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学习感悟之“吃”出P.E.T.

 

学习P.E.T.,“吃”出P.E.T.,“活”出P.E.T....



“吃”出P.E.T.

讲师班学习P.E.T.的时候,同学们经常会提到要“活出P.E.T.”,意思是P.E.T.是一门身心合一、言行一致的课程,讲师在生活当中各方面,当需践行P.E.T.。我非常认同这个理念,生活中处处都是P.E.T.的践行。特此记录P.E.T.在“吃”的方面的一些感悟。


同学手绘的教学练习封面

发现需求

P.E.T.渊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要特点之一是它能“发现需求”,而不仅仅是解决问题。和讲师班几位同学一起吃饭,大家各点各的菜。我点的菜和韩姐姐一样,都是金枪鱼寿司。晚上,韩姐姐聊起心理学,随手以这个事情打了个比喻。“有的时候,我们选择的结果是一样的,可是,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内在需求是不同的。比如,我们俩点了同样的菜,但是,问问思考过程,肯定是不同的”。果然,我选择的原因,是因为去日本餐厅,就想起寿司。而韩姐姐,选择时考虑的是份量大小合适,荤素搭配。
有的育儿流派,重视最终“解决问题”,问题最终是解决了,但并没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孩子的需求。孩子,你想吃零食是吧?妈妈不想让你吃那么多。那么,我们来开个家庭会议,制定个大家都同意的方案吧。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同意一、三、五可以吃零食,问题貌似解决了。但是呢,孩子为什么想吃零食呢?并没有深入去探寻。有可能呢,是孩子饿了,放学回来后就想先吃点什么;有可能呢,是孩子谗了,看到别人吃新奇的零食,他也总想尝试下。P.E.T.的方法呢,在解决问题之前,一定要清楚地界定双方的需求是什么。需求清楚了,解决方案更开阔。

从行为主义影响下的权威育儿,到矫枉过头的溺爱,到人本主义探寻需求,平等、尊重地满足双方需求,我们跟随P.E.T.一路走来。



同学购买的戈登公司系列书籍,能体会到对P.E.T.的热爱

双赢,没有输家

学习P.E.T.之前,我家早餐时间偶发“战争”。我家先生爱吃面条,我早餐经常做面条。猴哥也爱吃,可是,猪弟不爱吃。于是猪弟经常抱怨:“怎么又是面条啊!”那个时候呢,我也心有不平,“大家都吃面条,怎么就你老是不满意呢!”我一直以为,需要调整的,是猪弟自己,应该能随大流,别人吃什么,他就应该吃什么。猪弟当然不开心,有时就不吃了。不吃了,那就“自然后果”法吧,不吃是你自己饿哦。以前,这些事情,那些念头,就这样反复轮回着。

后来,学习了一段时间,我不觉得这是猪弟一个人的问题了,不觉得是他需要调整自己了。我开始尊重他的品味,他的选择,会问他的要求,为他提供豆浆、面包等他喜欢的早餐。猪弟吃得多了一点。这些解决方案呢,比我之前的做法有进步了。

再后来,我倾听到了猪弟真正的原因。不是因为猪弟不爱吃面条,而是他不爱吃“我做的面条”。姥姥做的面条,他一样爱吃。再仔细听,他不爱吃我做的面条,有两个原因:第一,我做的面卤不好吃;第二,由于上学时间不一样,哥哥早晨六点吃早餐,我下出面条,等到猪弟七点吃早餐时,我把面条热一下,那个面条,都黏糊糊的了。哦,是这样啊。学习招牌面卤非一日之功。第二个需求真好解决,我使用小锅,“分批次下面条”,额外也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方法扩展到水饺等其他食品上,一次性包出来,饭前10分钟为每个人单独煮,保证每个人吃到刚出锅的水饺。相对于大清早大家都有情绪,我更乐意提前多花那么几分钟。

中午,猴哥爱吃我做的饭,选择回家吃饭。猪弟更爱在学校吃饭,因为有同学一起吃。之前,我曾试图劝说猪弟回家吃,给一个孩子做饭,和给两个孩子做饭,妈妈付出的时间没有什么很大区别。后来转念了,还是满足各自需求吧。而且很快,我也发现了这种步调不一致的好处。中午,成了我和猴哥的“单独时间”,我们俩边吃饭,边单独聊聊,猪弟吃完饭才回家。晚上,猴哥在学校吃,猪弟回家,我陪他找球友打篮球,再一起去姥姥家吃饭。对我来说,这种安排也更轻松。P.E.T.,在“吃”的很多方面,找到双赢、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案。

