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应对孩子的提问?

 

图文转自天空树孩子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他们不知什么是害羞、什么是禁忌、什么是幼稚,见着什么问什么,想着什么问什...

图文转自天空树
孩子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他们不知什么是害羞、什么是禁忌、什么是幼稚,见着什么问什么,想着什么问什么,脑子里的问题千奇百怪…

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不能一一回答孩子的问题。所以,见到父母,孩子会有问不完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想一一回答孩子的所有问题,一是没那可能,二是没那必要。父母怎么才能不扫孩子的兴呢?



第一,父母不能打击孩子提问的积极性

孩子有想法、有疑惑会不由自主地向父母提问,一不是想刁难父母,二不是想要一个教科书式的标准答案。所以,父母大可不必搜肠刮肚,一本正经地回答孩子的所有问题。即使能答的,也不能一答了之。

父母可启发孩子自己回答这个问题,或者换个角度思考。比如,孩子问:为什么人不能自己飞上天,鸟却能一飞冲天呢?父母可跟孩子探讨,能飞的东西都有哪些特点?是不是能飞的东西都有翅膀?可停在机场的飞机有翅膀,为什么不能飞呢?因为飞机身上的发动装置还没启动。这就是说,会飞的东西,不仅要有翅膀,还要有身上的发动装置。

发动装置发动起来了,翅膀只是起平衡、滑翔的作用;否则翅膀伸开也没用。跟孩子探讨问题,并不是要解决问题。只要孩子能想一些问题,大致知道一些事物的原理,由此及彼地能想更多的问题,就达到了学习、思考的目的。





第二,父母不能不懂装懂,欺骗、糊弄孩子

孩子不会辨别真伪,家长、老师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如果孩子提一个问题,家长不知道却编些瞎话欺骗孩子,那将出现两个后果:一是让孩子也学着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二是会误导孩子把谬误当真理。

比如,孩子问:地球和太阳哪个更大?妈妈不知地球、太阳谁大谁小,看见天上的太阳那么小,脚下的地球那么大,就随口说,地球大,太阳小。孩子会把此话当真,甚至以讹传讹,误导别的孩子。

对于父母不知道的问题,可采取多种办法解决:一是回答不知道,然后和孩子一起向书本、老师请教;二是可以采取追问的句式,让孩子自己去想,自己去问,自己去琢磨。

比如,孩子问:为什么只看见遛狗的人,没看见遛猫的人?父母可以启发孩子去观察猫和狗,看看猫和狗都有哪些特性;或者让孩子去问问猫的主人,为什么不遛猫?或者让孩子自己在家遛遛猫,看猫听不听人的话;三是可以和孩子一起联想,一起追问,一起推理,但求追问的快感,不求每个问题都能找个标准答案。





第三,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真诚、信任和期待

甭管孩子提什么样的问题,父母都要认真地听,真诚地对待,鼓励性地评价一番,希望孩子能提更多的问题。只有父母抱着这样的态度,不管能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孩子才会保持提问的习惯。

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主动思考、学习?从提问开始。孩子不知提问的时候,只会被动地向父母学知识、学本领,父母教什么,孩子学什么。孩子会提问了,说明他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提高了。孩子的问题越多,说明他想得越多,关注得越多,求知欲越强——这是孩子进入学习状态的标志。





孩子喜欢提问是好事,但是,单会提问还不够——孩子不只要爱提问,还要善于提问。怎么才能帮助孩子善于提问呢?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思维习惯、思维方式问题。孩子漫天提问,父母可给孩子的问题归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父母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就要看他在说什么。孩子的语言表述不清晰,说明他的思维不清晰。父母要有意识地跟孩子沟通、交流,通过对话,一点一点使孩子的思维清晰起来。





此时孩子的学习,更多地表现为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学习。而语言、思维方式的学习,大多是通过对话来进行的。父母与孩子对话越多,孩子提问的机会越多;孩子提问的机会越多,孩子的思维、语言训练的机会越多;孩子思维、语言训练的机会越多,会使孩子越善表达,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

最终使孩子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从爱提问发展到善于提问,从善于提问发展到更爱提问更善提问。这样循环往复,会使孩子成为一个爱学习、善于学习、学无止境的人。


    关注 西一路小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