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史话】句芒传说

 

冬日星夜逐渐散去。随着太阳升起,山川、河流的封印被慢慢解除,冰雪渐渐融化,草木开始发芽,大地又一次拥抱万物复...







冬日星夜逐渐散去。随着太阳升起,山川、河流的封印被慢慢解除,冰雪渐渐融化,草木开始发芽,大地又一次拥抱万物复苏。掌管世间万物生命的神明,在这之前就开始了辛苦劳作:叫醒扶桑树上沉睡的金乌,按时投射出温暖的阳光;挥起硕大的一双翅膀,招来和煦的南风;舞动手中那只圆规,丈量出一年中的旱涝晴雨和月短月长。伴随他的召唤,小草睁开朦胧睡眼,树木吐出一丝新绿,花儿张开斑斓笑脸,禽兽结束一季冬藏,人们开始播种希望。这位神明,就是传说中的上古春木之神——句芒。

清河县城东南方向大约十公里,有一个村庄名叫谢台头。谢台头村东北的一处凹地,就是传说中春木之神句芒的墓葬遗址所在。句芒,上古传说中的春神、木神,执天地农事,东方天帝伏羲的属臣。清河民间传说中的句芒,研天文、修历法、教农耕,死后化羽成神,肉身葬在清河。《山海经》、《墨子》、《吕氏春秋》等文献记录中的句芒,形象大致相同:人面、鸟身;披彩羽、持圆规;脚踏两条乘雨蛟龙。对句芒职责的叙述,《淮南子·天文训》中说:“东方,木也,其帝太昊,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淮南子·天文训》同诸多古代文献的记录一样,只说明句芒的职责是辅佐伏羲唤春归、醒生灵、教人耕作、赐予希望,没有提及清河民间传说中的研修天文历法。同样,今人对句芒文化的研究,由于史料存之甚少,对句芒所从事职业的论述,习惯性沿袭古人说法,几乎没有任何人提及句芒研修天文历法。



句芒住在海外遥远的一个小岛,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一棵巨大的扶桑树下就是他的居所。《尚书大传》中说:“东方之极,自碣石东至日出榑木之野,帝太昊神句芒司之。”文中所说“榑木”,即是扶桑树。句芒每天早晨催促栖息在扶桑树上的金乌升起,黄昏时分提醒金乌落下。昼夜交替,四季更迭,都在手中圆规的丈量下,千万年一成不变。

远古时期,东方天帝伏羲的管辖范围,从碣石山开始一直到海外的扶桑岛。《淮南子·时则训》中说:“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可见远古时期,伏羲所管理的东方地域的巨大。句芒的工作地点,自然不能仅限于扶桑树下,他要负责整个东方的农事管理,频繁往来于东方每一片土地,唤发生命,教人耕作,平衡风雨,护佑丰收。句芒的“句”字,不正像一株弯曲而出的新生命么?

清河民间传说里的句芒,按照天象所示,划分一年四季,预知旱涝晴雨,修订成册分发到人们手中,人们按照历法指示,进行播种和收获。句芒修订的这本书册,就是后人沿袭使用了几千年的黄历。《世本·作篇》中还有一条关于句芒很有意思的记录,叫“句芒做罗”。罗,按照现代的解释就是网。在遥远的上古时期,用网可以捕鱼、猎兽。句芒不仅教会人们农耕之法,还发明了网,帮助人们捕获猎物。所有的这些描述,都说明句芒是一位主管世间“农事”的神仙,不管他研修天文,还是修订黄历,亦还是发明渔网,都是为了让生存在世界上的人们有一份好的收成,过上温饱的日子。所以,对“句芒”形成一种无条件的信仰,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和我国漫长的农耕文化时期,人们对农业成果的高度祈盼。

句芒有时也凭借天神的巨大力量,做一些职责之外、但又合乎情理的兼职。《墨子》、《玉烛宝典》等都有这样一个记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穆公,曾用五张羊皮换回贤能之士百里奚辅国;亦曾赦免偷吃国君骏马的岐下野人;他以识贤、用能、仁爱获得举国上下一致拥护爱戴。传说句芒知道后,感于穆公德行,加赐十九年阳寿。穆公殚精竭虑,为秦国实现强盛复国的目标打下基础,句芒也因此举更受人间崇仰。民间对句芒的信仰已经延续几千年,从周朝开始,句芒信仰正式发展成官方仪式,每年春天都要举行盛大的官方春祭句芒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

岁月漫长,永无尽头;句芒做为人们信仰的农事之神,逐渐演变为掌管天地万物生灵的生命之神。而句芒这个传说中的神明,受万物生灵感动,最终化身为骑牛的牧童,直到今天仍遍布东方各处,成就了“人神合一”的永久佳话。

