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村的故事》读后感

 

全文都是复制黏贴。...

政策和人生一样充满戏剧性
——《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书评


深夜读完此书,只觉生命的阴差阳错离不开时代,也离不开生长的环境。这本台湾学者所撰写的不长的书,几乎一读就放不下了。和一般的社科类书籍不同,比起上上周刚读完的、只比这本字数多那么一些的《大分流》之类而言,这本书实在是无比生动,几乎没有深奥艰涩的理论和阐释,以至于我读的时候几次差点把它看作是一本叶文德人物传记式的小说,读到会心处甚至会忍俊不禁。例如,作者(叶书记)时常会做一些玩笑式的比喻,“就拿田鸡吴来做例子就好。假如一个中国字就像西瓜一样大,那吴良总共认得的字还不到两篮扁担!”实在是妙趣横生,令人过目不忘。

起因是这本书的作者黄树民教授要做一个关于人类学的研究,而位于厦门近郊的一个村——林村,就成了黄教授生活之处。似乎书中并没有按照采访内容的顺序书写,而是重新加以整理,把叶文德书记的一生作为时间线贯穿全文,以他独特的视角来描绘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末这半个世纪波澜壮阔的政府政策和对林村几代人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作者的写作手法就是以小见大,把一些复杂的道理,通过叶书记之口,就以很简洁明了的口语化表达处理得很清楚了。也通过一个当时人口不过1000左右的小村,写活了一整个中国,读完这些栩栩如生的文字,仿佛感觉这些事在中国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

例如,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问题不止出在政策上,其实问题的根源还要更深:这关系到一个人怎样看待这个社会和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社会不能建立在互相仇恨的基础上。而强调阶级差异却正好鼓励大家互相仇恨。”其实在第三章中,作者描述了从1951年土地改革到1954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三年间政策给林村人生活的带来的巨大转变。除了被划为中农的叶书记一家,无论是曾经生活优越的胖林、差点遭难的万立,还是热爱投机的吴氏兄弟等,都躲不过时代的洪流,躲不过政策变换后带给他们的角色反转、福祸反转、命运反转。每个经历过那段时光的人的生命都很富有戏剧性。而叶书记的分析极其具有哲学思辨的光芒,竟可以透过对这些人(也包括他自己)生活的分析,得出这样深刻的道理来。究竟是阶级敌人还是值得同情的对象,这样一个问题,往往会使普遍简单、淳朴,而又自私、短视的农民们互相敌对、仇视,互相批斗,仿佛可以借着政策改革的名头以泄私愤,最后造成互相伤害。不仅这三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也使村民们陷入这样的深渊,“政治狂热对人性的伤害非常大。由于处在一个不断地倾轧斗争的环境之中,许多人变得冷酷无情。”实际上,这些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气候条件不是最好,这点无可厚非。但这只是真正起因的一小部分而已。据我的观察,我不得不说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人为疏失。”正如叶书记总结的那样,完全没有必要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人本来就生而不平等;有的人比较聪明,有的人比较勤快。如果我们处罚那些工作勤快、积存财产的人,奖励无能或是懒惰的人,就等于在传达错误的讯息给大众和下一代。”真是句句鞭辟入里。农民生而具有的劣根性使得他们对待政策、对待政府人员、对待有权有势的干部如同斯德哥摩尔症候群,最后不仅没有实现所谓的共产主义理想,还对每个人的命运和人生观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在书中,其中有一些看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很耐人寻味。比如说叶书记对于集体公社的看法。叶书记认为集体公社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好,但狂热的政治崇拜、客观上劳动力的缺失使它看上去像个错误。与此相反,大跃进就是有问题的,因为本身制定的目标就是不合实际的。“在私有制下,要将全村的资源根据合理的计划重新予以分配,必定会遭受多重的阻力,上述(指淹耕田、修水库等)的目标恐怕无一能够达成。”大部分人可能对于那段时间的政策是抱着批判态度的,但是叶书记却能分辨出本质差别,从实际出发,讲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提醒我们不要一棍子打死那段时间所有的政策,而是要结合实际冷静分析,每一个政策失败必然有它的缘由,且必然是不同的缘由。政策的变迁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不然很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总而言之,叶书记、作者大多情况下都能冷静地描述每个史实、每个政策、每家每户因此受到的影响,客观公正又一分为二,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另一种视角。

参考文献

(1)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关注 奕若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