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我写给厦门

 

我喜欢,只是因为它的俗气。...



我就只是单纯的喜欢这首歌,它其实和文章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关联。



从厦门回来的时候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但是一直没有写出来什么,后来就想着,随便开一个头吧,没准儿写着写着就写出来了,管他呢。所以,这一篇,我写给厦门。

南方一直是我想要去到的地方,尽管所有人都说,那里的气候我会受不了,那里的方言我也听不懂,但我还是很喜欢南方,上海排第一,厦门排第二。在我的印象里,鼓浪屿就是文青的胜地,someone的妈妈在厦门带回来的纸袋子我都好喜欢,在还没有去过的时候,我觉得我是适合那种地方的,后来,我才发现,厦门是一个我不会只去一次的地方,却绝对不会在那里定居的地方——陌生的感觉太强烈,不安就会无处安放。

刚下飞机,这种陌生就涌上来了,因为绿色太多了,而且那里的树有一点点像热带的树,和丹东的很不一样。机场离市区有点远,车有一点少,但街道很干净,有一种很规整的感觉。二月的厦门,迎面吹过来的风,还是带了些凉意。晚饭是和妹妹在一家很小的面店吃的,那里的汤很好喝,对于我这样超爱喝汤的人来说,真的是大饱口福。酒店附近有一个像万达一样的大商场,连着一个天桥。走过有一点点拥挤的天桥,和南方口音的男男女女擦身而过的时候,突然就觉得:哇,我真的来这儿了,哇,真好。

第二天我们去了鼓浪屿。我很喜欢鼓浪屿,也很喜欢在岛上住的那家酒店,所以,我要把它很认真地推荐给你们——杨桃院子——它满足了我对于厦门所有的想象。晚上和妹妹光着脚坐在后花园里,那里的灯光还不如手机屏幕的亮度,可是,这种地方的夜晚不就应该是这样么,幽幽暗暗的,身影随着移动在墙上缩短又拉长。这种昏暗,这种慵懒,让你想和身边的人好好的聊天,或许聊什么也并不重要,只是想说些什么,好不辜负这种想要走近彼此的心情。住店的那一天刚刚好是元宵节,酒店的姐姐很贴心地给每一位客人准备了汤圆。下去吃汤圆的时候,下了小雨,坐在吧台前高高的藤椅子上,白色的瓷碗,白色的汤圆,有一点点酸的柠檬水,我真的是爱死这个地方了。

我们把鼓浪屿上每一家小店都逛了一遍,黄远堂的凤梨酥好吃到爆炸,咖喱墨鱼丸也很好吃……还偷偷拍了一张打鼓小哥的照片。我喜欢鼓浪屿上没有车,只能用腿量的方式,虽然它开始变得商业化,但有些地方,有些时刻,还是会让你有一种从城市抽离出来的感觉。晚上和妹妹挑了一家我觉得驻唱声音最好听的酒吧,妹妹点的鸡尾酒有一点点苦,每一首歌都很好听,这一刻,我是享受这个南方城市的。

在岛外,我们住在增厝安附近,有一点像小渔村,离海边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曲曲折折的小路,每一条都能走出去,每一条也都能走回来。我们的房间有一个露天的阳台,不过因为有些冷,它也没发挥什么实在的功能。入住的晚上,我们租了自行车,去吃了亚尖大排档,逛了增厝安。

24号的时候我们去了南普陀寺,下午的时候,我们去了海边。喜欢看着浪打上岸,喜欢海水顺着沙滩追着我的鞋子跑。一时兴起就脱了鞋,光着脚踩在沙滩上,这次换我来追着海水跑,莫名的开心和新奇。我们买了一把小铲子,想要在沙滩上堆出一个城堡来,后来就变成一只乌龟,心满意足的和“龟儿子”合了影,就回了“小渔村”。上了一个大坡之后的那家饭店的猪脚面线很香,老板人也很好,厦门的大黄芒也是香甜满满。隔天我们去了厦门大学,我喜欢厦大红色的那两栋宿舍楼和芙蓉隧道。这四五天的旅程最后实在增厝安的华夫饼里结束的,带着巧克力的浓香和蜂蜜的清甜。

对于厦门,我很喜欢,但是陌生感太强烈,反而有些冲淡了那种本该有的兴奋。对于鼓浪屿的商业化,我不奇怪也不惋惜,这只是它在这样的时代里,生存的手段而已。

我知道,那里的景色很适合拍照,我知道,那里有很多地方可以满足你文艺的情怀,但我还是喜欢在公交上看到的厦门,有一点肮脏,有一点俗气,可是,这也是它最真实的样子。

这一篇,我写给厦门,看了从未看过的潮水,听了从未听过的浪花,骑了好久没骑的单车,来了一直想看的南方。


    关注 something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