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父母还要资格考试,你的成绩会如何?

 



喜欢我就点我吧~

本文由主编陈琳原创,欲转载者,请后台回复“转载”今天,我们来说说“原生家庭”这个话题。

1
为人父母

你后悔过吗?

在国外版知乎Quora上面,有个比较另类的问题:“后悔做父母是什么样的体验?”下面有一个匿名答案得到了共6900多个赞。

内容是这样的:

“我是一个爸爸,但我真的一点也不享受成为爸爸,我甚至非常厌恶这个角色。

有了孩子以后,我一直没能走出重度抑郁情绪,依靠药物维持情绪。

在成为父亲之前,尽管我在孩子中间很受欢迎,我也很喜欢和他们玩,但我很明确地知道,我并不想做父亲,好在我妻子刚开始也是这样想的。

可是好景不长,她在快到40岁的时候,开始萌生出强烈的母性,无论如何也要做个母亲。

在那个年龄段,我们自然受孕的几率已经很小,所以我们尝试了好几次试管婴儿。最终,在耗费了巨大的金钱、时间和情感以后,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

毫无疑问,这一切就像是个美好的故事。

然而,我却开始陷入了抑郁情绪,以至于必须去看心理医生,服用抗抑郁药物。因为,有了孩子的生活,完全失去了自由安排的权利,我儿子就像所有小婴儿一样,需要24小时的照顾,没有一天休息日。

我很久没有和朋友见面,连出个门都要准备很久,而很快就得回家。如果儿子生病,我们就没法去工作。我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等儿子大了一点,事情好像看起来变轻松了,但仍旧有很多麻烦事要家长去做。比如参加学校活动、带孩子去他朋友家玩、为孩子的比赛助威等等,每周都有无数的事等我们做。我知道很多家长都很烦,但很少有人真正说出来。

我的心理咨询师告诉我,我不喜欢成为父亲这件事,并不是个例,这是个很普遍的情况,只是太少有人肯承认自己并不喜欢成为父母。

我说我不喜欢做父亲,并不意味着我不爱孩子。相反,我把孩子照顾得很好,我想让他有好的生活,我甚至希望,有另一个人来享受爱他、照顾他的生活。

可是我,自从孩子来临,我真的一点也不快乐。我只是在说实话,就像是你按照一个剧本日复一日演戏,还要假装对你并不喜欢的事情有很高的热情,这个真的很痛苦。你只是想解脱出来,轻松地做自己。

我和妻子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糟糕。我感到更加压抑,甚至有自杀、离家出走的想法,可我不想抛下儿子不管。尽管我极度讨厌自己现在的情况,可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忍耐到他18岁。希望随着他长大,能让我感到轻松一点。

我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是想和两类人澄清一些事情。

第一类人也许会想,'我并不怎么想要小孩,但既然每个人都说我应该赶快要孩子,没准等生了孩子我也会很喜欢他'。我想告诉他们,这只是有可能。但如果你真的不爱孩子,生了孩子也不会改变什么,你的生活只会变得一团糟。

第二类,就是那些可能会指着我鼻子骂'你怎么可以说你不爱自己的孩子!'。其实,我并没说我不爱他,只是他的到来,给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是压抑和沉重,而非快乐。尽管如此,我还是在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并希望我的不快不要影响到他的成长。

我现在的处境,就是几乎没有为人父母的朋友会支持我、理解我,即使我已经到了精神分裂的边缘。他们想不通,孩子不是上天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吗?为什么还有人对上天如此伟大的恩赐毫无感恩之心?

我无从回答,只能告诉你,这就是我。”



这是一个父亲的独白,他在社交网络上告诉人们,他身为一个父亲,却一点也不喜欢做父亲,无法真正爱上自己的孩子,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到底是谁这么奇葩?

