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室内乐 勃拉姆斯单簧管 大提琴 钢琴三重奏

 

勃拉姆斯所创作的这首三重奏所对应的关键人物就是勃拉姆斯的好友、单簧管演奏家理查德·穆菲尔德(RichardMühlfeld),正是在穆菲尔德的帮助和指点下,勃拉姆斯晚年的四部单簧管作品(三重奏、五重奏和两首单簧管奏鸣曲)才有了问世的可能。...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作曲家费尽心机将一切可能使用的高超技术与每一段音符相结合。或是在键盘上,或者在提琴的指板上,或者是在人声中,无所不用其极,处处令人惊叹。自然,这样的作品无论如何都会在音乐史上留下一席之地的。有趣的是,我们可以注意到,每一代演奏家杂技般的高超表演,被传承到下一代时,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普遍化的技术标准。

而还有一种伟大的作品就有些不同了。作曲家的重点不再是纯粹的技巧,转而去关注能不能在乐器中开拓一片新的审美天地。他们或者是大大丰富了乐器的音色,或者是重新定义了某一种乐器的作用,又或是通过细密微妙的节奏控制或者分句赋予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某一类旋律崭新的表现力。也许,我们可以将他们称作真真切切影响某一种音乐体裁和领域的作曲家。

那么,这一类大师的灵感从何而来呢?在我们熟悉的人物中,有大提琴家卡萨尔斯、中提琴家特尔蒂斯,以及二十世纪上半叶重要的英国双簧管大师列昂·古森斯(Leon Goossens),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位都将各自所擅长的那件乐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与其说演奏家影响了乐器本身,不如说他们促动了更多的作曲家,来关注某一件乐器,为它创作,从而掀开历史的新篇章。



勃拉姆斯所创作的这首三重奏所对应的关键人物就是勃拉姆斯的好友、单簧管演奏家理查德·穆菲尔德(Richard Mühlfeld)。据说,正是穆菲尔德高超的吹奏技巧激发了作曲家的灵感。在勃拉姆斯的回忆中,穆菲尔德称得上他所听到过的最杰出的的木管乐器演奏者,没有第二位同时代的单簧管演奏家能比穆菲尔德更适合这部作品。实际上,正是在穆菲尔德的帮助和指点下,勃拉姆斯晚年的四部单簧管作品(三重奏、五重奏和两首单簧管奏鸣曲)才有了问世的可能。穆菲尔德最初学习的是小提琴, 后来在服役期间担任军队管乐团的独奏单簧管,1884年以乐队首席的身份参加了拜罗伊特音乐节,获得了瓦格纳的亲自嘉赏。1891年,勃拉姆斯首次在现场听到了穆菲尔德的演奏,激发起了浓厚的兴趣,便开始与他探讨单簧管上的诸多技巧了。据说,勃拉姆斯常常会在钢琴边与他合斯波尔(Spohr)的单簧管作品。就像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就是作曲家与著名单簧管演奏家施塔德勒(A.Stardker)亲密友谊的见证,卡尔·玛利亚·韦伯单簧管作品的出炉同样离不开当时的德国演奏家贝尔曼一样,勃拉姆斯的单簧管作品必须要感谢穆菲尔德的存在。

小编今天为大家搜集了众多名家对这个作品的演绎,尽情欣赏吧!
前柏林爱乐乐团单簧管首席Karl Leister与前柏林爱乐乐团大提琴首席Wolfgang Boettcher、钢琴家Ferenc Bognár合作录制
旨在发掘被遗忘的18世纪大师级单簧管作品、拓充单簧管曲目的德国单簧管演奏家Dieter Klöcker与前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弗赖堡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Christoph Henkel、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大学钢琴教授Claudius Tanski合作录制



德国单簧管演奏家、单簧管女王Sabine Meyer与奥地利大提琴家Heinrich Schiff、奥地利钢琴家、贝多芬勃拉姆斯专家Rudolf Buchbinder合作录制



美国单簧管演奏家、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教授Richard Stoltzman与华裔美国大提琴家马友友、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教授Emanuel Ax合作录制,这张专辑在1996年获格莱美最佳室内乐演奏奖



英国单簧管演奏家、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Alan Hacker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巴洛克大提琴教授Jennifer Ward Clarke、钢琴家Richard Burnett使用古乐器合作录制



Pierce-Aomori二重奏(单簧管演奏家Hideaki Aomori、钢琴家Joshua Pierce)与大提琴家Daniel Barrett合作录制



瑞典单簧管演奏家Martin Fröst与哈根四重奏大提琴家Clemens Hagen、挪威钢琴家、格里格大赛金奖得主Leif Ove Andsnes合作录制

【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有惊喜☟☟☟



喜欢请点赞


    关注 Clarinet梦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