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应用于教学】被动句中的正能量

 

本文作者王毓老师被动句中的正能量------在《愚公移山》中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在没有向国学...

本文作者王毓老师


被动句中的正能量
------在《愚公移山》中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在没有向国学范老师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我讲《愚公移山》这课时,我会把重点放在考试要出的知识点上。以培养高分学生为主导思想,通过反复的强调使学生理解。虽然也会在每一课中贯穿一些正能量的思想,比如,我会告诉学生要像愚公一样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学习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但仅仅这么点滴的德行教育,也是为考试服务的。

跟着老师学习后,尤其是学习《内圣外王》这本书后,我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改变了我的教学思路。
有一次,讲《愚公移山》这课,在前面的字词句基础知识已经理解的基础上,我问学生,文章最后一段"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中的 "帝感其诚"是什么意思?(我其实是想问学生是什么句式)。有的说天帝感到了愚公的诚心。有的说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这个“感”字的意思,到底是“感到”还是“被感动”呢?…… 我带着大家第一次进入文本分析。
操蛇之神听说愚公移山,他可能要告诉天帝“有个老头要把我的居住地移走”。天帝说“什么,一个老头要移走高达万仞的大山,难道他有什么特异的功能吗?” “没有,他已经将近90岁了,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搬不动。” “那是不是他的子孙有什么特异功能?” “他只有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那是不是有什么高科技的移山工具吗?” “就只是用锄头挖。” “哦,那有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呢?”,“就只有个簸箕,用来运输挖来的石块,并且要送到渤海边上,而且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这个老头真是不可思议,山这么大,自己和家人的力量如此小,工具如此简陋,路途这么遥远……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要移山不止呢?” …… 在文章最后,天帝终于帮助了愚公。

我问学生:“天帝为什么要帮助愚公呢?” 我带着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学生回答说:“为了让他的家人以后出入更方便,自己这一生移不完还有儿子,儿子移不完还有孙子,孙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了,天帝凭这判断他挖山的诚心,所以帮助他” 。“那么,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人我们应该帮呢?从天帝帮助愚公这件事上我们来找答案。” 这时,我巧妙地把范老师《内圣外王》中讲解到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一句穿插到文本分析中, 君子帮助了哪些人可谓是成人之美,帮助了哪些人是成人之恶。 范老师列出三种人让我们选择: 1.私利>正义 2.私利


    关注 儒士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