他隐去了名字,没人知道他是谁,他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因为明白这个答案一定会引得人们向他扔石头。

在答案的评论中,除了个别质疑、谴责的声音,很多人都在感谢他如此诚恳的讲述。因为即使有人会厌恶自己成为父母,也缺乏勇气将内心想法说出来。

相信做父母都有类似感受,那就是——一个孩子的到来,确实会改变一个家庭的轨迹,不仅会打乱全家的生活计划,还会吞噬父母的个人空间和自由时间。很多产后妈妈,在产后一段时间内都进入不到角色,甚至患上了产后抑郁,也是因为自己很难一下子适应如此亲密的母婴关系。
也有的人,对于孩子的报到感到十分恐惧。因为一旦你做了成为父母的决定,那就意味着将有一个生命与你产生长达一生的联系。即使你的前面那二三十年和他毫无瓜葛,但你生命的后数十年,都将与他脱不了干系。

对于孩子,也是如此。我们并没有在生他之前征求他的同意,就将他带入了我们基于自己选择而组成的家庭,他在这一点上毫无主动权。而且在他18岁成年之前,都将牢牢地与我们绑在一起,依附于我们才得以生存。成年以后,也会以或远或近的距离和我们保持亲密关系。

从某个意义来说,建立一段亲子关系,就好比一场赌博,你不能预知收益,也无从估计风险,甚至具体时限也没有答案,不管好坏,都要愿赌服输。

那么这样说来,生一个孩子,成为一个父亲或者母亲,似乎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决定都需要再三斟酌考虑。无法退货,也无人负责保修,质量的好坏都需要自己承担。大家都是在无数未知中,跌跌撞撞学习做父母。

我曾经思考过,生孩子前如果要考核父母能力的话,考试内容应该要考察这几点:





假如还有专业背景要求的话,那还要加上这几个领域的知识:



可见,如果要求人们考核通过才具备做父母的资格,那么世界上一大批人就与这个身份无缘了。

这份工作的高要求、高风险、低回报、超长期,一定会让很多人面对教养难题时手足无措、悔意顿生。我想,你也曾在某个凌乱、狼藉的时刻,恨不得自己没生孩子吧?但是,一般人的情绪来袭也只是暂时情况,等到引发不良情绪的时刻过去,依然会对孩子萌生浓浓爱意和歉意,希望上天并没有听到自己的懊悔之辞,不要剥夺自己为人父母的快乐。

然而,世界上真的有一部分人,是从内心就无法爱上孩子的。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已经被心理学家武志红称为“全世界第一大谎言”。也真的有很多人,根本无法爱上自己的孩子,或者说,是不知道怎样去正确地爱。

毫无疑问,父母的爱,能够促使孩子在心智方面得到发展,还能使孩子发展出独特的人格特质。

心理学家界定出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包括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温暖表达——

一个微笑,或可以表示“我懂你”的眼神;

身体上的亲密接触;

对孩子的充分尊重、考虑;

耐心与温柔:

真正站在父母的角度,努力积极回应孩子。



明白如何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根据孩子的状态和需要,去调整自己的感情和期望值。孩子在婴儿期时,母婴之间的互动就已经十分重要,因为这样的互动会提供给婴儿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让他学会如何管理情绪,以及如何发展出自己的同理心。

一名叫做Rober Firestone的心理学教授就写道:

“在向我求助的家庭中,绝大多数对孩子有过不良行为的父母,都非常恳切地表示自己是爱孩子的,肯定是为孩子着想的。这也不假,他们的确在尽自己所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

但更准确的说,他们其实根本不具有爱的能力,也不知道怎样去爱孩子,更不能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满足他的真实需要。无论他是怎样为孩子好,有些人始终无法为成为父母做好准备。”



这位父亲是个极端例子,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是因为童年遭遇、原生家庭问题或个人特殊经历,抱着对后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做出不要孩子的决定的。

2
原生家庭的问题

束缚住你了吗?

举个我身边的例子吧。

大学时候我有个室友,与我每天和爸妈煲两次电话粥相比,她和父母打电话的次数少得可怜,大概两周多才会打一次。而且每次她在寝室和父母打电话的时候,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感情,一般都是电话里问,她简短地用一两个字回答,就像是例行公事,通常要不了几分钟她就想结束通话。

好像也很少听到她主动把生活中有趣的事说给父母听。从她的回答听得出,谈话内容大多似乎都是她父母询问成绩如何,有没有经常去找导师,可不可以申请到优秀学生,以及有没有参加班级活动之类。在我听来,她的父母有点像在关心读高中的孩子,除了成绩,鲜有关心她的大学生活。

也很少听她提起自己的家庭,比起我每天都事无巨细把生活中的事告诉爸妈,她更喜欢和自己的朋友们一起聊天,聊的时候语气也更为亲密和放松。

那时的我,其实还没有把自己当作成年人,而是依然把自己当作爸妈的小孩子。没有足够成熟,想问题也比较简单和幼稚。所以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多同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都应该是没什么隔阂的,更不能理解为何室友和自己父母的关系那么淡漠。

