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我心?——王阳明(二十九)

 

做学问为了什么?...



(四)做学问的目的是什么?

友:我能体会你迫切希望我相信命运的心情,不仅仅因为它是科学,更重要的是,它是快乐的前提,所谓“知命无忧”,无忧就是快乐,而王阳明的致良知恰恰是知命的途径。

我:是的。王阳明通过顿悟获得了本体之乐,这样他就切身感受到孔颜学问的根本了。这个根本就是快乐。

友:从哪里可以看出孔子做学问的目的是为了快乐呢?

我:孔子内心的真正追求可以在《论语·先进》“四子侍坐”一段中看出来。这一章的描述非常精彩,不仅有情节,且情节还有顿挫,有跌宕,有情节,有意境,有情韵,曾皙的儒雅风度、子路的豪迈、公西华的谦逊、孔子的各种神态,表现得生动之极。

朱熹说:“四子侍坐,以齿为序,各言其志”。“以齿为序”,即按照年龄从大到小排列。中国古代很强调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观念。

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说是有一天,孔子的四个得意门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站在孔子身边,孔子就说,你们不要拘束,随便一点,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我听听。性急且冒失的子路首先发言:“假使有一个‘千乘之国’——中大型的国家——处在几个大国的中间,生存困难,如果让我子路来管,我只要花三年的时间就可以使这个国家站起来,人民安居乐业。”。孔子听了以后“哂之”,露牙笑了一下,有点讥笑的意思。

孔子又问冉求,冉求比较谦和,他说:“只要方圆六七十里的一个小小的国家交给我,花上三年的时间,我可以使这个国家社会富足安定,物质文明我可以做到,但精神文明这样的大事我就不行了。只好等高人来做了。”。轮到公西华了,他就更谦虚了,他说:“我并没有才能,不过愿意学习国家大事。‘愿为小相焉’,做一个宰相助理。”。

孔子和其他三位同学讨论的时候,曾点在旁边悠闲地鼓瑟。曾点是个具有宁静高远的修养和境界的人。孔子听了子路他们三人的志向以后,转过头来问正在鼓瑟的曾点说,“曾点,你怎么看呢?”。

曾点就是曾皙,曾点听到老师在问他,瑟音渐渐稀了下来,接着,把所有瑟弦一抹,铿然一声,结束了弹奏,起身对老师说:“我呀,和他们三个人志向不一样啊。”孔子说:“只是各言其志罢了,你尽管说好了,没事。”。

于是曾点说:“我只是想,当春天来了,穿上轻薄舒适的衣服,和五六大人,六七小孩,到沂水里去游泳,然后唱唱歌,跳跳舞,大家尽情地嬉戏玩乐,累了就唱着歌回家去。”

这个境界听起来是多么没出息啊!可是孔子听了以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我的志向和你一样啊。

你看,这就是孔子的志向,哪里是什么经世致用,追求入世为官,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的意思?



关于这一段,历史上的解释很多,程子说曾点所讲有“尧舜气象”。这一点没错,因为太平盛世正是孔子希望看到的,曾点说到了孔子的心坎上了。如果是那样的美好社会,孔子也就不用辛苦了,最多做个隐士,游游泳,弄弄音乐而已,从其所好度过一生。

朱子说“学者以须常有三子之事业,又有曾点襟怀,方始不偏”。我认为不在重点,曾点又岂仅仅是襟怀,朱老夫子还在读书当官的境界里,不敢恭维。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解释“吾与点也”则曰:“盖三人皆以仕进为心,而道消世乱,所志未必能遂。曾皙乃孔门之狂士,无意用世,孔子骤闻其言,有契于其平日饮水曲肱之乐,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觉慨然兴叹也。”。钱穆认为子路等三人的志向值此乱世未必能成。而曾点是狂士,也就是王阳明追求的率性之人——“狂者”。他的想法符合孔子的饮水曲肱之乐和浮海居夷之思,所以有此感叹。钱穆的这个解释比较接近孔子的本意。

友:“饮水曲肱”是什么意思?

