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讲坛 建筑: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枢纽

 

2016年3月31日,一代传奇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去世让『建筑』再一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为何建筑这一人类...



2016年3月31日,一代传奇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去世让『建筑』再一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为何建筑这一人类造物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去探索、追求、奉献其中?建筑在人类历史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

“没有历史留给我们的建筑,我们或许可以生活,我们可以照样崇拜,但是没有建筑,我们就会没有记忆。”英国建筑理论家John Ruskin 在其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如是回答。

| 公元79年8月24日 |
维苏威火山爆发,古城庞贝从地球上消失,
古罗马社会生活的记忆随之抹去。

庞贝古城遗址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 |
巴黎圣母院遭到了严重破坏,
古老巴黎历史的最好承载千疮百孔。
面对这样的破坏活动,雨果说:“现在到了不能再保持沉默的时候,必须大声呼吁法兰西是来自历史的,那些建筑含有王室的记忆和人民的传统,未来的巴黎不能放弃那些活生生的见证。”


游戏《刺客信条》中对法国大革命的场景复原
1947年,上海约有3840条弄堂。
| 53年后的2000年 |
弄堂数量减少了30%左右,约为2560条。
2013年,上海弄堂数量约为1490条。
上海老建筑正奄奄一息。

洛杉矶黑人艺术家马克 布拉德福德创作的绘画《坠落的马》,该作品的创作灵感即源自作者造访上海的见闻与感触。
自然因素不可抗拒,
暴力因素难以抗拒,
就连“润物细无声”的城市发展,
都使得建筑时刻面临着被取代与被消失的困境。
试想有一天,
当你以上帝视角注视着生活的城市、每天穿梭的建筑
在瞬间消失、刷新,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试想有一天,
当你穿越到未来,若你丧失了所有有关城市的记忆,
你又如何向未来的人们讲述你过去的生活。
建筑是历史记忆的最直观体现,
没有建筑,一些记忆将难以形象化的追寻。
当然
即使风浪再大
总会有力挽狂澜之人
庞贝古城的地下部分已开始挖掘,
目前古城对外开放三分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庞贝遗址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1831年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出版后,书中对圣母院充满诗意的描绘,引起很大的回响,许多人都希望修建当时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并且发起募捐计划。这也引起当时的政府当局对圣母院建筑惨状的关注。修复计划于1844年开始,工程持续了23年。


如今的巴黎圣母院
以外滩九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为代表的外滩建筑
逐渐开始了修复与整饬。



外滩九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夜景

如今,老建筑的消失仍在继续,但挽救历史建筑不等于逆时代潮流而行,实现建筑的历史价值也不是只有抓住历史的尾巴不放这一种方法。
 
当上海老街方滨中路既被自成一体的豫园商圈所冷落,
又为日新月异的都市化建设所压抑时,
以『古韵新风』为理念的改造,
很好地将历史记忆与现代气息结合。

方滨中路金豫商厦
法国卢浮宫前由贝聿铭设计的著名『玻璃金子塔』,
满足了现实需要的同时,
其现代化的外观没有偏离卢浮宫的建筑基调,
反而为其锦上添花。



巴黎卢浮宫现状
建筑不是静态的
它是动态的
 
建筑不是建筑设计师的
它是每一个使用者的。
 
建筑不是被用来现世消耗的
它是承载历史记忆的
 
对建筑的关注不是建筑圈的专属,
生活在此时此地的我们都应有一种
亲近建筑、感受建筑历史意义的本能。
●4月14日 周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外滩九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上海老街方滨中路改造设计师常青教授,与你一起谈谈建筑,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时空之旅。

 
|| 讲座信息 ||

●主题:好房子、好生活—当代建筑学话语述要

Better Dwelling, Better Life—Discourse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Issues

●时间:4月14日 18:30-20:30

●地点:德文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主讲人:常青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若有意参加讲座,望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调查问卷


撰稿丨张琳悦

责任编辑 | 宋佳茗


    关注 同济大学学生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