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史话】温州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徐奭 生起清水相,眙着当官相

 

点击上方【瑞安市社科联】关注我们!状元是鼎甲之首自隋大业三年(607)到清宣统二年(1910),近1300多...




点击上方【瑞安市社科联】关注我们!

状元是鼎甲之首


自隋大业三年(607)到清宣统二年(1910),近1300多年间的科举考试中,瑞安(含今文成县一部分及明景泰三年前的泰顺县北部)人有进士356人、举人30人及一批贡生。

及至南宋,温州瑞安一带已由“僻远下州”成为经济、文化发达,靠近都城临安,为闽浙交通要道的都会。这期间人才辈出,中进士多了起来,元、明、清朝,政治中心在北京,人才相对较寥落,但晚清时,又出现人才纷呈的局面。

清代从顺治至宣统间的267年间,瑞安有进士、举人等科名的101人,占温州地区的40%强。特别是光绪年间,瑞安有进士、举人等科名的30人,为温州地区61人中的一半。清末,瑞安留学人数之多为温州各县之冠。仅1905年春,瑞安、乐清两县由温州学务处办文申送出国游学的达60多人。清末,瑞安在国外取得学位的22人,其中参加宣统朝廷试及格的10人,项骧获复试第一,被誉为“洋状元”,林大闾获初试第一。民国期间,瑞安人取得国外学位的有64人。

《瑞安市志》卷二十六《教育·科举选拔》中记载,历代中一甲进士的有:徐奭(北宋大中祥符五年状元)、木待问(南宋隆兴元年状元)、叶适(南宋淳熙五年榜眼)、陈棣(淳熙十一年榜眼)、周坦(南宋嘉熙二年状元)、卓敬(明洪武二十一年榜眼)、孙希旦(清乾隆四十三年文探花)。

会试列榜首的有:蔡幼学(南宋乾道八年会元),黄体芳(清同治二年会元)、张庆恩(光绪十八年赐进士)。



状元游街(资料图)



所谓的“状元” 是古代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750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殿试一甲中有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温州首位状元是瑞安人


瑞安人的状元情结,由来已久,挥之不去。瑞安人对状元文化总是津津乐道,温州鼓词、弹词、莲花、道情、花鼓、排街、卖纻等曲艺艺术中,总能见到“状元”的身影。

史料记载,徐奭(985—1030),字武卿,是温州首位状元。他出生于瑞安百丈木棉村(今泰顺县司前溪口村),在徐奭生活的北宋时期,泰顺县还归属于瑞安管辖。



徐奭像



清《乾隆瑞安县志》卷一《舆地志·沿革》中注明:“景泰三年,因设泰顺县,割义翔乡五十六都至六十一都之地属之。”

明景泰三年是1452年,这里也就说明了泰顺县建县的时间。虽然文章中只有短短的一句,但这里藏着一个背景故事,可以向读者交代一下。

明景泰三年(1452),析瑞安县义翔乡五十六都至六十一都和平阳县归仁乡三十八至四十都置县,立治罗阳,景泰帝以“国泰民安,人心效顺”之意赐名“泰顺”。这时,泰顺县隶浙江布政使司温州府。至清代,隶属未变。

而如今的泰顺县百丈镇,是一个古镇,也称百丈口。它位于我市飞云江的中上游,泰顺县的中北部,百丈口原为瑞安义翔乡的属地。也就是说,在景泰三年(1452)之前,还没有泰顺县。所以,史料记载徐奭的出生地,在瑞安百丈木棉村。
徐奭在温州典籍中记录不详


自唐以来,中原的仕人和望族为躲避战乱,有很大一部分姓氏氏族迁居江南。瑞安的义翔乡(今泰顺、高楼一带)因山区为主要“营地”,是“山高皇帝远”难以监管的地方,也极少有战乱,成为迁居的理想地点。

