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妙法二:唯识的内容骨架(二)

 

不仅仅要“空杯”,还要“无杯”。因为这个杯,就是自我的心量,我们要把这个杯子也消融掉。...



如果相信佛菩萨和历代祖师不会骗我们,如果相信这一点,我们就按照他们所指示的方向往前走,就不需要花那么多功夫去了解他是怎么论证的,至少在自己学修的过程当中不需要去了解他是怎么论证的。我们如果有比较厚的心地,就比较容易起这个“信”,因为信是道源功德母,一旦有了信,那么就可以把佛菩萨的开示,还有祖师大德的经验,直接拿过来作为参照,沿着他们指示的方向往前走。等到自己有体会了,将来要跟别人去做交流的时候,再返回去看祖师大德都是怎么说的,当然,那个时候再看他们怎么说的,也是作为对自己的一个印证,经教可以印证自己的路子走的对不对,也可以清晰地看出自己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所以我们平时有很多人花很多的时间去看经教,但是却没有真实的用功夫,没有去下功夫去做、去改变自己的心地、去改变自己的心念、去在念头上下用功,却不断的去看各种各样的经教,经教看了那么多,终究一个“信”没有确立起来,因为没有确立起来,看了经教也只是像石头泡在水里面,捞起来一会儿就干了。这样的看,其实很辛苦,而且效果不明显。

如果是说我们有这个信的善根,完全敞开,让这些经教的内容让祖师大德的开示、让各种善知识的开示直接入心,那我们会很快体会到妙用,等到了一定的程度再回来接触这些开示,就会很舒服,那种精彩那种美妙,比看一般人看小说还要精彩,那种精彩那种美妙那种大快乐,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都在“立信”的过程上,这就是贪嗔痴慢疑中的“慢”和“疑”的体现,“慢”和“疑”隐藏的很深啊,所以它会让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门外徘徊。

唯识学以及任何一种佛教教理,最初的源头,都是佛菩萨和祖师们在得到证量以后,他们为了接引后坤接引后学而所做出的表达。所以这表达的内涵,包括怎么去组织表达的,这些,是没证到真如性的人很难能够理解的,就是,层次低的人不知道层次高的人的境界是什么。因为层次低的人不明了层次高的人说的话,层次高的人说出来的话,层次低的人他很难完全地了解“为什么这么说”?但是,如果层次低的人能够直接地:他层次高所以我就信赖,我理解不理解我都先听走,甚至先照着他说的去做。——那这样的人是有大善根大智慧的,是有大福报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大智慧是指他内在的根机比较好,这样的人在修行中表现出来的进路就会很快。所以我们面对唯识学的时候,要完全地敞开,尤其是把之前接收到的心理学的背景知识先放一放,要完全敞开去感受。

阿赖耶识是最底层的,也是最根本的,它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种子”。这些种子,既有自古以来、无始无终、永恒的(相对说的永恒)而“本有”的种子,还有不断“新熏成”的种子,即累世的时时刻刻包括这一世每个当下都在熏成新的种子,所以有“本有”的和“新熏”的两大类种子。阿赖耶识是种子仓库,装着这些种子,这些种子是亲因缘。唯识学对法界的建立,我们也可以守着“种子”的角度去理解。从种子这个角度去看。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本有和新熏成的种子。新熏的种子呢,种子生起现行,现行熏成新种子,这都是在同一时刻进行的,就是惧时进行,“俱时因果”。新的种子在机缘成熟时又生起现行,新的现行又熏成新的种子,就这么不断的推进下去,种子和现行之间不断的循环、辗转和呈现。还有一个情况,在阿赖耶识仓库里面的有些种子,如果机缘不成熟,它就收藏在里面等机缘成熟时才出现。它们本身是自类相续,在时空上不断地辗转,这个情况,就像“种子自类相续图”上表达的“异时因果”。前前生后后,这个所谓的“生”的力量,其实是等无间的“等引”,等流等引。

种子自类相续不间断,这个特点是种子六义当中的一种。种子六义,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有六个特征:刹那灭、果俱有、恒随转、性决定、待众缘、引自果。种子六义就是种子六个方面特征,种子六义同时成立,同时成立了才是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

种子里面的内容是什么?在唯识学里对它的定义是一种“功能差别”。功能,就是因缘成熟以后能够生成相对应的现行的一种“功能”,“差别”是指种种种种的不同,功能差别用白话来讲,就是能够生成不同现行的不同的功能,落脚点是在“功能”两个字上。这里面很妙,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不是有形有相的,不是有个实体的,它只是一种功能,也就是一种可能,一种潜能。

