃口夹钢怕会冲裂剥离。一般断裂的刃口可以用激光焊接处理,切记不能电氧焊,电氧焊会造成局部


退火变形。

5、刃体的研磨处理。由于中国古流传无序和研磨的落后,古代磨工得研磨技艺失传已久,所使用的研磨工具与工艺流程均不得而知。目前,日本的传统研磨工艺保存尚好,借鉴和研究是可以的。(图11——图11.3)







图11 (1-3)
6、装具的整理与修复。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除了作为刀剑灵魂的刃体外,同样刀剑的外装具也是刀剑整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的材质、工艺,纹饰都充分折射拥有者的身份、地位、喜好。而且装具的工艺性更强,中国的金属文明始于青铜,青铜的装饰文化逐渐发展出镶嵌工艺,最早见到的是铜镶嵌绿松石。随着工艺的发展和铁等新材料的运用,大约在战国或更早时期,开始使用错金银工艺装饰铁器物,以后铁错金银技术慢慢地发展为铁鎫金银技术,这种技术实际上就是对错金银技术的一种简化,从质量的角度来说它没有错金银牢固,但是从成本与大量制造的角度说它无疑更适于推广。


在上手看到实物,经过研究断代后,再进行外形、工艺、材质,破损程度等多方面的研究考虑,需要焊接的焊接、整修的整修,需要添补的添补。装具一般分为7件,即:鞘尾、提梁(两件)、拉条、鞘口、档手、柄箍,柄尾。每一件仔细观测,慢慢琢磨。后配缺件的外观颜色十分重要,它必须与原件搭配协调,这样就必须采用化学技术处理,做到修旧如旧。在现今的古玩行中,流传下来的一老笔筒(口径20公分)或是紫檀木,或是黄花犁制成,如果存在有一裂纹,如能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工本费要按物体总价值评估的10%收取,而在古刀剑行业中,这种艰辛的付出以及经验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对色不是一句话事,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有变化,冶炼技术也不一样,千姿百态,都必须真对每件器物进行精心的研制,在这个时候,修理师不仅仅需要有丰富的修复经验,而且还得具备在金属方面的独到研究和化学认识方面的综合素质。
以铜装、素铜装为例,要达到外形一模一样的效果,必须先制作模板,然后再做铜皮。(图12—图20)


















图12-20
 铜皮的制作首先看颜色,由于是复古修复,那么铜材原料最好也来自老的铜制品如所藏旧家具上的旧器械,或陈旧的古铜器,铜质成分和老铜接近,这样最后的成色包浆会更好些。下一步再进行冶炼,成铜水后冷却,制成铜料,把铜料做成铜块,反复几次压平后制1mm—5mm厚的铜皮,以备使用。(图21——图21.15)
































图21 (1-15)
这些工序看似简单工序,其实所消耗的时间、精力是很长很多的。装具更需要专业鉴赏能力和雕刻基础,就明清刀剑装具而论工艺复杂,涉及面广。如:铁装浮雕、铁装镂空、铁鋄金银、错金银铜、铜浮雕錾刻、铜镂空、阴刻、镶嵌等等。需要专业雕刻师去完成,文涛坊就是这样的团队集冶炼、锻造、研磨、雕刻、武学、美学等一体的去研究。(图38——图50)































图38(1-4)图39-50
近年来,随着手工艺的日渐成熟与对刀剑的深入研究,一些传统技艺的破解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错金、银、铜技艺;(图22——图27)

金银错亦称错金银,即在铜器上涌金银丝(或片)镶嵌出纹饰或文字,然后用错石在器表磨错光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新工艺。其艺术特征是用隐嵌的技法形成金银线图案或文字,改变模铸纹饰的呆板和拘束,突破传统的图形对称形式。内容多故事题材片段描写,丰富活泼,金银错铜器,在母范上预刻纹饰凹槽,铸成后在凹槽内嵌金。少数精细的金错纹饰丝嵌入。此时期的铜器纹饰还出现了错嵌红铜,错漆和错石等工艺。