泰顺徐氏始祖徐相,祖籍婺州(今金华市),初徙安固(今瑞安市)。唐宝历元年(825),定居百丈睦源(今泰顺司前宫头垟一带),坚持耕读传家,这也为后来徐氏家族的文风鼎盛奠定了基础。

徐氏六世孙徐暹,生于后唐明宗六年(931),曾任文渊阁大学士,宋雍熙四年(987),徐暹挈眷携子,迁往仙居村(今泰顺仙居村)。徐氏入迁仙居后,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尤其是两宋时期,进士就有徐清、徐涓、徐元德、徐元长、徐容、徐谅、徐天佑等,标志着泰顺文风进入了鼎盛时期。

徐奭是徐相的第十世孙,他在泰顺度过幼年和少年时代,后跟随其父游学于福建瓯宁(今福建省建瓯县),并以瓯宁籍考上状元。

因此,世人多以为徐奭为福建人,以至在温州的典籍记录不详。
欧阳修在文章中称赞徐奭


徐奭的赴考之路可谓一帆风顺。他在省试中一举夺魁,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参加殿试,又夺得状元,连中两元。

《瑞安市志》在卷首“大事记”中记载,“大中祥符五年(1012),徐奭殿试廷对第一(状元)。”

阅读欧阳修的《归田录》,我们知道其中记载的故事。



欧阳修像



《归田录》中写到:真宗好文,虽以文辞取士,然必视其器识,每御崇政赐进士及第,必召其高第三四人并列于庭,更察其形神磊落者,始赐第一人及第,或取其所试文辞有理趣者。徐奭因在《铸鼎象物赋》云:“足惟下正,讵闻公餗之欹倾;铉乃上居,实取王臣之威重。”遂被列为第一。

欧阳修在文章中,对徐奭很是称赞、赏识。《归田录》这段话大概意思是,宋真宗极喜欢以文辞取士,也非常重视外表气质和才识独到之处。每次亲赐进士及第后,必召其中文才最佳的三四个人,并列站在殿堂上,详细观察,然后将状元赐予形神光明磊落的人。但有时他也会被其中的千古名句所感动,而将状元相送。徐奭在《铸鼎象物赋》中写的这段话,就很有文辞,即被列为第一。

用瑞安话讲,这里的“形神磊落者”应该就是“生起清水相,眙着当官相”的人。
殿试时提倡“诚信之说”


徐奭学识渊博,善于写诗作赋。他在殿试时所作的《铸鼎象物赋》,其中有“为时人所推重,名噪天下”的名句:“足惟下正,讵闻公餗之欹倾;铉乃上居,实取王臣之威重。”

《铸鼎象物赋》中这段话的意思,大致为:鼎足平正,没有听说鼎中美食倾斜倒掉的;王朝永固,取决于君王大臣的威严重信。

事实上,“足惟下正”和“铉乃上居”讲得是诚信,公正和公平。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也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徐奭在殿试上所写的文章,是符合儒家的伦理范畴的。

徐奭高中状元后,宋真宗给他下了一道圣旨,该圣旨实物已失,内容见于《仙居徐氏祖传历代祖宗画像》题款中,有云:“敕状元徐奭:皇帝制曰:‘窃惟入侍经筵,必资多闻博学之佐,出使藩臬,宜简穷材硕德之臣,非闻望素优,曷得吏民帖服?今科一甲进士徐奭龙首高登,蜚声唧唧,螯头独占,鸿誉魏魏,不特海内惟尊,抑亦天朝倚重。兹特委尔荣行,需朕简命,宣我威信,俾国体之共尊,振尔纪纲,令君命其不亵如,朕亲临尔其懋哉!’大中祥符五年八月。”



徐奭像



这道圣旨当中,皆是洋洋洒洒的赞美之词,读起来很是“肉麻”,大概在欢喜喜庆的时刻,这样的溢美之词也是需要的吧。
*文章整理自瑞安日报/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普及社科知识 启迪人类智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rasskl


    关注 瑞安市社科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