当时我还以为,是她的过于独立让她主动疏远父母,并不是她父母的问题。那时的我,还对“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这一论断没有半点质疑。

所以,当她明确告诉我自己未来不会生孩子时,我又着实惊了一下,并说出了现在看来十分白目、愚蠢的话。

我问她:“为什么不要孩子呢,老了不会孤独啊?“

这也是一般思维比较直线的人会问丁克家庭的话。

她当时说:“我不明白人为什么会孕育下一代,你不觉得小孩子很烦人吗?而且我也没觉得我会喜欢孩子,如果不能喜欢他,我宁愿不生,免得生下来也不会爱,害了他。“



当时我被她的一番话惊得一愣一愣的,自小和父母没心没肺惯了的我,自然会幼稚得以为所有亲子关系都和我自己与父母一样,亲密而自然,也简单地以为生孩子是人类自然规律,人人生了孩子都能自动具备爱孩子的能力。所以丝毫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

我们之间关于孩子的讨论很快就结束了,因为我其实也没想过为什么人要生孩子,也根本没想过自己有了孩子会是什么感觉。大学女生的生活被学业、社团、实习计划填得满满的,没空去考虑这么宏大又遥远的问题。

直到近几年,我读了几本心理学领域的书,了解了关于原生家庭的内容后,才渐渐明白她为什么会和父母疏离,以及她为什么要决定不生孩子。现在看来,我的室友简直太了解自己了,而且也很为自己和自己的后代负责,比当时幼稚的我成熟多了。

为什么呢?

我认为可以从她的童年得到一丝答案。



从她零零星星对于童年和家庭关系的描述中看得出,她很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被寄放在爷爷奶奶家。后来回到家以后,她爸爸经常工作在外,妈妈工作也比较忙,所以她的家庭经常是聚少离多的。加上她说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好,分居久了,家庭氛围就更为冷清了,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疏离。

她是否在离开父母的日子经历很多痛苦,我不得而知,只是本能地想,那么小就远离父母,应该是痛苦过一段时间吧,心底有了软肋,也就会长出坚硬的铠甲。如果对父母的亲情保持较低的期待,以免得到更多的失望和伤害。

如果一个人遭受的童年创伤一直没有得到修复和解决,他会很容易无法与孩子和谐相处。尤其当孩子接近他自己遭受创伤的年纪时,他们会无意识地拒绝向孩子表达爱意,或者对孩子产生过度补偿。无论是拒绝爱意还是过度补偿,没有一种对孩子是有利的。

比如说,因为孩子的哭泣或悲伤,会使家长回忆起自己幼年的痛苦,因此当孩子哭的时候,一类家长会用武力或恐吓来阻止孩子哭泣,另一类家长,则会用相反的方式来阻止哭泣,如用物质过度满足孩子,来达到尽快结束哭泣的目的。

尤其很多中国家长,最见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就开始心烦意乱,立马大声恐吓,或者打得孩子不哭。更有甚者,有些地方老人看到孩子一哭,会立马塞一把盐到孩子嘴里,以此来阻止哭声。孩子往往是因为害怕而停止了哭泣,他们内心的情绪没有机会得到自由释放,长期下来反而会影响日后的情绪表达。也就是武志红老师一篇文章中说的:“孩子,我可以打你,但你不能哭。”

大人害怕孩子哭泣,实则是怕触发自己内心的恐惧焦躁



家长没有允许孩子的情绪自由释放,而是将自己的感情防御目的放在了孩子前面。长此以往,他们会越来越无法察觉孩子的真实情绪,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百害无一利。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如何,会影响他具有怎样的性格,以及他的人际关系和其在衍生家庭的相处模式。他在自己所组成的衍生的家庭,具有怎样的行为模式,都可以从原生家庭窥知一二。

同样,他对孩子的看法,也可以从他自己同父母的关系中得出答案。如果这个人在原生家庭中得到了充足的爱和安全感,和父母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他对于后代的看法也会是比较积极,也会具有了健康的爱的能力。

而相反,如果这个人并未从原生家庭得到所需的爱,他就没有具备充分的爱的能力,也会使自己形成一直自我防御机制,来防止自己受伤。如果和亲人没有亲密关系,他会很容易把关系很好的朋友当作亲人,来弥补自己的感情缺失。
 