我:“饮水曲肱”出自《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每天吃点饭,喝点水,头垫着弯曲的手臂睡觉,其乐无穷啊。孔子表达了自己向往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那是他穷则独善其身的想法,这里的‘穷’与钱没关系,古代没钱是贫,贫对应的是富。穷是困在穴内,有力使不出。穷对应的是达,通达。钱穆说孔子之叹“值得细玩”倒是肺腑之言。

还有迂腐的老学究解释曾点的志向是当老师,是传道,所以领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去沐浴,到祭祀的地方春游。说孔子赏识的是前三子,对曾点是驳斥的,因见曾点拿闲事当正经事,这样的解释把孔子当成了一个伪君子,哪有这样驳斥自己学生的:“我和你想法是一样的。”。实在可笑之至,如此一厢情愿,不驳也罢!

友:的确如此。我看过一些被唯物主义洗脑的迂腐学者解释《论语》等经典,他们一遇到命、鬼、神之类的文字就害怕,于是千方百计地回避,试图把孔子往唯物主义里拉,结果就是搞得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

我:是的,这些学者的确很可怜,比如“命”这个字,非常简单,因为远在孔子之前的古人就发现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个真理,《论语·颜渊》有:"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你说“命”该怎么解释?不是指命运是什么?小学生都明白。可惜今天的学者自身浅薄,不知天命,却固守愚昧,害怕真理。他们不知道,即使他们绞尽脑汁巧舌如簧地自圆其说,无奈这些词的意思是非常明确的,想忽悠别人也难,他们说的越多越暴露他们的无知和愚昧。

有些书上的解释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比如,有人把孔子“五十知天命”解释为:“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你看,这里既回避了“天”也回避了“命”,顾左右而言他,这是解释经典吗?还有个解释更可笑:五十岁,有五十肩的普遍疾患,有关节风寒的人,预先知道下雨即知天气变化。你看,他们回避解释“命”,而把“天”解释成了天气,何等荒唐!你说这是些什么乌七八糟的教授学者?算了,不提他们也罢。

友:那么您认为孔子“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怎么解释?

我:我认为历史上解释得最好的是明儒顾宪成,他在《讲义》里说:“这章书,是夫子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他以为,孔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也就是动脑筋修行的境界;五十知天命,是悟境。也就是心灵领悟的境界;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也就是实证的境界。顾氏的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还是想给他修改一下,我认为,孔子五十是开悟境界,六十以后是“悟后起修”的境界,七十是功德圆满的境界。



友:嗯,知道了。我想知道为什么子路说完志向,孔子哂之。似乎有嘲笑的意思?

我:“哂”这个词有一点儿“嘲讽”的意味,它是介于“笑”与“嘲笑”之间的。可以理解为“不以为然的笑了一下”。

友:不对吧,《论语》中有,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怎解?

我:这句话很简单,就是孔子说:“三言两语就可以把是非搞清楚,大概也就是子路了。”子路说话算数,承诺了就做得到。有人把“片言”理解为一面之词,把折狱理解为打官司是书呆子的理解。其实这里是比喻人判断事物的是非对错。

子路性格直率,遇事当断则断,《孔子家语》中,说他治理河南一个地方,三年之后,孔子偕弟子子贡去考察子路的政绩,结果发现治理得非常好,孔子赞他“恭敬以信”、“忠信以宽”、“明察以断”,注意这个“明察以断”,就是说明子路可以“片言可以折狱者”。孔子追求简洁,“再思”就行了,三思而行就过了,所以他喜欢子路的只言片语断纠纷。

子路这个人诚实守信“无宿诺”是出了名的。有一位名叫射的大夫,欲投靠鲁国,指名叫仲由(子路)代表鲁国与其盟誓,其他人一概不信。可见子路在当时以是一个诚实守信著称的人物了。比起季布的千金一诺有过之而无不及。

友:子路既然如此能干,孔子为什么要嘲笑他呢?

