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回应电影《极挑》票房不佳:热门综艺IP还能开发吗

 

用了几乎一周时间,《极限挑战》电影艰难破亿。卖座的综艺在产业链上要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有了综艺电影,综艺电影从《...





用了几乎一周时间,《极限挑战》电影艰难破亿。

卖座的综艺在产业链上要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有了综艺电影,综艺电影从《爸爸去哪儿》将近7亿的票房黑马,到《奔跑吧兄弟》揽入超4亿票房,《爸爸去哪儿2》止步2亿,现在与《极限挑战》同档期的《舌尖上的新年》票房甚至不足200万,一蟹不如一蟹,不复往日风光。

为什么同样是热门综艺改编的大电影,《爸爸去哪儿2》、《舌尖上的新年》、《极限挑战》等片的票房开始走明显的下坡路?

正如《极限挑战》电影编剧束焕在分享他的喜剧观时谈到的类型片天花板理论,电影类型的天花板就是某个电影类型最多只能达到这个票房,只有在突破这种天花板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成为电影“爆款”。那么,综艺电影真正的天花板可能就只有7亿,《爸爸去哪儿》是真人秀衍生电影中的“爆款”,市场趋于理性之后是《极限挑战》现在的光景。

当我们在探讨综艺电影是不是走到头的同时,《极限挑战》票房不如预期也给从业者一个提醒,诚如束焕所说,“当所有的电影类型的天花板建立起来后,我们能够在这个范围内来探讨我们的作品,或者来对一个作品预测,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用什么样的演员,投多少钱,什么样的阵容,宣发需要多少钱。”

笔者就此采访了《极限挑战》的电影制片人王征宇,从现在的票房来看,电影不能说回本。至于会不会有第二部电影,现在还没有定论。

一种论调:综艺电影走到头了吗?

《极限挑战》回应:关键是自己好不好,尝试要付出代价,综艺电影有自己的空间

问:票房一周过亿,达到你们的预期了吗?

王征宇:导演组上映前发过一个长微博,这是一个电影和综艺之间的产品。以前的综艺电影,相当于多拍一期节目,《极限挑战》有完整逻辑,也有真人秀,对票房没预期。这是一次冒险,也是一次考验和提升,从这个角度做新的尝试。

问:电影不能让所有人喜欢,你们之前对《极限挑战》所面对的观众群的定位是什么,期待电影是一个多大的盘子?

王征宇:综艺电影也是产品生态链上的一环,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维度越多越好,作为回馈粉丝,能多看一期。走好玩的风格,年轻人能看。

问:在电影院里遇到一家人一起看的,老人家说看不懂,不好笑,还不如在家看电视,年轻人本身是节目粉丝,就很喜欢。对于看不懂和没笑的观众,你怎么看待?

王征宇:这是从电视搬过来的产品,年纪大的观众看得累,有点难理解,能够笑笑就够了。产品融合需要代价,如果有机会,希望以后做得更好。

问:从品相上看,相对于《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兄弟》电影只是真人秀本身的延伸,《极限挑战》电影在真人秀中加入了剧情设计,请了束焕来做编剧,为什么会这样来做?

王征宇:综艺电影怎么做,导演会考虑很多,就是做一期节目来赚钱就会被骂,把完整剧情架构出来保全情节,损失的是热度。套拍最方便,节目播完就上映,但我们没有在节目结束之后马上上映保持热度,而是为了架构剧本,谈演员档期,组建电影团队花了半年,开拍已经10月,这对票房是有影响,但为了能够做出尝试,才愿意损失热度和票房。追求跟以前的有区别。

问:《爸爸去哪儿3》不做大电影了,“跑男3”结束之后也没有电影的计划,跟《极限挑战》同档期的《舌尖上的新年》票房不足200万。就有一种论调认为,综艺电影走到头了,你怎么看?

王征宇:综艺电影都是IP电影,像《喜洋洋与灰太狼》、《名侦探柯南》等都是,无所谓说尽头,是观众需求的问题。从IP与电影的融合来说,比如《十万个冷笑话》那样,如何把IP跟电影靠近,有个进化的过程。真正好的电影产品,是越来越完善,不仅仅看票房。



问:《极限挑战》第二季已经在筹备当中,还会有第二部电影吗?

王征宇:现在还没有定论。

问:就《极限挑战》现在的票房成绩来看,电影赚钱了吗?

王征宇:回本不能说,只能说延伸节目,完善盘子,赚钱不是一开始考虑的问题,打平吧。

问:综艺电影最初被认为是国产喜剧电影缺失的一种补偿。《极限挑战》这样的票房成绩,也有分析认为,是整个市场上优秀的喜剧作品越来越多,挤压了综艺电影的空间,你觉得是这样吗?

王征宇:无所谓其他产品压缩市场,关键是自己好不好,正因为是尝试,要付出代价,综艺电影有自己的空间。

问:以这次经验为基础,你认为未来综艺电影的方向在哪里?

王征宇:有个成功的例子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是一个节目延伸的故事,还是向剧情片的路子进化。


    关注 爱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