当一个童年缺失了爱的人,在未来拥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就不容易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在孩子需要他的时候,他会把自己“内在的被忽视的孩子”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过去不被爱、远离父母的孤独感觉又被触发,所以也会本能地拒绝给出自己的爱。

这一点,也许可以解释文章开头那个父亲不爱孩子的原因。孩子对亲密感的索取,唤起了曾经缺爱的自己对亲情求而不得的绝望感,所以他窒息、恐惧,只想远远逃离。

如果这样的父母无法真正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孩子也很可能成为父母亲手打造的受害者,在经历数年对父爱母爱的苦苦求索后,在内心留下一个永远填不满的坑。

一个缺过爱的孩子,他的职业选择、人际关系、伴侣选择,以及亲子关系,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虽然我对室友的童年知之甚少,但也可以判断,因为她年幼时不被父母亲自抚养,所以很可能没有打好亲密关系的基础。而成长中也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彼此关系不好,她的家庭关系没有得到修补,依然和父母没有形成亲密的关系。

所以她的亲情淡漠也是情有可原,我不应该愚蠢地认为是她不爱父母。

她关于孩子的论断,我现在也非常理解她。她那么早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适合有孩子,明白以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经历,很难发展出对自己孩子的亲密的爱,而抱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也避免自己再制造一个缺爱的孩子,她早早就决定不要孩子。这对于当时还大二的她来说,思想已经很成熟了,也有先见之明。

我不知道她现在对于孩子的看法如何,也不知道未来的某个阶段,她是否会改变自己的决定。我只想说,只要能为自己的决定负责,选什么都是个人的自由,丁克只是为自己和自己爱的人负责,并没有侵占别人的资源和利益,不应该被任何人道德绑架。

至于养老,有孩子也不见得晚年无忧,何况未来几十年,国家的福利体系应该会建立得更为完善吧,加上少养一个孩子所能拥有的储蓄,养老应该足够了。

一个能自由选择的社会,人们的幸福感才会更高。

2
原生家庭有问题

就不改变自己了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童年的缺失,我们每个人的父母,也都无法避免有自身的问题。

但同样都是原生家庭不完美的人,却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有些人并没有充分了解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家庭轮回”这个概念,在自己有孩子后,还会不由自主地制造痛苦的轮回。

还有些人,及时意识到了自己从原生家庭中带来的问题,并在一番痛苦的自我剖析和思想震荡后,与曾经纠结、拧巴的自我握手言和,也与过去的伤痛正式说了再见,最后逐渐摆脱原生家庭中令人不快的影子,从而以全新我的自我行走世间。他们也自然能够用更多的爱,去滋养自己的小家庭。

简而言之,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治愈自己爱上自己,然后才能有健全的能力爱家人、爱孩子,制造一个健康的家庭“轮回”。

我们可以从我室友的例子中得知,父母缺乏亲密的关系,会间接地影响到了孩子的性格和对婚姻、家庭的看法。所以,如果夫妻之间能够相互欣赏、尊重,那么孩子也会从中习得正确的家庭观念,等他未来有了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模仿并延续父母的相处模式。

“家庭中第一位的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说的也是这件事。毕竟,我们不光要为孩子智力教育负责,让他取得我们期待中的成就,还要努力使他拥有健全的性格、正确的三观和理性的行为模式。



没有谁的原生家庭是完美无瑕的,就像没有一个人能具备人世间所有的美好品质。 有了孩子以后,我们都会经历一番不太快乐的自我认知,甚至曾经对自己自信的部分都可能轰然倒塌。

几乎所有父母都会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爱孩子,但仍有一些无法以正确的方式去爱。还有内心根本无法爱上孩子的父母,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和自我怀疑,而自欺欺人地说“我爱孩子”。但孩子才是父母人性的照妖镜,父母企图深藏内心的所有弱点,都会在孩子面前暴露无遗。

真正健康的爱,也只能由心理健康、人格独立的成年人去提供,“爱孩子”的意念,也只有配合以爱的能力,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我也在知乎上看到许多人现身说法,描述了自己所经历过的痛苦的童年经历,以及父母的性格缺陷对自己造成的长期伤害,我感到十分唏嘘。如果你看过美剧《犯罪心理》,你也会感受到,很多连环杀手之所以精神分裂、性格扭曲,是因为他们曾饱受虐待、漠视,或长期被强势父母高度压迫的原因。