我:这里没有矛盾。孔子的确表扬过子路,但这与孔子对子路志向的“哂之”并没有矛盾。孔子认为子路办事痛快,清清爽爽,讲信用。但这并不能代表孔子认为子路可以把一个较大的国家管理好,孔子明确表明哂由是由于“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论语·泰伯》中记载孔夫子曾说“勇而无礼则乱”。子路依仗年长,侃侃而谈但不切实际,所以孔子哂之。“治大国如烹小鲜”,鲁莽之人如何能行?

友:噢,我明白了。你认为孔子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评价如何?

我:一般般了。《论语·泰伯》中记载孔夫子曾说“谦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过分谦虚、谨慎也不符合礼法的要求。一切都要依中庸之道而行。

友:我感觉子路是孔子学生里最可爱的。他和孔子真是一对冤家。

我:是啊,香港文学院院长写过一本关于男人的书,说男人分为文男和武男,如孔子身边有子路,刘备有张飞,宋江身边有李逵。他们往往吵吵闹闹,但关系却是非常的好。

虽然子路有时候顶撞老师,但孔子还是非常喜欢他的,孔子说,道如果行不通,我就找个船出海隐居了,到时候可能只有子路跟着我了。子路听了大喜。孔子还说,能够穿着破棉袄和一帮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觉羞愧或不合适的,也就是子路了。子路听了又沾沾自喜了好些日子,因为子路就是这样的人,很好玩,喜怒形于色,他总是自信满满的。



友:可惜子路死的很惨。

我:是啊,子路之死早已在孔子的意料之中,《论语·先进》载:“子路,行行如也。······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子路刚烈易折,所以孔子作出了子路恐怕不会善终的预言。

《史记》载:“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卫国发生内乱,子路正好在卫国,孔子听说后,说道“‘啊呀,子路死了”,结果不幸再次被孔子言中,子路果然死了。

友:孔子算命的功夫真是了得,因为他是《易》学高手吗?

我:是的。不仅如此,当时其实孔子有两个学生在卫国,子路是一个,另一个学生长相猥琐、乖巧。孔子断言:子路必死无疑!而另一个学生没事,结果果然如孔子所料,那个学生跑回来了。子路死了,孔子悲痛万分。

友:子路死之前说道:“君子即使临死,也要衣冠整齐。”结果在系好帽缨的过程中被人砍成肉酱。这是不是太迂腐了?

我:仔细想来,孔子其人,通达而可爱,定不会让弟子在战场上整理好自己的帽子再战,应是子路自己的理解。然而敌人却不会等他,顷刻之间,即被剁为肉酱。恪守夫子之道,直至于迂腐,又加之刚烈,这样的死法,实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子路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从容赴死。所谓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如此从容的文人还有竹林七贤的首领嵇康,缓缓弹奏一首《广陵散》,从容就死。



后来清康熙年间的大学问家金圣叹也算是一个,狂放幽默,即使到了刑场上也是如此,他首先叫儿子过来对对联,他出上联:莲儿心中苦,儿子早已哭倒在地,哪里能够对对联,他补充下联:梨儿腹内酸。一个是怜儿心中苦,一个是离儿腹内酸。的确让人肝肠寸断。接着,他向监斩官索酒,且饮且言曰:“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从容痛快至此。

侩子手手起刀落,人头落地,岂知他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打开一看,一张写了个‘好’,一张写了个‘痛’。死后还幽默了一把。如此从容淡定,一个未看破生死的人如何做到?可见,金圣叹真乃大智者也。

(点击顶部的蓝字“闲人碎语”可关注此公众号。关注后,通过“查看历史消息”可以阅读遗漏的文章。)


    关注 闲人碎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