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族传统节日(二)

 

阴极之至,一阳始生。各位的冬至过的好吗?...

内涵及意义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这首诗是冬至节诸多诗词里颇为动人的一篇,诗风祥和中正,节俗生动细致,宫中女工比常日将增一线之功,河柳山梅皆隐有春日之意......这些琐碎的喜忧悲欢正是我们先人的信仰之处。传统是什么?传统就是延续,就是传承下来的琐碎习惯中生生不息地延续生活。

冬至节,又名冬节、亚岁、如正、新正、交冬、贺冬、长至、短至、消寒节等。

众多古老的华夏传统节日不像西方那样单纯来自人文纪念,而大都可以关系到天象与岁时节令。在华夏先民眼中,节日的意义首先是一种顺应天时的活动总动员。随着祭义在华夏生活中悄悄异化,天神祭逐渐让位于人鬼祭,节日人文气息才逐渐占了上风,节日便得热闹起来。

冬至节没有沿袭这种形式,它的人文气息在岁月意义之下,可以说,冬至是传统节日中最典型的岁月节日了,它在深谙阴阳之道的先人眼中是二气消长的临界点,是推定历法、音律和度量衡的标准点,所以历来被统治者赋予权威的意义。结果到今天,冬至不像其他节日那么精彩纷呈,在漫长的岁月中,它没有被掺入太多斑驳庞杂的典故,没有太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传说,更多保留着这个节日原初状态的单纯节令意义,不过,正是在这种近乎淡薄的纯净中,我们反而可以接近这个节日源头深处的深意。

冬至日的时间在西历的12月21日或22日。而我们目前沿用的夏历为太阴历,所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在夏历中的具体日子不能固定,它和清明这类节日一样,属于传统节日中的“活节”。对于冬至的解释,目前目前用现代西方天文学历法解释更容易懂一些。在冬至这一天,对位于北半球的中国来说,太阳刚好直射南回归线上,因此使得北半球昼长最短,黑夜最长。切换另一种思维,以华夏文化解释:“冬至”也称为“至节”,因为它不仅是阴极之至,也是阳气始至,同时也是日行南至的节日。冬至日的关键在于一个阴阳消长的微妙节点。自古便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不断生长的阴气终于达到顶峰,阳气停止消蚀,就要回升了。冬至就是这个节点。这边是天地间“冬至一阳生”的微妙,同时,也验证了“物极必反”的天道。
冬至的历史流转

据《尚书·尧典》记载,在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以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冬至最早的天文历法意义非常明确,也很有意义。只是时日遥远,我们已经不清楚具体的至日活动了。

从发现的甲骨文中得到的有关日南至于寰丘上祭祀的记载来看,当时,“至日”“日南”或“南日”就是指的冬至日了。

周历的正月是如今夏历的十一月,冬至日是周历新年,因此周代拜岁和贺冬其实是合一的。周代礼仪大盛,极重祭祀。《周礼》曰:“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一岁之中,至日祭天是很隆重的。

秦汉至魏晋,是我国天文历法系统成熟的时期。汉武帝元封七年,重新测算制定了新历法,即太初历。其中,元旦已和冬至分开。该历在西汉末年经天文学家刘歆改造而成三统历,成为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具有蓝本意义的历法。冬至日依然作为历法测算的关键点。

尽管新历法中冬至已和岁首分开,但“冬至”作为重要的节气,在汉代已依然被列为令节,而且相当隆重。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过“冬节”是自汉代才有的。在冬至前后,皇帝岛百官都停止办公,全部休假来庆贺。虽然仅剩冬节,但似乎还保留有周代元旦的年节气氛。可谓“冬至大如年”,这种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唐宋是中国节日文化的大发展时期,冬至依然与岁首并重,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农、备办饮食,享祀先祖......一如年节。”特别是还放假七天以庆贺。按古代的休假制度,一般十天休沐一次,放假的频度很低,但冬至竟放七天,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

明清时代,冬至沿袭古俗,冬至日祭祠堂之风大盛。

鉴于历史沿革和民众心理,辛亥革命后为顺应民心,曾一度在冬至日设定“冬节”。
冬至在今日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诸多因素下,冬至节习俗同大多数传统佳节一样迅速地萎缩、变异和淡化。大多数人心中,对冬至里日头状况的关心还不及一盘饺子,似乎大多数人心里都有着这样的公式:冬至=饺子(或者汤圆、羊肉汤)。至于那些有趣的“土炭”“葭灰”"履长“”消寒“”干净冬至邋遢年“”晴到冬至落到年“......到如今又有几人记得?


    关注 川大汉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