课程中学员的疑惑,暂时悬搁在停车场里

倾听,需要足够的时间

P.E.T.工作坊里,有“单独时间、一对一时间、集体时间”的讲解,这些是书里没有的内容。这些,也启发了我的联想。有时倾听,需要足够的一对一时间相处。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相处,有时是无法“解码”孩子的信息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对“邻居家两岁孩子的肢体动作,比如拍打床的围栏意味着什么”,我们无法准确解码的原因,因为我们缺乏和TA相处的时间,而TA的妈妈却明白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工作坊期间,有位同学在群里发来清晨菜园的照片。我依次辨识出来:玉米、茄子、辣椒、土豆、豆角、丝瓜、生菜、油麦菜、油菜、葱,西红柿。两三个叶片的玉米,土豆顶着白色的花儿,小葱刚发芽,像些细细的毛发,油麦菜与莴苣嫩芽很像,的确不好分辨。当菜长大,或挂着果实时,会更容易辨识。那么,当线索很少时,为什么我能辨识出更多刚长出来的菜呢?因为,我和各种菜相处了大量时间,更能感知它们的细微变化。我喜欢观察父亲的菜园。在不同的时期去,能看到菜的不同阶段。刚发芽是什么样儿,开花儿是什么样儿,结了果子是什么样儿。大量的时间相处,帮助准确解码信息。倾听,是一种解码,需要足够的时间。“没有大量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只能提供高质量的短时间陪伴”,不是说不可能实现,但对父母实在是个极大的挑战。
找到感受

我有一位很棒的妈妈。她很会做饭,就培养出一个什么也不会做的女儿。我有一位很棒的先生。结婚时他说他会做饭。后来,就像大部分的故事发展,我承包了家里的做饭任务。他说,他是来渡我的,让我修行的,让我找到那个未知的自己,她有着无限的潜能。

我从学习如何判断面条熟了开始学习做饭的。之后学习炒菜,它有清晰的流程:热油、放肉、炒蔬菜。当我学习到做面食时,我被卡住了。我更容易学会做西餐的面食和点心,比如面包、蛋糕、披萨、蛋挞等等。因为,这些都有配方,写得很明白,什么物料放多少。而我,有一台很棒的电子称,精确到克;有不错的烤箱,精准地按照设定的时间和温度完成任务。《跟着君之学烘焙》,几乎没有失手过。
可是,学做中餐面食,我真的被卡住了。我不知道水和面要放多少。妈妈说:适量。我没有学会如何“适量”。我买了《新手学做馒头》,《新手学做包子》、《饼(一)》《饼(二)》,等等,等等。我用电子称,称着面粉,用量杯,量着水。可是,明明酵母克数对,就是发酵不起来。书上写着多少时间,我预算着午餐要吃馒头的,变成了晚餐吃它们。

后来,我发现,我对面团没有感觉。我使用面包机做面包,压面机压面,厨师机搅和面团,而我的手,几乎不和面团接触。没有面团在手上的体验,没有心里的感受。于是,我把手伸进水、面交融的盆里,尽情体验。水多了,加点面;面硬了,加些水,盆、手一片狼藉。妈妈说的“面光、盆光、手光”,对我很难。

渐渐地,我找到了手上的感觉,我找到了心里的感觉。我能“适量”了,不使用电子称,不使用量杯,不使用厨师机。我感觉到了面团,能揉一块想要的面。很软的,烙张饼;硬点的,擀个面。我也能用手指,感受到妈妈说的“快速发酵”的水温。于是,很多中餐主食迎刃而解:饼、面条、馒头、水饺、包子。脱离各式工具,心手相随,做一顿饭,这个感觉真好。

在学习P.E.T.的过程中,我比较难以掌握的是“找到感受”。这么多年来,心已经被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很难说清自己的真实感受。经常,我会回忆起感受到面团的那个感觉,心里暖暖的,也增加了信心。P.E.T.的倾听,使我联结到对方的感受;我-信息,使我与自己的感受联结。与你,与我,与周围一事一物联结起来,P.E.T.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家成长讲师二期班全家福

几点P.E.T.学习感悟,都是和“吃”有关联,题目就起为“吃出P.E.T.”。P.E.T.,有点像是一种生活禅,渗透在吃、住、行的方方面面。学习,并在生活中践行。言行一致,身心合一。万丈高楼平地起,为学做人同一理。学习P.E.T.,“吃”出P.E.T.,“活”出P.E.T.。


    关注 清源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