所以我们知道了这个唯识的“识”,它的本质是什么。至少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个角度是“了别”,也就是认知的功能,还有一个角度就是,构成识的最根本的元素是“种子”,说到底还是一种“功能”。所以唯识、唯识啊,其实是唯“了别”。因此,如果说有批评“唯识学执持识是实有的”的说法,那其实是一种误解一种误会,或者是一种对唯识学不彻底的理解。唯识是唯“了别”,“识”是一种功能。

阿赖耶识它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种子。它是能藏所藏,还有我爱执藏(藏可以读cang,也可以读zang)。能藏,也就是阿赖耶识能够收纳种子,所藏,就是所藏的是这些种子。我爱执藏,这就引出了第七识,也就是“我爱”,就是“我执”,意思是爱执于“我”,“我”是第七识这股力量所执持的对象,在阿赖耶识还有这方面的内涵。

第七识末那识是“我执”的一个根本的力量,是在现行当中的一个力量,当然它本身也是从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应缘而化现出来的。因为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在因缘成立了以后,就化现了根身器界,有了根身器界以后,第七识、第六识还有前五识就逐步呈现出来。

这个第七识的特点的是恒审思量,也就是在一期生命的存续当中,它是一直在思量着,也就是它一直在发挥着作用,把各种因缘和合的事物执持成“有自体性”,执持有一个坚固不变的体性。它的特点就是一种染污,一种颠倒性。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干扰源,因为它是现行的。第七识有它的根,它的根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一些有漏的种子。

在唯识里面,又把第七识当成第六识的根。第六识叫做意识,意识的这个“意”字指的是第七识。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合称为“心、意、识”三个字,心、意、识分别是指第八、七、六识。所以依着这个第七识就产生了第六识,第六识的内容是被第七识所引导的。

我们先对唯识有一个骨架上的、概貌上的了解,这样就会比较好。因为如果一上来就想看得很精细的话,一方面是容易危险,会误入歧途,或者会钻到牛角尖里面;另外一方面呢,这是很费力的。当然如果你能够在精细看经论的时候就随文入观,边看边入心,那这个本身就是一种实修的方法,这个是最好了!但也还是说,最好是先很专注的一门深入地去实修,然后回过头来再去往细里看会比较好。

时间飞快,今天我暂时就先说到这里。过一两天再找个时间,把“四加行”的内容也说一说。好,各位吉祥。

交流问答部分

问:苏老师,“圆成实性”是否即“清静依他起性”?能否略加展开?谢谢

答:“清净依他起性”即“圆成实性”,可以这么说,但是呢他们会有不同的角度,也就是说“圆成实性”是偏重于真如无为的一个角度,也就是空性的角度来说的。“清净依他起性”偏重于依他起,就是因缘、缘起的角度来说。“圆成实性”它很妙,圆、成、实三个字,圆就是圆满,成就是成就,实是实际、真实。依他起呢,就“依、他、起”,你这么去看。所以古代古德唐玄奘三藏法师在翻译这些时,都是非常精密的。

还有可以从“智慧”角度去看。唯识里面把智慧分成两种,就是根本智和后得智。根本无分别智是和圆成实性联络到一起的。也就是你根本无分别智呈现以后,才能证入圆成实性,而证入圆成实性以后,才有可能去证得清净的依他起性。证得清净的依他起性的那个智慧,就是后得无分别智。所以根本智是对应真如,也就是圆成实性。后得无分别智,对应“清净依他起性”,就是对各种各样的缘起、各种各样的现象,在无穷无尽的缘起上如实的了知,这个就是后得无分别智的作用,也是“清净依他起性”的呈现。这个上面的真如,可以叫做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有这种翻译方法。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这个清净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

2015年05月09日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获取更多的内容,很简单,长按后、识别即可!


    关注 如是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1 个评论

唯识妙法,不同于常见的唯识论或唯识学,是苏军敬先生依唯识论实修的方法指南,可以使一直被认为是难深晦涩的唯识学,变成可以【实修】的方法指南。不需要按顺序通读,不需要试图理解其内在逻辑和原理,在读的过程中,只要感觉哪个方法对自己有触动,就沿着这个触动深入下去,就可以洞悉宇宙的真相,看穿【自我】的真相,然后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是我读了十几遍之后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