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不只让你想起羊肉串其实还有。。。

 

一把锤子ID:yibachuizi【工匠精神】微信公众号...

一把锤子
ID:yibachuizi


在大大小小的巴扎上,赶巴扎的人们三五成群围聚在或推着小车、或开着门店的手工冰淇淋摊位旁,披纱戴巾的姑娘、妇女,各色民族打扮的男子、流着口水眼巴巴的小孩子都会在这里耐心而又轻松愉快地等待一杯清凉可口的手工冰淇淋“出炉”。在被团团围住的摊位上,摆放着一台不断旋转搅拌的冰淇淋机,一个盛了大半冰块的不锈钢盆里高高堆积着绵密诱人的冰淇淋,冰块消融带来的冷气让整个午后安静而恬淡。3元、5元一杯的冰淇淋被商贩快速铲下放入杯中。人们带着满足的微笑捧着一杯绵密浓香的冰淇淋,用小木勺轻轻舀一点入口,冰爽的清凉慢慢沁入身体,浓浓的奶香在口中融化绽放,触碰着舌尖的味蕾,嘴里宛如一场冰雪的盛宴。

这些独具特色的新疆手工冰淇淋不同于那些在生产线上包装出来的产品,或者是意大利等地的手工冰淇淋,它们更加质朴、简单。如果你身处乌鲁木齐,那品尝到的冰淇淋多半采用维吾尔族的做法。白砂糖、面粉与鲜奶按照一定的比例加上水,然后倒入一个被称为“佛尔马”的桶状机器中,这个机器分为两层,内层采用纯铜打造,用来放置配料,外层则是一个硕大的木桶,两层中间留有十来公分的空隙,用来放置敲成小块的冰块。制作冰淇淋的时候,需要人为地用木棒不断搅拌,隔层中的冰块这时候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散发出的冷气帮助配料冷凝,不多时,桶中开始形成了结晶的冰淇淋。等到原料全部结合并凝结后便用大木勺舀出,放在铺满冰的盆子里,一盆奶香诱人散发着丝丝冰爽的冰淇淋就此诞生。

相对于维吾尔族浓郁的冰淇淋来说,乌孜别克族的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在乌孜别克人心中维吾尔族的冰淇淋味道美得如同纯真的少女,甜美直接,而乌孜别克族的冰淇淋则美得像一位高雅的公主,含蓄耐品。在伊犁,乌孜别克族的手工冰淇淋被称为“玛拉俊”,尽管制作手法与维吾尔族的基本相同,但味道却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的乌孜别克冰淇淋挑选上好的牛奶,只需要鸡蛋的蛋黄等原料,将蛋黄放入牛奶中加入砂糖混合搅拌,这是做好冰淇淋的关键。在经过了十个小时的搅拌后,将其放在文火上加热煮熟。煮熟的原料会放在室外用网罩盖严晾晒一天一夜,这叫作“晾熟”。到了第二天早上,再将晾熟的原料与刨冰渣儿一同注入由电机带动的三个纯铜制桶中,经过旋转和吹风的“转熟”过程没多久,冰淇淋便会凝结在桶壁之上。这几道看似简单的工序却足以让徒弟跟着师父学习多年,每道工序都需要精准的把握,这才能成就了乌孜别克族冰淇淋含蓄悠长的美味。

虽然不知道新疆这些手工冰淇淋的技术是从何时何处而来,但许多人的手艺却是从爷爷辈、父辈便开始传承,进而延续到现在,甚至还有不少人为了能制作出纯正的冰淇淋而拜师学艺数年。如今街头那些大大小小的冰淇淋摊位中,你随时都有可能邂逅一位制作传统手工冰淇淋二十年的手工艺人,简单的冰淇淋因为这份执着与传统,所以才会成为新疆人从小到大吃不厌的美味,令品尝过的人念念不忘。
与大多数的人一样,我一直以为冰淇淋是舶来品,但是根据文献记载,我国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有食用冰制品的记录,帝王们为了消暑,将冬天的冰贮存在冰窖中,到了盛夏再取出享用。到了唐朝末年,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发现硝石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的程度,于是,在夏季也可以随时制冰。在当时,莲子绿豆汤或薄荷百合汤中放入冰粒是很流行的饮品。到了元代,聪明的商人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出售,这便是现代冰淇淋的雏形。公元1295年,在我国元朝任官职的马可·波罗从中国把一种用水果和雪加上牛奶的冰食品配方通过丝绸之路带回意大利,于是欧洲的冷饮有了新的突破,也成为了欧洲人民最受欢迎的美味。改良过的冰淇淋经过了在欧洲的发展,再次回到中原故土时,身上却被赋予了太多外来的影子。

漫步在新疆街头,你不妨来上一杯朴素简单的手工冰淇淋,轻轻品上一口,牛奶的浓香不会让你的舌头发腻,伴随着传统手工的质朴味道,仿佛在品尝着时光的点滴,狂热静止在软绵的冰凉中,风从融化的阳光中穿过,甜美清爽的奶香与小贩慵懒的贩卖声一起,带给你这个季节独特的幸福与甜蜜。



【工匠精神】微信公众号


    关注 工匠精神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