中国的金属文明使于青铜,青铜的装饰文化逐渐发展出镶嵌工艺,最早见到的是铜镶嵌绿松石头,大约在春秋或者更早一些镶嵌其他金属登上了青铜装饰的舞台。这时候的工艺主要将欲镶嵌的金、银或者红铜先期固定在陶范上,然后浇注铜液,当脱去陶模范的时候,其他金属便固定在铜器物上了。随着工艺的发展和铁等新材料的运用,铸造镶嵌的方法受到局限,尤其无法用于装饰锻铁,于是大约在战国或更早时期,开始使用错金银工艺装饰铁器物,并且该工艺也渐渐取代了镶嵌工艺来装饰铜器,错金银工艺分制槽、镶嵌、磨错三步。错金银工艺在当时是一种比较麻烦的工艺,因为要在坚硬的铁等金属器物的表面开成文饰精美的槽用于嵌入金银是很困难的,铁错金器物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只有王侯才可能使用。











图22-27
(2)鋄金银技艺;(图28——图30)

錽:古斩切

錽金银目前在藏区还是比较多见的一种工艺,常出现在刀剑武器、法器、锁具、家具等器物上。“錽"字很难读,很多人都用“错金银”来代替,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錽金银的出现大约在汉代,到宋开始日渐成熟,元明清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普遍工艺。錽金由于材质的珍贵和某些行政限制,往往是级别与财富的象征,而錽银工艺更是明清铁器装饰的主要工艺。在自己收藏的物品上进行研究,终于在2009年经过团队的努力成功突破这项技艺。

錽银工艺可归纳为五个步骤:一、发路。就是在铁器的表面上做出纹饰轮廓挫出细密的网格文。

二、錽罩。将金银丝或者片按照预先设计的形状直接錽在器物表面。

三、烧砑(ya)。将器物入火烧到一定温度,然后用砑子将金银处理平滑,使金银结合的更加紧密;另一种方法可用专用工具托(脱)金银皮,更牢固!

四、钩花。在金银片与线等的表面錾刻花纹,修整图案。

五、点漆。将金银以外的部分涂上涂层,是颜色加深以凸现金银图暗的光彩。

錽金银技术实际上就是对错金银技术的一种简化,从质量的角度来说它没有错金银牢固,但更防锈,工艺更复杂!
 






图28-31
(3)鎏金工艺(图34——图37)

古代物件上铁一般都是錽金工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化学电的兴起,铁上可以做鎏金。基本流程大致分为:

①将黄金锻成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埚内加热至400oC左右,然后倒入汞,以搅动使金完全溶解于汞中,然后倒入冷水中使冷却,逐成为银白色泥膏状的金汞合剂,这种液体俗称为金泥,此一工艺过程通称“煞(杀)金”。

②用磨炭打磨掉铜饰件器表面铜锈后,用“涂金棍”(铜制,将其一端打扁用酸梅汤涂抹后浸入汞内,反复多次,使沾上一层汞,晾干即成)沾金泥与盐、矾的混合液均匀地抹在被器物表面,边抹边推压(现代匠师称此手法为“拴”,三分抹七分拴),以保证金属组织致密,与器物粘附牢固。

此一工艺过程通称“抹金”,涂在欲镀铜饰件表面。

③以适当的温度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黄金则固着于铜器上,其色亦由白色转为金黄色,此一工艺过程通称为“开金”。如要求金属较厚,即要将上述过程反复多次(在实际操作中经过四次鎏金的铜件,金层厚约为36微米)。

④用毛刷沾酸梅水刷洗,并用玛瑙或玉石制成的“压子”沿着器物表面进行磨压。使镀金层致密,与被铸器结合牢固,直到表面出现发亮的鎏金层。此一工艺过程通称“压光”。再经过清洗压光等工序,一件精美鎏金件的便诞生了。

