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于至善的一点体会

 

至善是儒学里面的一个词,说的是一种趋于完美、圆融的境地。从理论上来说,要做到至善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逐渐趋...



至善是儒学里面的一个词,说的是一种趋于完美、圆融的境地。从理论上来说,要做到至善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逐渐趋于至善。

王阳明把至善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思想,另一种是行动。

在思想上,每当出现一个念头的时候,我们需要判断它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是好的,我们就应该像喜欢恋人一样喜欢它;如果是坏的,就应该像讨厌拐卖妇女儿童的人贩子一样讨厌它。

在行动上,我们需要把产生的好的念头实实在在的去实施,如果不能实实在在的实施这些好的想法和观念,我们就是没有做到格物;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把一些坏的想法实实在在的进行纠正,对一些产生坏的影响的行为进行实实在在的改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是没有做到格物。并且,他强调说一定要把这些落实到实际行动上面去,实实在在的去实践。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产生稍微的增益减损。如果掺杂了一丝丝的杂念或者或多或少的公心、私心,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错误。

只有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做到诚意和格物,我们就能渐渐达到至善的状态。

以上这段话出自王阳明的《大学问》。王阳明所说的如何做到至善,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
1、公心与私心
2、善念与恶念
3、善行与恶行

这里的善念与恶念、善行与恶行与前面解释的一致,不再过多解释。主要来谈谈公心与私心。我以前一直有一个观点:先人后己;公家的事大,自己的事小。但这么干会有一个问题,自己的事情会乱成一团浆糊,很多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以至于很多事情都会错过最佳时机。一直很苦恼,也很想改。但由于这个观念根深蒂固,而且拿不出像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有更好的办法,于是一直都没能改变。王阳明的这段话没有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但念过好多遍之后有了一些灵感。

世界上有三种人:好人,坏人,和处于好与坏之间的平常人。好人是什么样的呢?公心远大于私心,也就社会上称的道德模范。这种人大公无私,堪称楷模。坏人则恰恰反过来,私心远大于公心,诸如贪官奸商之类的。但世上最多的往往还是平常人,公心私心共有,各自占得比例差不多。而圣人就是平常人中的杰出代表,能很好地平衡私心与公心,不做道德上的楷模,而是力争行动上的巨人。忍辱负重,只在多干实事。

其实,公心与私心一半一半才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似乎没人能保持的这么好。古语有,爱人者必先爱己。自己都不爱的人,很难想象他会对别人很好。对于私心与公心来说,私心就是爱己,公心就是爱人。一味的爱人而不爱己是畸形的价值观;一味的爱己而不爱人也同样畸形。这两者就像事物的两个极端一样,都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与毁灭力。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不影响个人事情的同时把公家的事情干好?这涉及到平衡。是的,任何动态变化的事物都涉及到平衡。平衡的核心是中庸之道。因此,《大学.中庸》里面才有“大学之道,在于中庸”的说法。在我看来,将自己的事情提升到与公家的事情同等位置上来,打破上下班时间的界限,然后无差别化的进行安排与处理,以力求整体上的最优化。这样才是平衡公心与私心的最好策略。


    关注 共进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