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晋阳行——山西之旅(一)

 

已是数次乘坐这么一列初初开通的火车,自烟台直达太原。虽然终于从临时列车改为了K字头,但除了票价外车速并没有提...



已是数次乘坐这么一列初初开通的火车,自烟台直达太原。
虽然终于从临时列车改为了K字头,但除了票价外车速并没有提高多少,仍是历时十七个小时,逢站必停,逢车必让。
于是出胶东半岛,过鲁西北平原,越巍巍太行。
又是深秋,车窗外的原野些许萧瑟,仍有成片的玉米桔秆枯立风中。
从朝西的火车出站口出来,天色灰蒙蒙地,不甚明朗的阳光掩在云层里。
它一直是我想像中的样子,灰尘漫天,土豪遍地。
前后三次,加起来的时间近三个月,是除了成都之外停留最久的城市,然而课业繁忙,远没有当年在蜀中的潇洒快意。 虽是不同的季节,却是相同的风景,或是春寒尚料峭,或是秋叶已飘零。



一路走来,感触良多。这片古老厚重的大地,流传着女娲补天的传说,是炎黄二帝的主要活动区域,夏朝在晋南建国,至大唐,更是龙兴晋阳,山西商业曾领全国之先,山西票号可谓中国金融之鼻祖。然而这样一个文化大省,经济大省,资源大省,却早已不复往日的光采。它灰色的天空,干涸的河流,挖空的矿山,和那一辆辆装满煤的重卡,与它辉煌的曾经相比,似乎是绝妙的讽刺,只是这讽刺来得太过沉重。
然而,这城市最鲜明的印象仍是高中的那篇课文,桐叶封弟,古泉难老,楼阁玲珑,草木繁盛,让那一处风景立刻山明水秀起来。史书记载,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是晋祠。出太原西南二三十里,悬瓮山下,晋水之滨,便是晋祠。

我所在的酒店本就在太原南郊,去晋祠的交通还算便利。每日都有破旧的乡间中巴车直达。





如今的晋祠公园是以原来的古建筑为中心向外扩建而成,广场设计美观大气,也是当地居民喜欢的健身休闲好去处,然而附近的停车场却尚未完工,无法启用,垃圾遍地。后来得知,这晋祠公园是前任市领导的手笔,但停车场还没建成就匆匆离任,而继任者不认同前任的思路,工程便停工了。这似乎是好多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病,若不是朝令夕改,就是为他人作嫁衣,白白浪费的是国家的资源。



买票进祠,入目便是一组人物塑像,李世民长缰在手,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侍立左右,正是反映当年大唐自太原起兵的故事。





晋阳第一泉为难老泉,相传为晋水主要源头,水温17℃左右,常年不息,清澈见底。然而如今的难老泉早已干涸,泉眼也无水流,祠内流水均为人工引入。



圣母殿前是一座十字形拱桥,名为鱼沼飞梁,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设计精巧,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古人圆者为池,方者为沼,沼中多鱼,故曰“鱼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桥,架虚为桥,若飞也,故曰“飞梁”。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
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圣母殿是晋祠最著名的建筑,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圣母传为叔虞之母邑姜,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补塑2尊。这些彩塑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尤其是头戴红花的那位侍女,半边脸似哭非哭,半边脸似笑非笑,被称作双面佳人。



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周柏唐槐,多少轮回风霜洗礼后依旧枝繁叶茂,与难老泉、宋代侍女塑像并称晋祠三绝。



特别喜欢这样一条幽深幽深的小巷,柴扉未掩,草木深深。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李白在诗中将晋祠的流水形容为碧玉,这也是晋祠最为吸引我的地方。虽然古泉已老,人力却不含糊,在祠中建起假山池沼,如碧玉般的流水也随处可见。


    关注 梨花院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