在古代铜饰件装饰中还有鎏银,其工艺方法与鎏金相近同,亦是用银、汞剂抹于器表。鉴别一件器物表面是否经鎏金,主要是标识其表层是否残有汞。鎏金工艺发展到汉代已达到高峰,汉代贵族墓葬多有鎏金之器,且不像战国时期只施于小件,而是有了不少大件鎏金器,并往往鎏金工艺与与鎏银、镶嵌等工艺相结合,集多种装饰工艺于一体。







图34-37
(4)乌铜走银技艺;(乌铜走银的制作过程)(图51——图54)   乌铜走银源于清雍正年间,是云南特有的汉族传统铜制工艺品,乌铜走银的制作工序繁多,细腻入微,在长期收藏与修复中发现清代剑装上有这种工艺。早年也通过文博会展览认识了云南乌铜走银第六代传人,金永才老师也与他探讨过,最后从自己收藏的物品上打开了突破口!

一、  炼制乌铜合金

用优质的铜和一定比例的黄金、纯银掺合其他十余种贵金属熔炼成乌铜合金。

二、锻制乌铜片

将合金以锻打、碾压等方法做成不同厚度的乌铜片。

三、乌铜片上錾刻图案

剪材下料后在乌铜片上,用手工描绘所需要的图案纹样或文字,线条应流畅,再用錾子刻出各种花纹图案。刻的深度根据乌铜片的厚度而定。

四、走银

用纯银银屑或纯金金屑填充到图案处,以“走”满为度。经化学处理和热处理,银线或金线与乌铜就自然熔为一体,此工序为整个乌铜走银技艺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

五、成型

将走银后的乌铜片进行打磨后手工组装焊接成型处理,或将制作好的乌铜片焊接组装在已设计制作好的铜件相关部位上,使其成为一件完整的器物。

六、抛光打磨

手工打磨,将初成型的器物进行清理抛光处理。(现在多用砂纸或砂轮作抛光处理)。让其显出银白色线纹。

七、捂黑处理

用手掌捂起,边捂边用力擦。通过长时间的手汗液与乌铜产生反应使乌铜器面发生氧化,产生一层自然的氧化保护膜,乌铜坯就呈自然乌黑发亮的状态(这道工序也有相当的技术要求);但我们文涛坊还有其它方法进行金属染黑等方法作黑表面。

由于是纯手工工艺,乌铜走银的制作工具也相当的传统,主要工具有风箱、熔炉、铁锤、油灯、吹管(吹火走银用)、钳子、錾子(錾刻花纹用)等,发展至今,工具的更新上增置了“皮老虎”和喷枪,用于加热和走银工序上。走银用的燃料主要有煤油、汽油、天然气。

乌铜走银的技术关键在于“走银”工序,即怎样把银走到乌铜上。不掌握好适当的化学反应原理和热原理,乌铜片上的银将脱落,或乌铜坯将被破坏。从金属的熔点和相融效果来说,把铜走到铁上较容易,而把银走到铜上难度较大。乌铜走银就是以其繁多的纯手工工序造就了其细腻入微的纯美艺术品位。







图51-54
传统大漆调制:

    先把桐油熬熟,入朱砂调成糊状,边磨边搅动,温度不能过高,研磨越细色彩越鲜艳,不要过快防止发热。注意色粉比例要全部溶入。
研磨后按大致1:1调漆液,人工漆按2:1,搅拌均匀,虽用虽配,否则会干掉。调漆时,漆多则色黯淡,色多则影响结膜、干燥、硬度和光泽,会出现不干、起泡、附着力差、不能打磨、脱落等现象。依漆的质量而定,自己控制一下,做鞘费漆没有量,漆损耗多。
刀剑鞘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于年代久远的刀剑鞘,可能有的已成多块碎片,有的外层所包的牛、羊、玳瑁皮、鲨鱼皮……皮质老化腐烂,还有的是制成刀鞘的木料发生干裂或湿烂……不同的问题处理方法不同。(图55——图61)











