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滩规划掠影:SOM+SWA

 

前滩位于黄浦江沿岸,通过四通八达的地铁线和全上海紧密相连,也是目前上海仅存的一片滨江未开发区域。2011年1...



前滩位于黄浦江沿岸,通过四通八达的地铁线和全上海紧密相连,也是目前上海仅存的一片滨江未开发区域。

2011年10月,浦东新区政府举办了一次国际竞赛,有查普门泰勒、中规院等公司参与,而SOM最终中标..

故事就从SOM开始讲起....
SOM的设计概念
总体来讲,SOM认为黄浦江是本次设计的重中之重,在浦江的基础上,衍生出指状渗透的概念。
方法论: 借助已被成功证实的事实,作为逻辑的起点。
为此,SOM在项目中按三步走,来推导概念...

第一步.理清黄浦江沿线的脉络

黄浦江地处城市核心地段,标志着上海的过去与未来。而整个区域是黄浦江上游的“浦江之心”...

第二步.提出浦南之心的规划愿景
A VISION FOR SOUTH
HUANGPU RIVERSIDE浦南之心愿景
A DYNAMIC FUTURE
BEYOND THE SHANGHAI EXPO
超越上海世博地块的未来活力区


第三步.形成指状渗透的概念

一套科学总体规划设计的组织原则,能够于推动项目进行,而开发的灵活性及框架的弹性是SOM非常注重的...

以黄浦江为主体形成的指状渗透结构
结合弹性的单元框架
以及合理的分地块尺度
形成最终结构


三步走下来,使整个项目步入一套相对令人信服的逻辑体系中。信心建立起来了,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方案的深化了...

SOM的规划方案
从整体的角度看,本阶段的规划任务是:搭框架,留弹性。
制定好规划结构之后,SOM对方案进行了整体深化。他们把主要侧重点放在:开放空间的预留、地块尺度的划分、交通的组织上。

在这点上,SOM仍然是按三步走:


1.系统性的交通连接

建议沿滨江开发地块设置快速公交或有轨电车联系,通过快速交通串联起浦江东岸地区,形成一条顺畅的南北通路。



建议将与多条轨交线路会和的轨交站点落位在场地中,提高了各地块的可达性。



建议形成多样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多样的交通方式,减轻道路交通的压力。



2.小尺度的地块划分其实,SOM思想核心就是地块的尺度,人性化的地块尺度是影响城市活力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前滩地区与陆家嘴地区地块尺度对比


可以发现,与陆家嘴地区相比,前滩地区的地块尺度更人性化。SOM在《九项原则》一书中,曾指出,步行者对于街区的尺度是有体验要求的。

小的地块尺度,还可以提高地块的兼容性,城市活力...







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SOM的地块划分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下图为单元地块




下图为开发强度(大疏大密)




3.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的控制是整个项目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也为未来进入景观设计阶段留下的伏笔...
清晰的功能






为未来景观设计留足了空间


总体来讲,SOM的规划给下一步的景观设计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SWA的景观衔接
方法论:做好场地“内外,内内”衔接工作
SWA在SOM提供的规划框架下进行景观深化设计:



他们的着眼点是在红色以外的区域。

SWA将五大片区分为,生态前沿、艺术前沿、都市前沿、社区前沿、青年前沿等功能。这五种功能是结合场地特征,与SOM的功能分区综合设计的。





其实,如何原汁原味的保留规划的特点,同时发挥出景观的优势,是此类项目的难点。

而SWA概念把主要精力就放在上述要点上了....





SWA的景观方案
方法论:用领先的意识与技术压到一切


SWA方案在衔接好上位规划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新技术、新理念的研发上。这也与这片区域本身的诉求相吻合...

下面简单的介绍下这五大片区:

1.生态前沿

利用水体净化技术形成具有示范性的景观标志。







2.艺术前沿

以大地景观为主,形成“酷炫拽”的艺术氛围。









3.都市前沿

以体育设施为主的都市服务功能片区。









4.社区前沿







5.青年前沿







总结
SOM规划先行,留足弹性,并且给控规编制,景观设计预留了充足的余地。同时,SWA的衔接与超一流的技术研发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控规土地使用


开发情况



很多公司都在谈规划的框架制定与弹性预留。但多数情况,我们连制定什么样的框架,预留什么类型的公共空间都没搞清楚,你说咋去指导下位规划呢?

来源于正反面儿(公众号ID:wutebao)



·↑长按此二维码关注 ↑


    关注 树人景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