种种触目惊心的例子让我明白:世界上不合格的父母太多了

这个不需要任何考核和证书的职业,偏偏是要求最高、最难做好的。



就像昨天有位读者留言给我们:

伊坂幸太郎说: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16岁尚未明白责任为何的少年少女都可以做父母,20岁还没过完青春期的莽撞青年也可以做父母,但他们的孩子,会受到成熟、理性的教育吗?可想而知,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孩子正在遭受着心理和身体的创伤。

这些看到的和听到的,都让我更加感到自己身上责任的沉重。我们很难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对他们可能造成的影响。当我们真正看到孩子深陷痛苦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晚了,因为他们要想要消除痛苦,就势必还要再经历一次痛苦的自我救赎。所以,为什么不在自己这一环就阻断负面影响的传递呢?

尽管也有不少人说,原生家庭已经无法改变,所以自己身上带着的负面影响也很难轻易消除。

诚然,在很多情况下,做出自身改变的确很难,但这不能作为我们不肯改变和成长的借口。你身上的有些缺点,也并非都要归罪于童年经历与原生家庭,正如我们在《科学研究告诉你,邱莹莹怎样才能成为安迪》(回复“安迪”即可得到)一文中提到的,“成长型思维”相信努力、进取提升,而“固化型思维”让人默认差距、无心超越。

如果你身上也有原生家庭遗留下的问题,你依然可以用“成长型思维”激励自己努力改变。



那么,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呢?

我们谁都知道,改变性格非常之难。但如果目前的性格已经让我们遭受很多痛苦,甚至陷入非理性情绪时,改变自己就变得刻不容缓。

用我自己非常喜欢的儿童教育学博士Dr. Bing的话来说:

这时候就要回想导致这种糟糕行为的早期体验,然后认清这种情绪模式的逻辑谬误,强迫自己面对、而不是逃避它。

而当自己临近问题根源的时刻,也就是自我疗愈的开始,这时我们可能会经历情绪的汹涌澎湃,甚至是失控,但经历这一刻以后,我们的负面行为就会悄然改变,从而消除了对后代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我还想和正在经历自我认知震荡期的家长们说,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自己存在从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你就已经很棒。没有完美的家庭,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深藏内心的弱点,当这些弱点被你自己看见,就已经是走向治愈的第一步。

如果你看了《透析童年》这本书,也可以去花点时间梳理自己的童年经历,分析自己的原生家庭,回忆自己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并将你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自己原生家庭中的点点滴滴做个比较,或许你会发现自己的一些硬伤来自于何处。

最后,请不要忘记,你并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必要时请寻求家人的理解,或者心理咨询师、家庭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本文为主编陈琳原创,如需转载者请按要求转载。发现抄袭者,立即举报。

关于我们:7080家长,由一群清华、北大毕业生建立,专为中国中产阶级家长建立的学习、交流圈。我们为您提供教育领域最新干货,不鸡汤、无废话、三观正。和你一起,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ID:jiazhang7080
在后台回复“青春期”,了解为什么青春期孩子那么难搞;

在后台回复“医生”,得到《只有医生知道》系列pdf版本;

在后台回复“棉花糖”,查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在后台回复“安迪”,看邱莹莹如何变成安迪;

在后台回复“欢乐颂”,查看对《欢乐颂》的深度解读;

在后台回复“平等”,可得到《不平等的童年》pdf版本;

在后台回复“焦虑”,查看中国焦虑的中产家长如何解决问题;

在后台回复"学历”,查看怎样反驳”读书无用论“最有力;

在后台回复“逆袭”,查看普通人如何逆袭

在后台回复“名校”,获得有关名校的观点

在后台回复“减负”,获得《素质教育、学生减负,影响的是普通人家孩子》

在后台回复“寒门”,获得《寒门学子:进得去的名校,抹不去的阶级烙印》

在后台回复“中产”,获得关于中产阶级家长的深度解读;

在后台回复“教养”,获得《教养的迷思》pdf版本;

在后台回复“”,获得关于“富养、穷养”的观点;

在后台回复“高中”,获得万维钢作品《高中,是个把人分类的机器》

专注于7080中产阶级家长

ID:jiazhang7080

微信ID:jiazhang7080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心照不煊的莼美时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