句芒,到底是单纯的神话传说,还是历史上真有其人,目前尚不能定论,只能从支离的史料记载中初探。清河谢台头村的句芒墓葬,多年以前已被人为破坏,大量具有考据价值的遗物流失殆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遗址”。传说的准确性,现在已经很难考证,只能尝试探寻句芒尚存的些微印迹,寻访他与清河存在联系的种种可能。



句芒墓葬,清河民间称之为“拗么坟”。在清河方言中,“拗么”是别扭、不舒服的意思。为什么会对句芒这样一位备受崇仰的神仙产生“别扭”和“不舒服”的感觉呢?我们可以在民间使用的黄历上找到答案。黄历封面的正上方,都有一个牧童的图案,牧童正是句芒化身。在预示天旱的时候,图案中的牧童是光着脚的;预示将会出现水涝,图案中的牧童却穿上了鞋子。黄历上的牧童造型与旱涝实际情况下的人们穿着正好相反,所以清河人就觉得“拗么”,久而久之这个词也就成了句芒的代称,他的坟墓,也就被称为“拗么坟”。清河的民间传说,尽管不能完全佐证句芒曾经和这里的人们亲密接触,但也不能说完全是空穴来风。曾有历史学家指出:在文字发明之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记述。不可否认其中的神话色彩,更不能忽视其中蕴含历史资料的可靠性。上古时期的大量传说,不仅在《史记》等文献中有记载,而且被许多考古发掘所证实。

再来看有关史料的记载。《淮南子·时则训》等古代文献中,对史前时期伏羲管理的范围均有记录,即从碣石山以东,到海外扶桑小岛,一万二千余里的地域。“碣石山”这个地方,古代文献多有记载;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到底是什么地方,所以对伏羲所管理的“东方”这个地域概念并不能说十分清晰。但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大量考据,能够发现伏羲的活动范围,涵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包括清河这个小地方。历史上真实的伏羲,被尊为“人祖”,现代许多科学技术、典乐礼仪都来自于伏羲的创造。《易·系辞传》中说他“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清楚的说明伏羲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做为伏羲属臣,句芒自然也要研习天文历法,这一推断与清河民间传说是吻合的。清河的文史学者也认为,谢台头村的句芒墓葬遗址附近,历史上很可能存在过一座规模庞大的天文台。因为依据规则,研习天文历法之人,死后是要葬在天文台下的。



再来看句芒的出身。考究句芒出身,不能不提起两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其一,是被后人尊为“金天氏少昊”的玄嚣。现代较为传统和主流的研究成果显示,玄嚣是黄帝的第四个儿子,号青阳。玄嚣是黄帝的继承人,他师承伏羲,精通天文之术。《左传》等古代文献中,多有句芒是玄嚣之子的记载,名字叫重。重是玄嚣的儿子,又是伏羲的属臣,随他的父亲和他的主上研习天文历法在某种程度上讲有其必然性,更与清河民间句芒研修天文历法的传说高度吻合;其二,是黄帝的第五个儿子挥。公元前3000年左右,轩辕部族与蚩尤部族决战,这场战争旷日持久,进行了五年多,期间发生大的战役就有九次。轩辕部落面对强悍的蚩尤部落,久攻不下。挥夜观天象,受弧矢星启发,发明弓矢,装备部族武装,得以大败蚩尤。这场大决战,以轩辕部族的全面胜利结束,轩辕部族得以正式统一两河流域,5000年华夏文明由此开端。而在这场大决战中发明弓矢、为战争胜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挥,被黄帝封国青阳,赐姓张,成为天下张姓后裔的得姓始祖。

句芒和玄嚣是父子关系,和挥是叔侄关系,他的父亲以青阳为号,他的叔父以青阳为封地。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论证,古时的青阳就是现在的清河,除此之外,并没有第二个青阳。由此看来,玄嚣、挥都与清河渊源颇深,句芒做为他们的后代,承继与清河的这份渊源就再正常不过。也有学者推断,句芒既有可能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有可能是一个群体。不论句芒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真实的情况是:与清河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中国已经实行几千年之久的农历纪年法,是人们获知时间、节气和季节变化的重要工具,即使在已经实行公历纪年法的今天,民间依旧延续了农历纪年法为主的传统。黄历虽然已经不再使用,但清河人每逢年终岁尾,总会记得更换一本新的“月份牌儿”。小小的一本月份牌儿,记录的是千百年传统的味道,记录的是绵延相继的句芒文化。

(注:此文为清河电视台《文化清河》魅力纪录之沉梦遗香远古系列“句芒传说”电视片解说词,该片于2015年7月1日在县电视台播出。)




    关注 方志清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句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