图55-61
曾经有一位刀友,刀鞘已碎成十五、六块,为了尽力保存和回复其原有的风貌,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将它成功修复(这样做工就像表一副古代破碎的字画一样)。一开始先拼,然后再接,斜接、横接、竖接、卯接多种方法使用,细心观察,同时还必须注意存留部分的腐烂程度。对于老木料就需使用昂贵的鱼膘胶粘合。粘合后用从民间收购的古旧的,但无烂处的较好的老羊皮包皮。如果老皮实在难觅,可以用经过化学处理的披麻刮灰的大漆皮代替,修复效果一样不错。(图62——图78)

































图62-78
老刀剑配鞘、配装完毕后装需要做旧,做旧方法多种多样,达到原有的皮壳做发黑或古铜色氧化处理,主要方法有煮黑法、氨泡法,熏烤法、130b涂刷法、硫化鉀热涂法,二氧化硒发黑法等。

氨侵法:用一较大带盖的塑料桶配氨液,一般1L浓氨水300ml去离子水加以稀释,溶入20g碱式酸铜,器物放在液内,容器密封盖严,一昼夜后取出观擦,根据铜质,有些变黑亮,即可取出。如效果差些侵泡至满意为止。注意化学纯的浓氨水若不稀释,侵泡铜装时间过长,会将铜器咬蚀的糟糠酥脆,侵泡时注意观察。

铁装法:主要是以弱酸清洗或其他化学做旧方法,潮湿通风处慢慢着色做旧,铁装我们一般采用过去的老铁锻打成型,这样的话旧效果明显。

组合需要三点一线,刀与柄的弯度、鞘与刀的吻合度,整体弧度都不可马虎。绑绳后卯花都需一丝不苟。完成一把刀需要锻工、钳工、木工、包皮、研磨师、雕刻、漆艺等一系列环节。(图79)


图79
我接触刀剑复修十几年,为刀友、收藏家修复古刀剑几百件刀剑与杂兵器,修复过程也是在不断在学习,任重道远,我会用自己的修复经验为中国古兵器的修复、保护尽自己微薄之力。(图80——图89)



















图80-89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经验之谈,希望各位刀友能参考及借鉴。
互动讲座 课程检索
(订阅稽古藏兵 查看历史消息)
总19期 收纳第一讲
《中国刀 概论 商周-元》主讲:刮胡刀王
总20期 收纳第二
《古兵的维护及保养》主讲:胖东家
总21期 收纳第三
《战汉铁刀剑收藏浅谈》主讲:龙哥
总23期 收纳第四
还是锤子好啊》主讲:老独
总24期 收纳第五
《日本刀 概论》主讲:老六
总25期 收纳第六
《稽古群规 详解》主讲:胖东家
总26期 收纳第七讲
《龙纹的辨识》主讲:不戒
总27期 收纳第八讲
《清代筋角弓、箭文化浅析》主讲:周晓初
总28期 收纳第九讲
《猎头族和他们的武备》主讲:纳兰
总29期 收纳第十讲
《鞭锏》主讲:老独
总30期 收纳第十一讲
《明代与清代刀剑概论》主讲:刮胡刀王
总31期 收纳第十二讲
《从藏族冷兵器看汉藏关系》主讲:不戒
总32期 收纳第十三讲
《中国古代冶金和锻造技术及兵器制造》主讲:汗青
总33期 收纳第十四讲
《明清刀剑修复浅谈》主讲:刘文涛
总34期 收纳第十五讲
《乌兹钢的花纹》主讲:纳兰
我们是由国内最具专业性的古兵论坛“翰龙雅集 武备堂”的新老藏家为班底组成的专业微信群体,更多古兵精藏尽在“稽古藏兵”
添加微信:17013 欢迎您的加入
翰龙雅集 - 稽古藏兵APP火热上线
下载方法一
点击图片,长按后识别二维码下载

下载方法二
苹果用户在APP Store中搜索“翰龙雅集”
安卓用户在百度、91市场中搜索“翰龙雅集”




翰龙雅集武备堂官方微信群

微信:17013 欢迎您的加入


    关注 微文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