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遇上老中医,何去何从?

 

作者:刘红军“中医院里中医多,中医看病把脉摸。不用检验和检查,望闻问切中药喝”。长期以来,检验医学在中医院和...






作者:刘红军

“中医院里中医多,中医看病把脉摸。不用检验和检查,望闻问切中药喝”。长期以来,检验医学在中医院和在西医综合医院里的处境明显不同,在中医院开展检验工作的难度要大许多,这已经是业界不争的现实。无论是开展检验的项目数量、标本数量,还是管理质量、科研水平,中医院里的检验科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

但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基于实验数据的检验医学在中西医结合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及检验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检验指标在中医领域、中西医结合诊疗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从文献发展速度上看,中医药领域的SCI文献数量自1995年至2013年约为13091篇,其中检验医学占比为6.90%,总被引频次4148次,篇均被引频次9.17次。被引频次的年增长率显著上升,且远高于文献增长数量。说明中医药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检验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学科的联系日益密切。

目前检验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包括中医学的疗效评价(如中草药、复方、针灸等)、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实验诊断(如在肿瘤、内科、神经性疾病方面)、采用质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研究作用机制、中医辨证与检验指标的结合等。

中药与抗生素治疗:

研究证明,中药可以直接对细菌进行抑制,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来抗菌,如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达到“扶正怯邪”的功效。大豆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在体内能量的生成,穿心莲内脂化合物能显著增强中性粒细胞数量,大黄可以减少细菌内毒素的释放等等。另外,中药逆转耐药机制作为中药抗菌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已经悄然兴起,并且取得了不少成就,在目前耐药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所以,检验医学与中医诊断治疗是相辅相成,互相补足的。

循证检验医学的作用:

如张广德等通过对2型糖尿病肾病III期中医证型及其病程、体质量指数等指标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肾病III期中尿微量白蛋白与脾肾气虚证更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与瘀证更相关,甘油三酯与湿证更相关。秦路平等对肾阳虚证患者的T3、T4、TSH等进行观察,发现其值比正常人低。Panteghini等研究发现,CTnI、MYO等心肌损伤标记物在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反映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脏功能及炎性反映等过程。李乃荣等通过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等激素水平,研究证明梅花针能够有效地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所引起的失眠,并改善内分泌水平。总之,检验医学与中医学相结合,可以为中医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提供有力的条件,控制病情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存在问题:

目前检验医学在中西医结合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中医系统个别领导层对检验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中医临床医生对检验指标的运用不熟练,检验与中医药研究不系统,中医诊断、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关系研究薄弱,检验与中医治未病的研究缺乏等,都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展望未来,检验医学在中西医结合领域无疑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至少应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指导中医进行检验项目的申请和分析检验结果;二、研究中医药和食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三、研究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检查的关系;四、分子诊断、免疫功能检测在中西医结合诊疗中的作用;五、循证检验医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中的作用;六、检验与中药的研究;七、检验与中医治未病的研究等。

我们相信,随着近年来检验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日益密切,检验医学也可以应用于中医临床,也能够为中医诊疗提供大量真实客观的实验数据,可以为中医症候的客观化研究、中医“证”本质的研究、中医治疗疗效评价等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为中医学提供西医学界能够接受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进而架起一座中医学与西医学互相沟通交流的桥梁,更大的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关注 微生物检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